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壞病入太陰去路柴胡桂枝干姜證一 少陽三十二
【147】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傷其中氣,膽胃俱逆,胸脅滿結。脾濕肝遏,小便不利。膽火刑肺,是以渴生。胃逆未甚,不至作嘔。相火逆升,故頭上汗出。營衛交爭,故往來寒熱。君相升泄,是以心煩。此為少陽之經而傳太陰之髒,表里俱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黃芩,疏甲木而清相火,桂枝、栝蔞,達乙木而清燥金,姜、甘,溫中而培土,牡蠣除滿而消結也。
【柴胡桂枝干姜湯】七十四 (方【57】)
【57】柴胡桂枝干姜湯
柴胡半斤 桂枝去皮,三兩 干姜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牡蠣熬,二兩 甘草炙,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誤下身黃證二 少陽三十三
【98】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頭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而惡風寒,是太陽中風脈證。手足溫,是少陽證,而亦陽明、太陰中氣之未敗也。醫乃二三下之,傷其中氣,膽胃俱逆,故不能食而脅下滿痛。濁氣沖塞,頸項亦強。脾濕肝遏,遍身發黃而小便難者,與柴胡湯,黃芩寒中,肝脾郁陷,後必下重。本來作渴,而飲水則嘔者,此土濕中寒,柴胡不中與也。不能容水,亦當不能納食,飲水既嘔,食谷亦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