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 久瘧(亂型久瘧證)

類別︰子部 作者︰不詳 書名︰余無言醫案

    病者初患感冒,繼轉瘧疾。五易其醫,均未獲效。且病者有阿芙蓉癖,延至半年,體愈不支,後即任之而已。但此後雖不覺重,而病型漸亂,發無定時。如此又延半載有余,飲食更少,贏弱不堪。余以首烏故紙湯,二服而病減食增,六服而完全治愈。接服補中益氣湯,恢復健康。

    在1941年,時余任上海中醫專科學校教務長。有女生翁幗英者,家住浦東三菱塘。其父初患感冒,繼轉瘧疾。經浦東附近醫生治之,五易其醫,而久久不效,因之厭醫厭藥。此後即偶爾就醫服藥,亦繼續不常。且其人壯年,即有阿芙蓉癖,體失豐腴。此時年已五旬余,患瘧至半年之久,其贏弱之情,可想而知矣。如此而任之者,又數閱月。病狀雖不見重,而病型則錯亂無定矣。即有一日一至者,有二日一至者,有三日一至者,亦有五七日一至者,或有一日間二三至者。自病型一亂,而發作之時間,則無一定。久而久之,雖發時已漸輕,然而不能止也。如此又數閱月。前後計之,共有一年零七個月之久,體憊愈甚,飲食更漸減少,僅以芙蓉膏及稀薄粥,為維持生命之要素矣。

    翁生于放秋假時,回至浦東,即勸其父來滬就醫。父以不信醫,故卻之。即至將放寒假,翁生又函勸其父,來滬試行醫藥。俟考試完畢,偕同返家。經疊函苦勸,方始就道。至滬後,翁生即請余診。

    其未來之前,翁生已詳告余,即臨床診視,骨瘦如柴,腹凹如舟,呼吸亦較微弱,白楮發青,膚干脫皮。舌質色絳而不澤,且根部中部,均現黑色,知其腎陰固虧,而阿芙蓉更灼其津液也。詢其發作之情況,則依然如前所述。乃決定為方,因定名首烏故紙湯,令服兩帖再診。並以溫語慰之,使其信醫,而精神振作,始有補于服藥也。

    迨兩帖服後,于兩日間只發作一次,但極輕微,且時亦頗短,飲食漸佳。惟大便未得暢解,干燥異常。因于方中加淡蓯蓉及全當歸,以熟附易肉桂。

    連服四帖,便爽食增,而寒熱亦從此絕跡矣。復思此時可以大補矣,再為之處以補中益氣湯。令服十帖,以扶正氣。父女喜出望外,果然寒假大考完畢,相偕返回浦東,歡度舊歷新年矣。

    首烏故紙湯方

    制何首烏六錢 破故紙四錢 大熟地三錢 熟附片三錢 炮姜炭二錢  山萸肉三錢  雲茯苓四錢  土炒白術四錢 姜棗引

    首烏故紙湯加減方

    制何首烏六錢 破故紙四錢 大熟地三錢 上肉桂八分 炮姜炭二錢  山萸肉三錢 淡蓯蓉三錢  當歸身三錢  雲茯苓四錢 土炒白術四錢 姜、棗引

    補中益氣湯方

    西黨參三錢 炙黃 三錢 土炒白術三錢 炙甘草一錢五分 全當歸三錢 廣陳皮二錢五分 綠升麻一錢五分 春柴胡二錢 生姜三片 紅棗五枚


如果你對余無言醫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余無言醫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