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病愈後。或有目復大病者。以其清陽之氣不升。而余邪上走空竅也。其病癮澀赤脹。生翳羞明。頭腦骨痛。宜作群隊升發之劑餌之。數服斯愈。傷寒論曰。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其傷于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又生氣通天論曰。四時之氣。更傷五髒。五髒六腑一病。則濁陰之氣不得下。清陽之氣不得上。今傷寒時病雖愈。濁陰清陽之氣。猶未來復。濁陰清陽之氣未復。故余邪尚熾不休。故其走上而為目之害也。是以一日而愈者。余邪在太陽。二日而愈者。余邪在陽明。三日而愈者。余邪在少陽。四日而愈者。余邪在太陰。五日而愈者。余邪在少陰。六日而愈者。余邪在厥陰。七日而復。是皆清陽不能出上竅。而復受其所害也。當為助清陽上出則治。人參補胃湯主之。羌活勝風湯主之。加減地黃丸主之。 鼻碧雲散亦宜用也。忌大黃芒硝苦寒通利之劑。用之必不治。
人參補胃湯(治傷寒愈後。余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病癮澀赤脹。生翳障。羞明。頭腦骨皆痛。)
羌活 獨活(各六分) 白芍藥 生地黃 澤瀉(各三分) 人參 白茯苓 炙甘草 白術 黃 熟地黃(酒洗) 當歸身(各四分) 柴胡 防風(各五分)
上銼劑。白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滓熱服。
上方分利陰陽。升降上下之藥也。羌活、獨活為君者。導陽之升也。茯苓、澤瀉為臣者。導陰之降也。人參、白術大補脾胃。內盛則邪自不容。黃 、防風大實皮毛。外密則邪自不入。為之佐也。當歸、熟地黃俱生血。謂目得血而能視。生地黃補腎水。謂神水屬腎。白芍藥理氣。柴胡行經。甘草和百藥。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