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雲盜汗屬陰虛,自汗陽羸衛外疏(陽氣衛外而為固。陰(虛)則六黃湯陽(虛)參附(等湯),互根(陰陽互根,其旨甚妙)當究五車書。
中風證,余于《金匱淺注》論之甚詳,然難為初學道也。尤在涇著有《金匱心典》,卓然大家,續出《金匱翼》,全失本來面目。但中風總論雖于《金匱》有出入處,而采集時說,堪為行道者開一覓食之路。今就原論而韻之,以便初學之記誦。
《金匱真言論》曰︰天有八風(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方之風也,經有五風(經,經脈也,五風,五髒之風也,)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髒邪氣發病。仲景《金匱》專宗此說,皆指外邪而言。尤氏《金匱翼》則合內外虛實以統論之,恐《金匱翼》為後人之托名而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