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五 肺痿證

類別︰子部 作者︰明•徐春甫 書名︰古今醫統大全

    病機論

    《金匱》論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得之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寸口脈數,其人咳,口中有濁唾涎沫者,為肺痿。

    肺數虛者亦是。大抵咳久傷肺,元氣漸虛,其人有寒熱往來,自汗 者,即成肺痿證。治法宜補血,調肺氣清金。虛者用人參清肺湯之類。

    脈候

    寸口脈數而虛者,為肺痿。脈數實為肺癰,為咳傷肺而成癰也。

    藥方

    人參平胃散 治火克肺金,傳為肺痿,咳嗽喘嘔,痰涎壅盛,胸膈痞滿,咽嗌不利。

    知母茯苓湯 治肺痿咳嗽不已,往來寒熱,自汗。

    (海藏)紫菀散 治咳嗽,唾中有膿血,欲成虛勞肺痿肺癰。(三方見咳嗽門。)

    (葛氏)保和丸 治勞嗽成肺痿。(方見癆瘵門。)

    潤肺膏 治久咳肺燥成痿。

    羊肺(一具) 杏仁(去皮尖淨研) 柿霜 真酥 真粉(各一兩) 白蜜(二兩)

    上將羊肺洗淨,次將藥入,水攪勻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服。

    (《千金》)生姜甘草湯 治肺痿,咳唾涎痰不止,咽燥而渴。

    生姜(二兩) 人參(一兩) 甘草(兩半) 大棗(十五枚)

    上水四碗,煮二碗,分三服。

    甘草干姜湯 治肺痿吐涎沫,不能咳者,其人不渴,必遺溺,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運。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一兩)

    水四升,煮一升,半熱服。

    桂枝皂角湯 治肺痿。

    桂枝(一兩) 甘草(半兩) 大棗(十二枚,去核) 皂角(四條,炙,去皮弦)

    上作三服水煎。


如果你對古今醫統大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古今醫統大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