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咳嗽第五十

類別︰子部 作者︰清•謝玉瓊恩 書名︰麻科活人全書

    發熱蒸蒸咳嗽頻。涕流鼻孔淚滿楮。面浮眼腫雙腮赤。此是天行麻毒侵。

    發熱蒸蒸咳聲頻。目腫面浮氣上行。坐臥不安痰唾少。肺葉焦舉熱邪蒸。

    麻癥百聲咳不歇。初熱未出正相宜。不咳少咳皆不順。啟咳須要用陳皮。

    正收收盡宜無咳。此時有咳須早醫。清金瀉肺為先務。若待危時悔已遲。

    麻毒連綿上氣咳。發作百聲終不歇。胸高肩聳衄長流。擺手搖頭泉下客。

    天行麻疹。與傷寒相似。惟麻則噴嚏、鼻流清涕、眼胞腫、目淚汪汪之為異耳。但見此等癥候。便是麻癥。夫麻原發于心。心火內亢。則肺金受克。以致肺葉焦舉。故有咳嗽。(朱曰 釋麻證之咳嗽。要言不煩。)法當清金瀉火。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糯米。加牛蒡子、連翹主之。有用白虎湯(見二十六條)去甘草、糯米。加牛蒡子、薄荷葉治之者。或以三味消毒散合瀉白散二方俱去甘草治之。方中桑白皮。采取鮮者。多用為妙。熱甚煩渴者。加知母、天花粉、石膏、黃芩之類。如咳甚者。以二母散或麥門冬湯。除去升麻、赤芍、甘草。或清肺湯去桔梗、甘草。加甦子。或秘本清肺湯去桔梗、甘草。或聶氏清肺飲去柴胡、陳皮、桔梗、甘草等方。隨癥而用之。然確宜清熱透毒。不可止咳。故古人多用清揚飲子去甘草加連翹主之。慎勿用五味子及收斂等藥。秘塞肺竅。令咳嗽終身不已。(朱曰 收斂等藥。秘塞肺竅。切記勿用。)只宜清余熱、消痰壅、而咳自止。貝母麥冬飲。除甘草、桔梗。加連翹、牛蒡子、黃連、黃芩之類。前後咳嗽。

    俱可施用。夫麻有咳。則肺氣疏通。毛竅開豁。而麻則易于出透。所以麻癥初熱未出之先。最喜咳嗽。(朱曰 麻有咳之故。不可不知。)多咳則為順候。俚言所謂撲麻是也。麻疹出透。則心經火息。肺無克伐。而咳自止。(朱曰 麻出透自不咳。心火息而肺不受刑也。)正出之際。若無連聲咳嗽。及少咳與不咳者。則腠理閉密。麻難透表。急于升發藥中。多加留白陳皮。以啟其咳。使毛竅開泄。腠理舒暢。(朱曰 加留白陳皮以啟咳。即疏通腠理之意。)而麻自易出透矣。已出之後。

    及將收收後。則又以無咳為佳。如麻已出而咳不止。身熱作渴。煩躁不食。脈洪者。以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生地黃、鮮骨皮治之。肺熱如咳喘者。用生地黃散去陳皮。加黃芩、葶藶、桑白皮治之。喘甚者。加栝蔞霜、白芥子、甦子、萊菔子治之。出盡及收後微微咳嗽者。此余邪未盡。肺氣未平也。不須服藥。若欲治之。則以瀉白散合三味消毒散。俱去甘草與服。如肺燥塞不利而咳者。以利金湯去陳皮、桔梗、甘草、生姜。加麥冬、牛蒡子、黃芩、桑白皮治之。麻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閉者。以除熱清肺湯去赤芍、甘草。加黃連、黃芩、地骨皮、火麻仁、枳殼以清利之。或加大黃下之。如出盡及收後。咳嗽甚而仍不止者。是屬瘀熱。治宜清熱降火。佐以消痰之品。以清咽滋肺湯去玉竹、桔梗、甘草。加黃連、枯黃芩。或聶氏清肺飲去陳皮、柴胡、桔梗、甘草。

    加貝母、黃連主之。出盡收後。咳嗽不止而多痰者。以清咽滋肺湯去玉竹、麥冬、桔梗、甘草。加枳殼、茯苓、陳皮治之。或聶氏清肺飲去柴胡、桔梗、麥冬。加枳殼治之。若麻至五六日。而仍咳嗽氣粗。外熱不退。乃尚有余毒留于肺胃。宜用孟介石清肺飲。除僵蠶、柴胡、陳皮、桔梗、甘草。加地骨皮、桑白皮、葶藶治之。或以靜遠主人清肺飲。去桔梗、甘草。加石膏、黃芩治之。如麻後咳嗽。聲音不清。不思飲食。眼目不清。唇口干燥者。以清肺消毒化痰湯去桔梗、甘草、治之。

