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腹脹第四十五問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魯伯嗣 書名︰嬰童百問

    腹脹有虛有實,皆由脾胃氣攻所作也。實者悶亂喘滿,可下之,紫霜丸、白餅子。其不喘者,虛也,不可下,若誤下,致脾虛氣上附肺而行,肺與脾、子母皆虛,肺主目胞腮頰腫也,脾主四股,母氣虛甚即黃也,治之用塌氣丸漸消之,未愈漸加丸數。然脾虛氣不運動,故腹脹而不喘,可以散藥治之,使上下分消,其氣即愈也。又有疳氣積脹,用褐丸子治之。又有癥癖痞脹,三稜丸主之。有實熱脹滿者,大承氣湯主之,一法用五苓散吞紫霜丸,量虛實用丸數亦妙。熱輕者,大柴胡湯治之。

    褐丸子 治小兒疳積腫脹。

    蘿卜子(一兩、微炒) 陳皮 青皮 檳榔 五靈脂 莪術(煨) 赤茯苓(各半兩) 木香(二錢半) 黑牽牛(取淨末、半生、半炒)

    上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五丸,甦葉泡湯送下。

    紫霜丸 見第三問。

    白餅子 見第十四問。

    塌氣丸 治小兒疳氣腹脹喘急,並面目浮腫。

    丁香(一錢) 胡椒(一錢) 蘿卜子(炒) 白牽牛(生、各二錢)

    上為末,面糊丸如小豆大,三歲三十丸,米湯下。

    三稜丸 見第八十四問。

    大承氣湯 見第二十九問。

    五苓散 見第五十二間。

    大柴胡湯 見第二十九問。

    下積丸 見第四十九問。

    五珍丸 見第四十九問。


如果你對嬰童百問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嬰童百問》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