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腳氣案

類別︰子部 作者︰民國•丁甘仁 書名︰丁甘仁醫案

    何左 濕濁之氣,從下而受,由下及上,由經絡而入髒腑,太陰健運失常,陽明通降失司,腿足浮腫,大腹脹滿,胸悶氣逆,不能平臥,面色灰黃,脈左弦右濡滑,腳氣沖心重癥,腳氣謂之壅疾。急擬逐濕下行。

    紫甦梗(一錢五分) 連皮苓(五錢) 陳木瓜(五錢) 苦桔梗(一錢) 海南子(三錢) 陳廣皮(三錢)漢防己(三錢) 淡吳萸(一錢五分) 生熟苡仁(各五錢) 福澤瀉(二錢) 連皮生姜(三片)

    【二診】 昨進逐濕下行之劑,大便先結後溏,氣逆略平,而大腹脹滿,腿足浮腫,依然如舊。面無華色,舌苔白膩,脈左弦細,右濡滑。蘊濕由下而上,由經絡而入髒腑,脾胃運化無權,腳氣重癥,還慮沖心之變。前法既獲效機,仍守原意出入。

    照前方加川牛膝(三錢)、冬瓜皮(五錢)。

    【三診】 腿足腫略減,兩手背亦腫,大腹脹滿雖松,胸悶氣升,難以平臥。身熱不壯,口干且苦,面色無華,舌苔薄膩微黃,脈象濡小而滑。脾主四肢,脾弱水濕泛濫,濁氣上干,肺胃之氣,失于下降,恙勢尚在重途,未敢輕許不妨。再仿五苓合雞鳴散加減,逐濕下行。

    川桂枝(五錢) 福澤瀉(二錢) 陳木瓜(三錢) 大腹皮(三錢) 酒炒黃芩(八分) 豬苓(三錢)川牛膝(二錢) 淡吳萸(八分)連皮苓(五錢) 陳皮(三錢) 冬瓜皮(五錢) 漢防己(三錢) 生熟苡仁(各五錢) 連皮生姜(三片)

    【四診】 腳氣腫勢減,大腹脹滿亦松,小溲漸多,水濕有下行之勢。身熱時輕時劇,口苦且干,面無華色,舌苔膩黃,脈象濡小而滑。濁氣留戀募原,脾胃運化無權,能得不增他變,可望轉危為安。腳氣壅疾,雖虛不補,仍宜五苓合雞鳴散加減,逐濕下行,運脾分消。

    前方去吳萸,加地枯蘿(三錢)。

    【五診】 腫勢大減,大腹脹滿漸松,小溲漸多,水濕有下行之漸。納少噯氣,且見咳嗽,舌苔薄白而膩,脈象弦小而滑。濁氣聚于募原,水濕未能盡化,太陰健運失常,陽明通降失司也。前法頗合,毋庸更張。

    川桂枝(六分) 澤瀉(一錢五分) 大腹皮(二錢) 光杏仁(三錢) 連皮苓(四錢) 生熟苡仁(各三錢)陳皮(一錢) 淡吳萸(八分) 陳木瓜(三錢) 連皮生姜(三片) 粉豬苓(二錢) 牛膝(二錢)漢防己(三錢) 地枯蘿(三錢)

    【六診】 腫勢十去七八,脹滿大減,小溲漸多,水濕濁氣,已得下行,溝瀆通則橫流自減,理固然也。

    苔膩未化,納谷不旺,余濕未楚,脾胃運化未能如常。去疾務盡,仍守前法。

    前方去地枯蘿,加生白術(一錢五分)、冬瓜皮(四錢)。

    趙左 腳氣上沖入腹,危險之極,變生頃刻,勉方作萬一之幸,破釜沉舟,遲則無濟矣。

    熟附子(五錢) 雲茯苓(八錢) 陳木瓜(五錢) 花檳榔(三錢) 淡干姜(三錢) 生白術(三錢)淡吳萸(二錢) 黑錫丹(包,三錢)


如果你對丁甘仁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丁甘仁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