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明理續論卷之六 心悸

類別︰子部 作者︰明•陶華 書名︰傷寒六書

    心悸者,築築然動,怔忡不能自安者是也。其證有二,一者氣虛,一者停飲。

    其氣虛者,陽氣內弱,心中空虛而為悸。又有汗下之後正氣內虛,亦令人悸,與氣虛而悸者,則又甚也,法當定其氣悸也。其停飲者,由飲水過多,停留心下,心火畏水,不能自安而為悸也。治法必先分水、氣,雖有余邪,亦先治悸,免使水氣散走而成他證也。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小建中湯。經雲︰先煩而悸者,此為熱;先悸而煩者,此為虛。故宜建中湯。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故心下悸,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小便少者,必里急,豬苓湯。

    陽明病,壯熱來往,心下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

    太陽病,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太陽病,發汗不解,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肌體 動,振振欲擗地,真武湯。

    少陽病,耳聾目赤,胸滿而煩,妄加汗下,則悸而驚,與小建中湯;有熱者,小柴胡湯。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悸,四逆散加桂枝;心下有水氣,厥而悸,當先治水,茯苓甘草湯。不然,水入胃中,必不利也。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


如果你對傷寒六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六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