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喉痹

類別︰子部 作者︰清•吳鞠通 書名︰吳鞠通醫案

    劉 三十二歲 脈弦而長,木氣太旺,與君火結而成喉痹。

    荊芥穗(二錢) 薄荷(二錢) 元參(八錢) 銀花(六錢) 牛蒡子(五錢) 連翹(五錢)馬勃(二錢) 人中黃(二錢)

    共為粗末,分八包,每一包蘆根湯煎,一時一服。

    酒客脈弦數,與苦藥清酒中之濕,即于前方內加︰

    桔梗(四錢) 射干(四錢) 黃芩(四錢) 兒茶(三錢)

    煎法如前。

    靈 乙丑六月二十六日 舌苔邊白中濁,喉腫而痛,頭暈,身熱,脈數,癘氣所干。

    切戒谷食,急開關竅,用時時輕揚法。

    桔梗(八錢) 人中黃(三錢) 薄荷(三錢) 荊芥穗(三錢) 元參(一兩) 牛蒡子(八錢)黃芩(三錢) 黃連(三錢) 馬勃(二錢) 板藍根(三錢) 僵蠶(三錢) 連翹(八錢) 銀花(八錢) 鮮荷葉(半張去蒂)

    共為粗末,分八包,一時許服一包,蘆根湯煎。

    二十七日 舌濁甚,邪之傳化甚緩,于前方內,加︰

    黃芩(二錢成五錢) 黃連(二錢成五錢)

    二十八日 濕熱厲氣,相搏以成喉痹,舌苔重濁色暗,必得濕氣宣化,而後熱可以解。

    蓋無形之邪熱,每借有形之穢濁以為根據附故也,因前法而小變之。

    桔梗(八錢) 人中黃(二錢) 黃芩(五錢) 黃連(五錢) 馬勃(五錢) 牛蒡子(五錢)僵蠶(三錢) 連翹(八錢) 銀花(八錢) 通草(三錢) 荊芥(二錢) 杏仁(五錢) 薄荷(三錢)滑石(一兩) 犀角(三錢)

    共為粗末,分十包,一時許服一包。每服鮮荷葉邊二錢,蘆根三錢,同煎,去渣服。

    二十九日 喉痛雖止,舌濁未除,脈仍微數,則其中之濕可知。按︰《靈樞經》五髒溫病,以舌苔專屬之肺,故藥方一以宣通肺氣為主,蓋氣化則濕化,而火亦無根據矣。

    桔梗(三錢) 人中黃(八分) 連翹(二錢) 銀花(二錢) 黃連(錢半) 黃芩(二錢) 馬勃(八分) 通草(一錢) 杏仁泥(一錢) 滑石(三錢) 蘆根(一枝) 荷葉(半張)

    今晚一帖,明早一帖。

    王 二十歲 壬午四月十一日 濕毒身熱喉痹,滴水不能下咽,已二日矣。與代賑普濟散二十包,先煎一包,餃入口內,仰面浸漬喉瘡,一刻許有稀涎滿口,即控出吐之。再噙再浸如上法,噙至半日,喉即開,得下咽。于是每一包藥,煎一碗,咽一半,浸吐一半,三日得快便,喉痹全消,身熱亦退,育陰而愈。

    王氏 三十八歲 乙酉五月初二日 六脈沉弦而細,純陰之象,喉痛足痹宜溫。

    川椒炭(三錢) 防己(三錢) 桂枝(三錢) 肉桂(二錢) 茯苓皮(五錢) 姜黃(二錢)萆(五錢) 苡仁(五錢)

    四帖。

    初八日 喉痛止去肉桂,痰不活加半夏(五錢)。

    滿氏 三十五歲 面色青黃,呼吸定息,脈再至而弦緊,食減,經不行,腹中有塊二三枚,長三四寸,肝厥無五日不發,喉痛十數年不休。向來所服之方,非寒涼,即婦科地芍藥等,以致歷年沉困不休,病勢日重,十二年不孕矣。與苦辛熱法,急回真陽,或者可救。

    肉桂(錢半) 良姜(二錢) 川椒(二錢) 廣皮(二錢) 吳萸(錢半) 半夏(三錢)

    前方服二帖,喉痛減其大半,厥未發,食少進,腹痛減,與前方加︰

    人參(錢半) 茯苓(三錢)

    前方服四帖,服三至,喉痛止,食大進,腹痛亦減,仍服前方,去良姜,並減剛藥分量。

    前方服七帖,六脈將進至四至,服通補奇經丸一料,半年後受孕。


如果你對吳鞠通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吳鞠通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