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禹載曰。冬傷于寒。夏必病熱。則是熱病與春溫對峙。而非夏時所感之熱也。乃嘉言尚論天之六氣。春秋冬各主一氣。獨夏月兼主三氣。謂為痙濕 者。此仍是氣感之證。而非伏藏之寒。至夏始發之熱也。故人素有伏氣將發。復感濕 者言之。若但病痙濕 。不得即謂之熱病也。故熱病自內發出。不論兼見何經。必由陽明。並無表證。其有表者。必外受風邪。不得遽投白虎。亦必先撤外邪。而後本湯可用。此亦先表後里之法也。
又曰。熱病即伏寒也。彼冬傷于寒。發于春為溫病。發于夏為熱病。何彼發于春。此發于夏耶。蓋感之輕重不同。人之強弱亦異。而觸發亦異。有因饑飽力役者。有因房室勞傷者。故春時雖行風木之令。使氣血不致大虧。感觸亦有先後。不即發也。至夏則陽氣盡泄。火令大行。正屬濕土寄旺。爾時邪烏肯伏。故其發源。皆自少陰。熱病由出之途自陽明。溫病由出之途自少陽。雖所合之經不一。要不離乎陽明少陽者。各因時令之氣也。但為日既遲。為熱愈熾。此仲景所以用石膏升涼胃熱。以知母蕩滌腎伏。用甘草、粳米維持中氣也。名湯曰白虎者。白屬金屬涼。風從虎且猛。人逢悶熱煩躁。無可奈何之際。忽然狂風薦至。偃草揚波。火輪火樹。不頓成清涼世界而稱快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