    若麻後氣喘。咳嗽連聲不住者。此乃毒流于肺經。肺中伏火。金虛葉焦。故咳嗽連聲不住也。以秘本門冬清肺湯。或用骨皮清膈散。俱去桔梗、甘草、糯米治之。如體熱者。亦以秘本門冬清肺湯。去甘草、桔梗、糯米。加黃連、黃芩、牛蒡子治之。咳嗽甚而氣喘連聲不住。甚至飲食嘔水者。

    此熱毒乘肺而然也。亦以秘本門冬清肺湯去甘草、桔梗、糯米。加蜜炙枇杷葉治之。見血者。再加茅根、阿膠治之。如咳嗽有吐血者。以麥冬清肺湯去楂肉、桔梗。加生地黃主之。兼有嘔水者。

    亦以此方除楂肉、桔梗治之。如麻後咳嗽氣急者。以枳殼前胡湯除甘草、桔梗。以甦子易甦梗。

    加芥子、萊菔子、葶藶、栝蔞霜以治之。然亦有加沉香者。在麻後似亦無害。如麻後但氣粗者。以聶氏清肺飲仍除柴胡、桔梗、甘草。加芥子、甦子、萊菔子、葶藶治之。如麻後咳嗽不止。內熱不清。心神不寧。夜臥不安。以天真膏除黃 、白術、薏苡仁。加酒炒黃連、酒炒黃芩、辰砂主之。如麻後咳嗽失聲發熱者。以葶藶丸加地骨皮、天花粉、酒炒黃連、黃芩。水煎與服。麻後咳嗽、腹脹、喘急、煩躁、泄瀉、聲啞、唇青、口青者。以賈蘭峰傳方。除麻黃、陳皮、桔梗、甘草、白芍、加麥冬、骨皮、芥子治之。或不除白芍。更加柴胡亦可。此在麻後治法。變通在乎其人。然切不宜遽用白術等味。如麻後久咳不止。以生地黃、當歸身、白茯苓、川貝母、桑白皮、杏仁、柿霜等味。以養血、涼血、清金。而咳自止。然竟有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合枳桔二陳湯。加栝蔞霜、杏仁治之者。雖曰無礙。反不若以前之七味治。藥簡而功捷也。如兼渴者。加麥冬、枳殼。兼喘者。加甦子、芥子治之。或更加葶藶、萊菔子亦可。其有感觸風寒。咳嗽煩悶。嘔逆清水。眼赤咽痛。口舌生瘡者。以防風敗毒散(見第五條)加生黃芩治之。如咳嗽氣喘唇焦。熱結在內。煩躁不寧。或口鼻出血。不拘前後。並宜以犀角解毒化痰湯。去赤芍、甘草。加麥冬、杏仁、葶藶治之。或用聶氏清肺飲。去陳皮、柴胡、淡竹葉、甘草、桔梗。加黃連、當歸尾治之。收後如見此候。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糯米。加生地黃、地骨皮、黃芩以滋潤之。倘或久咳不止。面浮目腫、胸高如龜、肩聳氣喘、搖手擺頭、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鼻燥昏悶者。皆不治之癥也。(朱曰 不治之癥加此。)

    三味消毒散 治咽喉疼痛。及麻疹已出未出。與未出勻。又治一切瘡毒。並能涼膈消痰。

    牛蒡子(炒研二兩) 荊芥穗(二錢五分) 甘草(五錢) 研末。每用三錢。水煎服。

    瀉白散 治喘嗽。並脾肺經有熱。目黃。口不吮乳。

    桑白皮(蜜炙) 地骨皮(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糯米一百粒引。水煎。食後服。加人參、白茯苓、知母、黃芩。名加減瀉白散。治肺炎喘嗽。

    二母散 治麻後咳嗽甚。及肺熱咳嗽。

    知母 貝母(去心童便洗) 生姜一片引。水煎服。或為末。白水下一錢。

    麥門冬湯 (即二十八條內葛根麥門冬散去人參、淡竹葉)。

    麥冬(去心) 葛根 熟石膏(各一錢) 茯苓 赤芍藥(酒炒各六分) 升麻(四分) 炙甘草(四分) 水煎服。

    清肺湯 治麻後咳甚。

    枯黃芩 貝母 桔梗(各七分) 防風 炙甘草(各四分) 水煎服。

    秘本清肺湯 治不時咳嗽。寒熱唾紅。

    黃芩 當歸 麥冬 防風 赤茯苓 生地黃 連翹 甦葉 前胡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桑白皮(一錢) 水煎服。

    聶氏清肺飲 治麻後氣粗咳嗽。

    桑白皮(蜜炒) 地骨皮(去骨各五分) 麥冬(去心一錢五分) 天花粉 元參(各八分) 柴胡(六分) 桔梗 黃芩(酒炒) 川木通(去皮各三分) 熟石膏 生地黃(各一錢) 陳皮 生甘草(去皮各三分) 淡竹葉、燈心引。水煎。加羚羊角磨汁對服。

