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泄瀉第六十三

類別︰子部 作者︰清•謝玉瓊恩 書名︰麻科活人全書

    麻初泄瀉最為宜。瀉而日久須治之。熱寒食冷便膿血。數般當分新與遲。

    麻癥泄瀉。慎勿遽止。蓋麻有瀉。而胃與大腸之邪熱得解。是亦表里分消之義也。初熱作瀉者。用豬苓湯去阿膠、甘草。加葛根、連翹、牛蒡子主之。(有用香甦散者。然終不若分利之為當也。香甦散方仍列。)若麻見二三日泄瀉者。以透斑和中湯去升麻、川芎、柴胡、桔梗、半夏、陳皮、甘草、生姜。加連翹、牛蒡子、地骨皮主之。若身熱煩渴泄瀉者。用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地骨皮、黃連、黃芩、麥冬主之。夏月用辰砂益元散去甘草治之。如麻後泄瀉者。以薏苡仁散去香附、甘草主之。麻後泄瀉及便膿血者。皆由熱邪內陷故也。大忌止泄。惟宜用升散之藥。以黃連葛根湯加扁豆、滑石、白芍藥。數劑與服當自愈。然麻癥泄瀉。須分新、久、寒、熱、傷食、傷冷、六般。若初熱瀉者。用三苓散加木通。以重瀉心經之熱。寒瀉則十中無一。或有傷食傷冷而作寒瀉。四肢冰冷。肚腹不熱。口不作渴。小便不赤者。不得已而用理中湯。一劑止之。久瀉不止者。以六君子湯加肉豆蔻。或香蔻丸止之。如再不止。用醒脾散與服。或以五倍子、罌粟殼燒灰。用米飲調下澀之。凡後數方。蓋亦萬不得已。從權而用。切不可目為定規而濫用也。

    朱曰 泄瀉亦非重證。惟不可久耳。

    豬苓湯

    豬苓 澤瀉 赤苓 滑石 阿膠 甘草 水煎服。

    香甦散

    甦葉 陳皮 白芷 川芎 香附米 甘草 生姜、蔥白引。

    透斑和中湯

    葛根 豬苓 澤瀉 茯苓 川芎 升麻(各七分) 前胡 桔梗(各一錢) 柴胡(五分) 陳皮 半夏(各七分) 甘草(三分) 生姜三片引。水煎。分作數次服。

    辰砂益元散 治暑月小便不利。

    辰砂(一錢) 桂府滑石(水飛過六兩) 甘草(一兩) 為細末。清水調下二三錢。老人、虛人。及病後傷津而小便不利者。不宜用。又治暑月發驚多汗。小便澀痛。兼瀉心火。前方加薄荷葉少許。以清肺熱。名雞甦散。加青黛少許。以散肝火。名碧玉散。加石膏少許。以除胃熱。名白玉散。治同本方。加紅曲五錢。以治赤痢。名清六丸。加吳茱萸一兩。以治濕熱吞酸。(一書治白痢。)名茱萸六一散。加干姜五錢。以治白痢。(一書消飲食)名溫六丸。加生柏葉、生車前、生藕節、以治血淋。名三生益元散。加蔥豉治虛煩不得眠。名蔥豉益元散。以水煎服。則兼散表邪。

    薏苡仁散

    薏苡仁 淮山藥 白茯苓 谷麥芽 白扁豆 香附米 山楂肉 甘草 水煎服。

    黃連葛根湯

    黃連(酒炒) 葛根 升麻 甘草 水煎服。

    理中湯

    人參 白術 干姜 甘草 水煎服。一書加肉豆蔻去人參。

    六君子湯

    人參 白術 白茯苓 炙甘草 陳皮 半夏 紅棗、姜引。

    香蔻丸

    黃連(炒) 肉豆蔻(麩包煨) 訶子肉(麩包煨去殼) 木香 砂仁 白茯苓 為末。飯丸。麻子大。米飲下。十五丸。

    醒脾散

    北全蠍(五只糯米拌炒) 白附子(烏豆水浸蒸) 人參 木香 白茯苓 天麻(姜汁蒸)石菖蒲(去尾姜汁蒸) 炙甘草 為末。水調服。


如果你對麻科活人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麻科活人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