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蟲痛

類別︰子部 作者︰明•萬密 書名︰育嬰家秘

    個個孩兒腹有蟲,胃虛蛔動痛相攻,

    眼翻吐沫如驚癇,寸白為疳法不同。

    古方論髒腑九蟲,一日伏蟲,二曰白蟲,三曰肉蟲,四曰肺蟲,五曰胃蟲,六日弱蟲,七日赤央,八日[蟲堯]蟲,九曰蛔蟲。蛔蟲俗呼食蟲者是也。或長一尺,或五六寸。蓋國髒腑虛弱而動。或因食甘肥而動。其動則腹中痛,發則腫聚,病有去來,乍作乍止,嘔惡吐涎,口出清沫。胃傷心者死,自鼻出者死。先察其脈,或腹中痛者,脈常沉伏弦細,今反脈大,則是痛也。蓋因小兒食物太早,或傷生冷油膩之物,日而成積,積化為蟲也。凡有蟲者,口饞好甜,或喜食泥土、茶腳、火灰之類,宜用取蟲之藥,如烏梅丸、化蟲丸,方見前。木香檳榔丸、蝦嘛丸、萬應丸、科傳賽寶丹,皆可擇而用之。

    木香檳榔丸︰殺諸蟲。

    雞心檳榔,一兩。木香,鶴虱,貫眾,錫灰,干漆、炒盡煙,使君子肉、各半兩,輕粉,二錢。雷丸、白者,巴豆肉,另研,各二錢半。

    未,飛白面糊丸,麻子大,服—二十丸,五更,苦楝根白皮煎湯下。

    蝦嘛殺疳蟲丸

    大蝦嘛(炙焦),一個。木香,雞心檳榔,貫眾,桃仁(水浸,去皮尖,另研)。苦楝根白皮。酸石榴皮,各三錢,蕪荑,鶴虱,各二錢。巴豆肉二錢,另研。

    糯米糊丸,麻子大。五更後,菖蒲下十五丸。

    萬應丸︰不諸蟲。

    檳榔(末),五錢。大黃(末),八錢。黑牽牛(頭末),四兩。皂角、十度不蛀者,苦楝根白皮,一斤。

    將前三味末和勻,用皂角捶碎,與苦楝根皮二味,水一大碗熬成膏,入藥末搗丸,小豆大,用沉香、白雷丸、木香三味各研細末為衣(先用沉香衣,次用雷丸衣,後用木香衣),每三丸,五更,砂糖水送下。

    秘傳賽寶丹︰追蟲取積,神效。

    黑丑、十個頭末,四兩。錫灰(醋炒),一兩。檳榔(末)、二兩。雷丸(白者末)二兩。陳皮,青皮,各二兩。三稜(醋),莪術(醋),鶴虱,皂角各二兩。使君子肉,二兩。

    將各末和勻,卻以各藥粗渣煎湯,去渣搗丸,麻子大,每服五分至一線,四更時用冷茶清吞下,復睡至天明,不可洗手洗面吃湯物,待取下或蟲或科惡毒滯氣,並原藥下盡,方用冷水洗面。其藥未下,寧耐半時,見藥下終,藥食哺之。

    凡欲取蟲,宜在上半月,蟲頭向上。若下半月,蟲頭向下,不受其藥,徒傷胃氣也。取蟲之時,預將清油煎肉或煎卵餅,分地嗅之,勿與食也,引蟲得聞香味,皆聚而來食也,急投下蟲湯藥,乃中病也。

    取寸白諸蟲,貫眾酒方。

    隔夜取貫眾煮酒收起,至次日五更,將炙肉一塊,與兒餃口中,勿令吞下。蟲聞肉香,其頭向上,卻取去肉,以使君子肉三個,很令香熟,與兒嚼爛,同輕粉數厘吞下,少頃以貫眾酒下雄黃解毒丸三五七粒,則泄下皆蟲也。

    小兒病蟲,多出于脾胃怯弱者,如上攻取之藥,豈可常服,乃當作腹痛之時,然後用之也。

    有于未發之時,常宜服肥兒丸、安蟲丸,所謂防患于未然,使之不發也。

    安蟲丸︰治蛔蟲、寸白蟲、[匿蟲]蟲,一切諸蟲。

    木香,雞心檳榔,使君子肉,白蕪荑仁,綠色貫眾,苦楝根白皮,蝦蟆(燒存性),夜明砂。

    末,粳米丸,黍米大,二三十丸,蜜水下。


如果你對育嬰家秘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育嬰家秘》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