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弱脈(陰)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李中梓 書名︰診家正眼

    體象 弱脈細小,見于沉分;舉之則無,按之乃得。

    主病 弱為陽陷,真氣衰弱。左寸心虛,驚悸健忘。右寸肺虛,自汗短氣。左關木枯,必苦攣急。右關土寒,水谷之 。左尺弱形,涸流可征,右尺若見,陽陷可驗。

    【按】弱之為義,沉而細小之候也。叔和《脈經》雲︰“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乃得,舉手無有”,何其彰明詳盡也。偽訣乃借叔和之名以欺世者,而反以弱脈為輕手乃得,是明與叔和相戾;且是濡脈之形,而非弱脈之象矣。因知高陽生誤以濡脈為弱,弱脈為濡,不意欲立言之人,而不加考據乃爾耶!即黎氏浮漚之喻,亦誤以濡脈為弱脈矣。夫浮以候陽,陽主氣分;浮取之而如無,則陽氣衰微,確然可據。夫陽氣者,所以衛外而為固者也,亦所以營運三焦,熟腐五谷者也。弱脈呈形,而陰霾已極,自非見 ,而陽何以復耶!《素問》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脈弱以澀,是為久病。”愚謂弱堪重按,陰猶未絕,若兼澀象,則氣血交敗,生理滅絕矣。仲景雲︰“陽陷入陰,當惡寒發熱。久病及衰年見之,猶可維援。新病及少壯得之,必死安待。”柳氏曰︰“氣虛則脈弱。寸弱陽虛,尺弱陰虛,關弱胃虛。”


如果你對診家正眼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診家正眼》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