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跌撲損傷, 折挫閃,雖由外觸,勢必內傷,氣血凝滯,紅腫或青,痛不可忍,故始須用甘辛溫散行氣破瘀,則痛自退腫自消,如獨活、白芷、荊、防、芎、歸、沒藥、古文錢、鹿角灰、甦木、赤芍、紅花之類,以水酒煎藥,沖入童便尤妙。及其外傷平復,尤宜以滋補氣血筋骨之藥調之。肢體全仗血氣,傷損必加補養,然在上先消瘀血,在下先為補養,更審胃氣,蓋去血過多,脈微欲死,獨參湯加童便,接住元氣為急。甚有肢冷脈微者,參術附子大劑挽之,勢與產婦同也。脈來和緩者生,急疾芤者死,宜虛細不宜數實,切宜避風,切不可飲冷水,血見寒則凝,但一絲血入心即死。世以自然銅為接骨藥,惟圖速效,但銅非 不可服。若新出火者,火毒金毒相扇,雖有接傷之功,而燥散之禍甚于刀劍,不可多用。
發明《經》雲︰從高墜下,惡血流于內,不問何經之傷,俱作風中肝經治之。蓋血者,肝之主,惡血必歸于肝,滯于脅下。凡寒涼破血行經,不可輕用。
紫金散
治打撲傷折,內損肝肺,嘔血不止,或有痰血停積,心腹脹滿。
紫金藤皮(二兩) 降真香 續斷 補骨脂 琥珀(另研) 無名異( 、酒淬七次)蒲黃 牛膝(酒浸) 當歸(酒炒) 桃仁(不去皮、尖,各一兩) 大黃(紙裹,煨) 樸硝(另研,各一兩五錢) 為末,每服二錢,濃煎甦木當歸酒調下。並進三服,利即安。
一方
韭汁和童便飲,散其瘀血,骨折者,蜜和蔥白,搗勻濃封,酒調白芨末二錢服。
雞鳴散
治從高墜下,瘀血凝積,以此藥推陳致新。
大黃(酒蒸,一兩) 當歸尾(五錢) 桃仁(七粒,不去皮、尖) 為末,酒一碗,煎,去渣,五更雞鳴時服,取下惡血即愈。
沒藥乳香散
治打撲損傷,痛不可忍。
白術(五兩) 當歸(焙) 白芷 沒藥(另研) 肉桂(去皮) 乳香(另研)甘草(炒,各一兩) 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
接骨散
治跌撲閃肭,骨折疼痛。
黃麻(燒灰,二兩) 頭發(燒灰,一兩) 乳香(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服,立效。
又方
凡一切破傷血出,以飛面遏上,則血止結好,不復潰膿。又方,治刀斧一切破傷,多年陳鍛石細末,摻上立愈。又方,接骨用土鱉又名地鱉,生搗十余個,沖酒服之。又方,以骨接正,用生螃蟹搗爛,沖酒服之。其渣HT 傷處,骨內谷谷有聲即好。
茴香酒
治打墜凝滯瘀血,腰脅疼痛。
破故紙(炒) 茴香(炒) 辣桂(各一錢) 為末,每服二錢,酒調服。
一方
打撲損傷見血,取蔥新折者,糖火煨熱,剝皮,其間有涕,便將罨傷處,仍多煨,陸續換易熱者,立愈。
續骨散
用半兩重古銅錢七個,桑柴火燒紅,好醋淬之。研極細,再入珍珠末一分,乳香、沒藥少許,同研細,酒調下。
沒藥散
專治箭傷,止血定痛。
定粉(一兩) 枯白礬(二錢,另研) 沒藥(另研) 乳香(另研,各一兩) 風化鍛石 各研為末,和勻摻上。
筋斷用旋復花根,即金沸草根,杵汁滴傷處,將渣封瘡上,半月筋自續。
金絲膏藥
治打撲傷損,閃肭疼痛,風濕氣痛。
當歸 川芎 蒼術 香白芷 赤芍藥 木鱉子 大黃 草烏頭(各五錢) 香油(四兩) 瀝青(半斤)松香(半斤) 乳香(另研) 沒藥(另研,各二錢五分) 前八味同香油四兩熬去渣,瀝青、松香,看熬軟硬,冬軟些,夏硬些,乳香、沒藥,攤時用之。傷損愈後,肌膚青腫,用茄子種,通黃極大者,切片一指濃,瓦上焙干,為末,酒調二錢,臨睡服,一夜消盡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