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發黃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陶華 書名︰傷寒六書

    《內經》曰︰濕熱相交,民多病癉。癉者,單陽而無陰也。太陰脾土為濕熱所蒸,則雖見于外,必發身黃。濕氣勝,則如燻黃而晦。熱氣勝,則如橘黃而明。傷寒至于發黃,熱勢已極,且與蓄血大抵相類。小便不利,為發黃。小便自利,為蓄血也。設或寸口無脈,鼻出冷氣,與夫形如煙燻,搖頭直視,環口黧黑,舉體發黃,是皆真髒氣絕也。

    傷寒,瘀血在里,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太陽中濕,發黃身熱,頭痛目黃,汗出,濕在里,五苓散、梔子柏皮湯。

    濕家之為病,一分盡痛,發熱,身雖如似燻黃,小便不利,五苓散;小便自利,術附湯;身煩痛,麻黃湯加蒼術;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 湯。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鼓,谷疸湯、五苓散加茵陳。

    陽明傷寒,發黃易饑,短氣腹滿,鼻干咽燥,心脅痛,小便難,潮熱咳嗽,頭眩嗜臥,脈弦浮大,小柴胡湯加茯苓。

    血證發黃,如狂,小便多,大便黑,犀角地黃湯、桃仁承氣湯、抵當湯選用之。

    黃膽,脈浮滑緊數,頭面汗出,渴飲水漿,小便不利,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初發黃,以瓜蒂末口噙水搐鼻中,黃水出,愈。


如果你對傷寒六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六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