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編 分野 三十一、﹝咽﹞

類別︰子部 作者︰明 • 沈子祿、徐師曾 書名︰經絡全書

    (嗌也,所以咽物者,水谷之道,在喉嚨後。舊注在喉嚨前者,非)屬足太陰脾、陽明胃經(《靈樞》曰︰足太陰之正,上結于咽。《素問》曰︰咽主地氣,地氣通于嗌,足太陰脈布胃中,絡于咽,故腹滿咽干。又曰︰陽明之脈通于心,循咽上口)。又屬手太陽小腸、少陰心經(《靈樞》曰︰手太陽之脈,絡心,循咽下膈。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又曰︰手少陰之脈,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是動則病咽干心痛,渴而欲飲。沈承之曰︰挾咽旁,屬手少陰心、足太陰脾經之會)。又屬足少陰腎經(《靈樞》曰︰足少陰所生病者,口熱,舌干,咽腫,上氣,嗌干及痛。《素問》曰︰邪客于足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納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注︰賁,膈也。賁上,賁門也。《難經》曰︰胃為賁門。又曰︰嗌中腫,不能納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足少陰之絡也。)兼屬足厥陰肝經、少陽膽經(《靈樞》曰︰足少陽之正,別者上挾咽,出頤頷中。

    《素問》曰︰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又曰︰一陰一陽代絕,此陰氣至心,上下無常,出入不知,咽喉干燥,病在脾土。注︰一陰,厥陰脈;一陽,少陽脈,並木之氣也。木克土,故咽喉病,雖在脾土,實由肝膽之所為也。朱丹溪曰︰手足陰陽合生見證,曰咽腫。足少陰、厥陰也)。


如果你對經絡全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經絡全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