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惡寒由是六陽虛,振栗憎寒火有余。外感脈浮頭項痛,肺虛灑淅更何疑。
【論】夫惡寒,有陽虛腠理疏泄,不任風寒,必自汗多也。有火盛甚,反兼水化制之,故振栗惡寒也。有外感風寒之邪,則有表證,脈浮,頭痛,發熱。有肺受火克,虛而失所司,則灑淅惡寒也。有表氣虛不能固腠理,或汗多故也。仲景雲︰發熱惡寒,發于陽也;無熱惡寒,發于陰也。此陰陽虛實之理,判然明矣。
表虛
表虛必自汗多,惡寒者,桂枝湯。汗多,表虛不能護衛,脈弱惡風寒,黃 建中湯。
桂枝湯
桂枝(上) 芍藥(中) 甘草(下)
上,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二盞,煎至一盞,稍溫服。
小建中湯
即桂枝湯加飴糖一合。
黃 建中湯
即小建中湯加黃 等分。
陽虛
陽虛不任風寒,體弱脈虛而惡寒者,四君子湯倍加黃 、桂枝。虛甚者,再加熟附子二、三片,或黃建中湯加附子。
四君子湯(方見脾胃條。)
火盛
火盛甚者,反惡寒,非寒也,乃亢極反兼水化。制之,四物湯加黃 、黃柏、黃連,火降寒自已。
四物湯(方見血證條。)
衛不和
氣為衛,主衛護皮毛,溫分肉,實腠理。衛不和,則腠理不固而惡寒者,調中益氣湯倍加黃 、桂枝。
調中益氣湯(方見氣證條。)
外感
外感風寒,無汗,發熱惡寒,麻黃湯。有汗,惡風,桂枝湯。平時感寒邪,惡寒發熱者,香甦散。
麻黃湯(方見發熱條。)
香甦散
香附(上) 甦葉(上) 陳皮(中) 甘草(下)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棗二枚,水二盞,煎八分,熱服。
加川芎、白芷,名芎芷香甦散。
肺病
肺受火邪而失所司,不能固腠理,灑淅惡寒者,甘桔湯加酒黃芩、山梔、麥門冬、五味子、酸棗仁。
甘桔湯
甘草 桔梗(等分)
上,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