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辨臍風

類別︰子部 作者︰清•夏禹鑄 書名︰幼科鐵鏡

    夏禹鑄曰︰三朝之內,便是臍風,如七朝之外,定然不是。前人只曰,風由臍入腹,以致撮口噤口,並不曾說出一種理來。余思嬰兒出世,剪落臍帶,帶口有水,風固乘水由臍入腹,然腹與唇舌相去甚遠,而唇撮舌強何故。把賊邪逆犯之理一悟,乃知風入于腹始附于肝。肝。木也,風則附木而鳴。目,肝之竅,兩眼角故有黃色。風入于肝必逆犯乎脾,鼻準脾之屬,故準頭又有黃色。入于脾必逆犯乎腎,兩唇屬腎,故色黃口撮。入于腎必逆犯乎心,舌乃心之苗,故舌必強。直到此風火交熾,亡之必矣。余悟臍風顛末至此,自問亦不自知。語曰︰思之思之,豁然通之,殆此謂歟。臍風初發,吸乳必較前稍松,兩眼角挨眉心處忽有黃色,宜急治之,治之最易;黃色到鼻,治之仍易;到人中、承漿,治之稍難;口不撮而微有吹噓,猶可治也;至唇口收束鎖緊,舌頭強直,不必治矣。一見眼角,鼻及人中有黃色,而唇不撮緊者,曲兒小指,揉外勞,即用燈火于囟門、眉心、人中、承漿,兩手大指少商各穴一 ,臍輪六,未落帶于帶口火燃,既落于落處一 ,共十三 ,風便止。

    而黃即退矣。此火攻之法,何異呂祖壺中藥,盧公再生方哉。願普天下為兒父母的根據余看治,即十百千萬億中,斷無一孩死于臍風者。

    余常見大方脈書垂效案,無一姓氏,似屬虛誕,卓溪叟附錄必書姓氏,斷不敢謬,如有借名,是書一出,將何以對效案中諸君子乎。兩代效集充笥不能盡載,聊取疑難之癥約略附之各癥之末,非矜己也,用以資事斯道者之相較驗雲。

    長山庠友儲二有,一日抵掌下,偶道及從前舉子俱不育于臍風。余為約日後生子,三朝內招余過望,此患可除。後果如約,將兒抱出,兩眼畔黃色方興,用燈火十三 即退。此望臍風不爽之一驗也。

    余邑中嶧桐居士劉伯宗先生乃郎佶,三婦初舉嬡,臍風,延至七日,口不吹噓,亦不撮緊,兩眼角黃色,深集溶溶,鼻準並溝畔,黃色淡淡,身上微燒,見之甚訝。從未有臍風能延至七日者,以眼角鼻上黃色濃淡揣之,知其脾土稟賦甚旺,風難遽入,以故爾爾。余重揉外勞,用燈火十三 攻拔肝風于鼻上,並左右溝里加火三 以截去路,用防風一錢煎服,立愈。

    此臍風異癥之一驗也。


如果你對幼科鐵鏡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鐵鏡》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