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三瘧治驗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肯堂醫論

    張習可日間受微雨及風冷,瘧發于暮,熱甚,于夜遂成三瘧,乞診于師,用升陽濟陰法,瘧漸愈。奈不知調攝,元氣未復,嗜欲不謹,九月中旬,瘧忽增劇,六脈虛數。乃陰虛已極,而暑邪深入,最難療治。師問難于余,爰思受病之原,當先扶正升陽。用生地、川芎、歸身、白芍、炙草、干姜、葛根、升麻、柴胡、煨姜、南棗濃煎,于瘧未作前,三時服一盂,四帖。後加首烏、人參各三錢,連服三帖,瘧竟不作,代訂丸方,以善其後。

    治不沾沾于補虛,不斤斤于泄邪,而方藥病情絲絲入扣,古謂成如容易卻艱辛,非學識兼全者,曷能辨此。

    丸方

    制首烏(四兩) 大生地(三兩) 人參 于術 歸身 龜板 豬苓 炒芩 川芎 查炭(各二兩) 柴胡(一兩六錢) 淮牛膝(一兩五錢) 干姜 山甲(各一兩) 甘草(炙,五錢) 活龜(一個)

    入砂仁末二兩,煮取龜肉,同藥搗勻,烘干,其甲、骨亦研細末,加入鮮荷葉湯泛丸,如麻子大,每晨服三錢,沸湯下。服完一料,精神倍于平日。


如果你對肯堂醫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肯堂醫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