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嘔吐噦、呃逆

類別︰子部 作者︰清•程國彭 書名︰醫學心悟

    嘔者,聲與物俱出。吐者,有物無聲。噦者,有聲無物,世俗謂之干嘔。東垣以此三者皆因脾胃虛弱,或寒氣所客,或飲食所傷,以致氣逆而食不得下也。香砂二陳湯主之。然嘔吐多有屬火者,經雲︰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有寒也。若拒格飲食,點滴不入者,必用姜水炒黃連以開之,累用累效。至于食入反出,固為有寒,若大便閉結。須加血藥以潤之。潤之不去,宜蜜煎導而通之。蓋下竅開,上竅即入也。其有因脾胃虛弱而吐者補中為主,理中湯。其有因痞積滯礙而吐者,消積為主,和中丸。若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補火為主,八味丸。復有呃逆之癥,氣自臍下直沖上,多因痰飲所致,或氣郁所發,扁鵲丁香散主之。若火氣上沖,橘皮竹茹湯主之。至于大病中見呃逆者,是謂土敗木賊,為胃絕,多難治也。

    二陳湯 (見痰飲)

    通治嘔吐噦,隨癥加減。

    前癥若脾胃虛弱,加人參、白術。若寒氣所侵,加姜、桂,甚加附子。若飲食所傷,加山楂、麥芽、神曲、香附、砂仁、藿香。若飲食沖口而出,不得入者,是為有火,加黃連、山梔。若大便結燥,加當歸、黃芩、知母。若有積滯,且兼服和中丸。

    理中湯 (見中寒。

    和中丸 (見蠱脹。

    八味丸 (見類中。

    扁鵲丁香散 (見傷寒呃逆。

    橘皮竹茹湯

    陳皮(去白,二錢) 竹茹(一團) 半夏 人參 甘草(各一錢

    水煎服。


如果你對醫學心悟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心悟》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