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
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緊為風癇,沉為乳不消,弦急客忤氣;沉而數者,骨間有熱。脈小,大便赤青飧泄,手足溫者生,寒者難已。
【證】
有四,曰驚、疳、吐、瀉。
病,其頭毛皆上逆者死;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死。
【因治】
有二︰曰飽、暖。
小兒十六歲前,稟純陽氣,為熱多也。
小兒腸胃常脆,飽食難化,食則生積為痰。肝則有余,腎尚不足,肝病亦多也。
張,皆歸之濕熱。常以牽牛、大黃、木通為丸,以治諸病。
驚,因熱痰,主急,當瀉,降火痰丸,養血湯下;因脾虛,主慢,當補,朱砂安神丸,參術湯下。
疳,因土熱也。 川連(去熱,二錢) 胡黃連(去果子積,半錢) 阿魏(去肉積,醋浸)神曲(各一錢)
丸如米大。
啼,因肝熱。姜汁炒川連、甘草、竹葉。煎服。
吐瀉脾虛。
斑疹是火,與前丹疹條下同。
夫惡血留于命門,伏于一隅,待氣虛、血虛、脾損,相火生焉。二火交熾,煎熬太陰,其證呵欠,寒熱噴嚏,手足梢冷,睡驚,俱屬少陽相火、少陰君火顯證。自吐、吐瀉者,邪出也,即吉。宜消毒解火;大便不利,當微利之。身溫者順,身涼者逆。
痘同疹論,切忌熱藥(亦勿泥)。
宜分氣血 虛則補之。氣虛四君,血虛四物。吐瀉少食,為里虛;陷白倒靨,面灰白,為表虛。不吐瀉能食,為實,宜解毒,芩、連等是也。實則更補,必結癰膿也。
解毒方 絲瓜 升麻 白芍(酒炒) 甘草 糖球 黑豆 犀角 朱砂
單用絲瓜煮湯亦可。
血痢三黃湯 食積利用。
炒曲 蒼術 白芍 黃芩 白術 甘草 陳皮 茯苓
下保和丸。
治小兒蟲用 胡黃連 川連 蕪荑 山楂 神曲 青陳皮 蘆薈
和丸。
急、慢驚風 辰砂一顆、全蠍一枚,生犬血,快研,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