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
脈訣雲︰沉脈為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沉滑兼痰。沉弦兼怒。沉數兼熱。沉見之。為本經之病。臨癥宜詳審之。下仿此。
【癥】
經雲︰諸痛皆因于氣。百病皆生于氣。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此九氣之不同也。古法治九氣。以所不勝者制之。如怒則以悲勝之之類是也。
【治】
辨疑錄雲︰喜樂恐驚。耗散正氣。怒憂思悲。郁結邪氣。結者開之。木香香附之類。散者益之。人參黃 之類。世人多泥于氣無補法之語。不審虛實。往往多用燥利之藥。若氣實者用之為當。氣虛不補。邪何由行。
【方】
四君子湯 氣主方。扶胃降火。補虛固本。主男子用。若女子氣虛。亦宜用之。
人參(補中益氣去蘆一錢五分) 白術(扶胃健脾炒二錢) 白茯苓(養心利水去皮一錢) 甘草(和中降火炙四分)
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服。兼有他癥。根據後加減。勞瘵咯血。加山藥、黃 、粟米、阿膠(各等分)。
吐血後虛損者。加黃 (一錢五分) 白扁豆(一錢) 麥門冬(一錢二分)
心煩口渴。加麥冬(一錢二分) 竹葉(一錢) 山梔(一錢) 五味子(九粒)
心熱。加麥門冬、茯神、黃連(各八分)。
潮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
腹痛。加白芍藥(一錢五分)、干姜(炒)、官桂(各七分)、濃樸(八分)、青皮(五分)
胃冷。加丁香、附子(制)、砂仁(各等分)。
氣痛。加木香、玄胡索(各八分)、當歸(一錢)。
有痰。加陳皮(去白)、貝母、半夏(姜制各一錢二分),去人參、氣虛甚者。加黃 (一錢五分)、熟附子(一錢)暑月亦加。
脾胃虛弱。加陳皮、山藥、當歸(各一錢)、黃 (一錢二分)、遍身疼痛。加當歸(一錢五分)、木香(五分)、北五加皮(一錢)、去人參。
半身右邊不遂。加姜汁、竹瀝(各半盞)。
腹脹不思飲食。加砂仁、白豆蔻、枳實(各七分),去人參
氣虛成痿。加蒼術、黃柏、黃芩、木瓜(各八分)。
心煩不定。加辰砂、酸棗仁、遠志(各七分)、麥門冬(一錢)。
咳嗽。加杏仁、桑白皮(各七分)、五味子(十粒)、貝母、栝蔞仁、陳皮(各八分)、去參術。
暑月病熱。口渴。唇干。譫語。脈虛細而遲。加黃 、麥門冬(各一錢五分)、五味子(九粒)、川歸、白芍藥、附子(制熟各一錢)、氣短。小便利。加黃 ,去茯苓。
中風氣虛。加黃 、有痰。加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久瘧。熱多寒少。加黃 (一錢五分)、柴胡、知母、地骨皮(各一錢)病後虛熱。加麥門冬、川歸黃 (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脾困氣短。加砂仁、木香(各五分)、白扁豆、黃 (各八分)、盜汗不止。加黃 、陳麥曲(各一錢五分)、麥門冬、酸棗仁(各八分)當歸(一錢二分)。
自汗不止。加黃 (一錢五分)、當歸、麥門冬、熟地黃、麻黃根(各八分)。
心血虛。不眠。精神恍惚加當歸、酸棗仁(各一錢)、黃 (一錢二分)、圓眼(三個去殼)。
四肢懶惰。嗜臥。加白扁豆、川藥、砂仁、當歸、陳皮(各八分)。
氣血虛。眩運。加黃 、天麻、半夏、荊芥穗(各一錢)。
水瀉不止。加麩曲、木香、砂仁、肉豆蔻(各七分)、夏月。加黃連、扁豆(炒)、車前子、澤瀉(加七分)。
四肢惡寒。有熱。加麻黃、桂枝、川芎、當歸(各一錢)、去人參、婦人安胎。加黃芩、當歸、阿膠、艾葉(減半各一錢)、枳殼(五分)。
漏胎。加續斷、地榆、當歸、白芍藥、荊芥穗、黃芩(各八分)。
產後瀉痢。加濃樸、蒼術、白扁豆、砂仁、肉果(各八分)。
產後脾胃弱。加砂仁、白扁豆、山藥、連子、陳皮(各一錢)。
小兒脾胃虛弱。不納食。易瀉。加山楂、肉果、砂仁、濃樸、蒼術、陳皮(各八分)。
小兒諸疳。加胡黃連、銀柴胡、使君子肉、山楂(各一錢)。
小兒慢驚。加全蠍、白附子、天麻(各七分)、薄荷葉(七片)。
男婦虛勞。有熱。加當歸、白芍藥、熟地(各一錢)、柴胡、秦艽、地骨皮、牡丹皮(各八分)、黃柏(蜜炒五分)、青蒿(三分)。
男婦氣虛渴。加木瓜、干葛、烏梅(各一錢)。
男婦五心煩熱。面色痿黃。加當歸、白芍藥、柴胡、麥門冬(各一錢)。
小兒痘瘡淡白不起者。氣虛也。加黃 (八分)、官桂(五分)、木香(三分)
大人小兒夏月吐瀉。加藿香、白扁豆、陳皮、濃樸、蒼術、干葛(各八分)、木香(三分或五分)
中脕寒痛。或手足爪甲青。四末厥者。加干姜(一錢)、去茯苓、甚者。加附子(一錢)
久瀉痢。元氣下陷者。加升麻(五分)、元氣脫者。去升麻,加附子(制熟一錢五分)。
老人氣短。小便短少。加黃 、吞滋腎丸。
思慮過傷心脾。晝則困倦。夜反不寐。加黃 、當歸、麥門冬、酸棗仁、圓眼肉(各一錢)、仍服天王補心丹。
遺精白濁。氣虛者。加山藥蓮子、芡實(各等分)。
諸瘡內托。加黃 、防風(各一錢)、連喬、金銀花、黃柏、牛蒡子(各八分)。
諸瘡瘍後。氣血虛損者。加當歸、白芍藥、黃 、黃柏(各分)。
諸虛眩運。眼旯黑花。加天麻、半夏、川芎、當歸(各等分)。
脾胃不和。加砂仁、濃樸(各七分)、陳皮、蒼術(各一錢)。
嘔逆惡心。加半夏、生姜、陳皮(各八分)、砂仁(五分)、丁香(三分)。
皮黃。加黃柏、蒼術(各一錢五分)。
婦人有孕惡阻。加陳皮、枳殼、砂仁(各等分)。
婦人赤白帶。屬氣虛者。加蒼術(一錢)、升麻(五分)、芡實(八分)
氣虛潮熱。加麥門冬、地骨皮、柴胡(各八分)、黃芩(七分)。
氣虛惡寒。加黃 (
下元冷極。加干姜、附子(炮各等分)、去茯苓。
上四君子湯。加減方法也。須量病輕重虛實。臨癥斟酌方劑大小。庶無實實虛虛之誤。倘收未備。惟達者正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