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于風府。故為諸陽主氣也。又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頭項痛。腰脊強。以其經從頭項下肩膊挾脊抵腰中。其所統者大。其所循者遠。故易以犯。犯之則惡寒發熱。獨甚于他經。仲景以麻黃湯發之。此有是太陽癥。用是太陽藥也。若在陽明。則熱多而寒少。無是癥矣。在少陽。則寒往而熱來。亦無是癥矣。傳入三陰。則有熱而無寒。更無是癥矣。故惟太陽一經。寒獨甚。脈獨緊。汗獨無。未傳陽明。則口不渴。未傳少陽。則耳不聾。仲景用麻黃湯為太陽之正治。固非易老九味羌活湯之所能代也。若苟非太陽而陽明。則用葛根湯。非太陽而少陽。則用柴胡湯。均非麻黃湯之可假借也。雖然太陽一經。非獨冬時嚴寒。能觸犯之。而四時寒邪。皆能犯之。如犯之而身果寒。脈果緊。其癥具在。即四時皆用麻黃可也。如犯之而寒不甚。緊不盛。其癥雖具。即冬時不用麻黃可也。況作勞辛苦之人。及本元虧損之後。而偶冒寒邪。脈緊少力者。又當從權以治。不必執用麻黃可也。蓋以麻黃驍悍之性。攻邪固易。損正不難。一誤投之。為變不測。可不慎乎。
按麻黃湯。為太陽經正藥。余所以諄諄慎之者。蓋非其時。非其經。非其人之質足以當之。鮮不為害。請勿輕試。為天下幸甚。
【治驗】
一友積勞後。感寒發熱。醫者不審。以麻黃湯進。目赤鼻衄。痰中帶血。繼以小柴胡湯。舌干乏津。余診之。脈來虛數無力。乃勞倦而兼陰虛候也。誤投熱藥。能不動血而竭其液耶。連進地黃湯三劑。血止而神尚未清。用生脈散及歸脾湯去 術投之。神雖安而舌仍不生津。予曰。腎主五液。而肺為生化之源。滋陰益氣。兩不見效。何也。余熟思之。乃悟麻黃性不內守。服之而竟無汗。徒傷其陰。口鼻見血。而藥性終未發泄。故津液不行。予仍以生脈散固其本。用葛根陳皮引之。遂得微汗。舌果津生。後以歸脾湯六味丸而痊。
一醫者素自矜負。秋月感寒。自以麻黃湯二劑飲之。目赤唇焦。裸體罔顧。遂成壞癥。
一藥客感冒風寒。自謂知藥。竟以麻黃五錢服之。吐血不止而斃。此二癥雖進黃連解毒犀角地黃湯。終不挽回。大可駭也。
麻黃湯
麻黃(二錢) 桂枝(一錢) 甘草(五分) 杏仁(八粒)
加姜棗水煎
九味羌活湯
羌活 防風 蒼術(各一錢)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黃 黃芩(各一錢五分) 細辛(七分)
加姜棗水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