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論 《脈經》論

類別︰子部 作者︰清•徐靈胎 書名︰醫學源流論

    王叔和著《脈經》,分門別類,條分縷晰。其原亦本《內經》,而漢以後之說,一無所遺,其中旨趣,亦不能畫一,使人有所執持。然其匯集群言,使後世有所考見,亦不可少之作也。愚按脈之為道,不過驗其血氣之盛衰寒熱,及邪氣之流在何經何藏,與所現之癥參觀互考,以究其生克順逆之理,而後吉凶可憑。所以《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論脈,其立論反若甚疏,而應驗如神。若執《脈經》之說以為某病當見某脈,某脈當得某病,雖《內經》亦間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瑣也。試而不驗,于是或咎脈之不準,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藥之不對癥,而不知皆非也。蓋病有與脈相合者,有與脈不相合者,兼有與脈相反者。同一脈也,見于此癥為宜,見于彼癥為不宜;同一癥也,見某脈為宜,見某脈為不宜。一病可見數十脈,一脈可現數百癥,變動不拘。若泥定一說,則從脈而癥不合,從癥而脈又不合,反令人彷徨無所適從。所以古今論脈之家,彼此互異,是非各別,人持一論,得失相半,總由不知變通之精義,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讀《脈經》者,知古來談脈之詳密如此,因以考其異同,辨其得失,審其真偽,窮其變通,則自有心得。若欲泥脈以治病,必至全無把握。學者必當先參于《內經》、《難經》及仲景之說而貫通之,則胸中先有定見。後人之論,皆足以廣我之見聞,而識力愈真,此讀《脈經》之法也。


如果你對醫學源流論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學源流論》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