    清揚飲子 麻疹主方。

    西河柳(五錢) 麥冬 元參(各二錢) 牛蒡子(炒) 葛根(各一錢五分) 知母(蜜炒) 蟬蛻肚(洗去土) 薄荷葉 荊芥穗 甘草(各一錢)

    淡竹葉(三十片) 水煎服。

    貝母麥冬飲

    貝母 麥冬 薄荷葉 元參 栝蔞仁 桔梗 甘草 水煎服。

    生地黃散 治麻肺熱喘咳。斑疹身熱。口干心煩。

    生地黃(一錢) 麥冬(五分) 杏仁 款冬花 陳皮(各八分) 水煎服。準繩有甘草。一書並有桔梗。

    利金湯 治肺燥塞不利而咳。

    貝母 茯苓 枳殼 陳皮 桔梗 甘草 生姜、白蜜引。

    除熱清肺湯 治麻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閉結。

    石膏(三錢) 麥冬(去心一錢五分) 元參 生地黃 貝母 栝蔞根赤芍藥(各一錢) 甘草(五分) 水煎溫服。

    清咽滋肺湯 治麻後余熱。咳嗽聲喑。

    元參 牛蒡子 荊芥 貝母 麥冬 栝蔞根 馬兜鈴 明玉竹 桔梗(各八分) 甘草(四分) 水煎服。此方繆仲淳有薄荷。無馬兜鈴。

    孟介石清肺飲

    熟石膏 生地黃(各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 淡竹葉(七分) 陳皮(七分) 元參 柴胡(各一錢) 當歸尾 黃芩 知母(炒) 桔梗(各七分) 僵蠶(炒五只) 甘草(去皮三分) 燈心五十寸引。

    靜遠主人清肺飲 治麻後傳肺胃二經。咳喘急。

    麥冬 牛蒡子 防風 茯苓 桑白皮 地骨皮 知母 桔梗 甘草 水煎服。

    清肺消毒化痰湯

    牛蒡子 荊芥穗 防風 貝母(各五分) 連翹 黃芩 前胡 茯苓(各七分) 枳殼 桔梗(各一錢) 甘草(三分) 水煎。作十余次徐徐服。

    秘本門冬清肺湯

    天冬 麥冬 知母 貝母 杏仁(去皮尖炒研) 石膏 骨皮 牛蒡子 款冬花 桑白皮 馬兜鈴 桔梗 甘草、糯米引。水煎服。

    骨皮清膈散

    黃芩(二錢五分) 石膏(七分) 滑石(七分五厘) 地骨皮 當歸 知母桑白皮 紫菀茸(蜜炒) 白茯苓 桔梗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引。水煎服。此方加人參、柴胡、白芍、白術、黃。(蜜炙各五分)。名人參清膈散。治肺熱。鼻干涕唾稠粘。

    麥冬清肺湯

    麥冬 知母 貝母 黃芩 杏仁 天花粉 枳殼 陳皮 丹皮 楂肉 桔梗 水煎服。

    枳殼前胡湯

    枳殼 前胡 防風 赤茯苓 甦梗 桔梗 甘草 水煎服。氣急者。以沉香磨水對服。

    天真膏 治麻後咳嗽不止。內熱不清。心神不寧。夜臥不安。或生瘡疥。

    生地黃 麥冬 元參 白茯苓 紫菀茸 知母 陳皮 桑白皮 沙參 生黃 薏苡仁棗仁 丹皮 茯神 當歸身 白術 此方以生地、麥冬、元參、沙參、黃 、苡仁、炒白術為君。白茯苓、炒棗仁、茯神、當歸、丹皮、陳皮、紫菀茸為臣。炒知母、桑白皮為佐。入砂鍋內。

    以長流水浸。用桑柴文武火煮兩時之久。水減。再添水于內。取出去滓。將藥水澄清。復入砂鍋再熬。加蜜和成膏。以瓷 收貯。每用三匙。滾水調服。

    葶藶丸 治麻出氣喘。將成龜胸。

    葶藶子(隔紙略炒) 漢防己 牽牛子(略炒) 杏仁(去皮尖油) 萊菔子 煎服。大便溏滑者。除牽牛。

    賈蘭峰傳方

    黃連 黃芩 連翹 元參 知母 杏仁 干葛 麻黃 牛蒡子 陳皮 濃樸 白芍 桔梗甘草 水煎服。

    枳桔二陳湯

    半夏(姜汁蒸三錢) 陳皮(去白) 白茯苓(各一錢) 甘草(五分) 枳殼 桔梗(各八分) 姜引。水煎服。

    犀角解毒化痰湯 治麻後咳嗽氣喘。唇焦結熱。或煩躁不安。或口鼻出血。

    犀角(磨汁) 丹皮 連翹 貝母 天花粉 薄荷 紫草茸 甘草梢(各一錢) 當歸(八分) 牛蒡子(九分) 赤芍(六分) 生地黃(二錢) 黃連(五分) 淡竹葉(三十片) 水煎服。


如果你對麻科活人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麻科活人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