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瘡瘍口渴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陳士鐸 書名︰洞天奧旨

    夫口渴之癥,未有不是火之作祟也。而瘡瘍口渴,尤是火毒無疑。但火有陽火、陰火,陽火可以外水止之,而陰火不可用外水也。蓋愈飲外水,其渴愈甚。然而瘡瘍之癥,口渴甚多,大約陽火居其七,陰火居其三。陽火之口渴必不甚,以陽火之癥,內有陰水以濟之也。若陰火口渴,既無內水之滋,惟有內火之爍,故其渴更甚于陽火。夫火非水不制,何以飲外水而渴甚?豈水不可以制火乎?不知真水可以制邪火,外水非真水也,安得不加橫乎。所以陽火宜用寒涼以少止其口渴,陰火宜用溫補以止其口渴也。而陰癥、陽癥,何以辨之?大約陽癥口渴者,其脈必洪大而數實;陰癥口渴者,其脈必細數,即或洪大,按之必無力。然而不可拘也,吾又辨其舌之燥滑也,陽癥舌必燥,陰癥舌必滑也。燥用寒涼以瀉火,滑用溫補以解毒,又何疑乎?然更須分已潰未潰而治之。未潰而作渴者,多是火毒之盛;已潰而作渴者,盡是氣血之虛。故未潰之前,可用瀉于補之中,而已潰之後,但可補而不可瀉也。雖古人治法止論已演未潰,皆用加減八味丸之大效,然此乃治陰癰之法也。倘是陽癥,其中有肉桂在內,吾恐反濟其火矣。雖六味丸多是補水之味,水足自能制火,然而星星之火.能燒萬頃之山。萬一火盛,水不足以濟之,未必不轉助其焰,而動其禍也。是加減八味丸以治癰疽之初發,尚非法之善也。蓋陰癥可用熱劑,而陽癥斷不宜遽用熱劑,又在人臨癥以變通之耳。


如果你對洞天奧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洞天奧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