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謂造化主。惠育群黎。所謂造化主。即天地之神也。與中國人本天地之中以生之義。不謀而合。但語言文本。略不同耳。茲且舉天地生人之理。先注明之。天地只此陰陽。化生五運六氣。人身秉此陰陽。乃生五髒六腑。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陰陽。
凡人未生之前。男女媾精。而成此胎孕。即本天地水火之氣而交媾也。既生之後。鼻息呼吸。得天之陽以養氣飲食五味。得天之陰以養血是未生之前。既生之後皆無不與天相通。而所以相通之故。則以人身之陰陽實本于天地之陰陽而已。西洋化學。言人吸空中養氣而活。所謂養氣。即天陽也。至于飲食五味。不知是地之陰質。雖西醫書先有博物一篇。而未將陰陽兩字分晰。究不得其主宰。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陽者衛外而為固也。
人身之陰陽互為功用。陽無陰則亡。陰無陽則脫。陰主藏精于內。而陰中之氣。乃常亟起。以應乎外。有如皮膚在外屬陽。而在內之血液。必達于皮膚。以為毛為汗。氣退場門鼻為陽。而在下之水津。必出于孔竅以為津為液。此即亟起應陽之一端也。又亟與極通。陰精生陽氣如太極之動而生陽也。故曰起亟。陽者陰之衛也。有陽衛于外。而陰乃固于中。譬之女子之胎。內有血衣是陰也。其外先有水衣包之。水衣包血衣。此即陽衛于外。陰乃得固之義。又如傷寒。邪入皮毛。繼乃傳經入里。蓋因陽不衛外。是以陰不能固于其內。此可見陰陽交互之理。
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腑者為陽。
就人渾而論之。則在外者。皮肉筋骨皆屬陽。在內者。五髒六腑皆屬陰。若就人身分而論之。則背象天覆為陽。督脈統之而太陽經全司之腹象地載為陰任脈統之而太陰經全司之再以髒腑分論之。則五髒主藏為陰。六腑主瀉為陽。夫外為陽。而有腹背之陰陽者。陽中有陰陽也。內為陰。而有髒腑之陰陽者。陰中有陰陽也。人必先明天地陰陽之理。而後知人身之氣化。西醫剖割視驗。人之背面前面左右內外。層折詳矣。而不能將各層分出陰陽。則上知其形。不知其氣。以所剖割只能驗死尸之形。安能見生人之氣化哉。
此節生氣通天論。金匱真言論文合為一章。以為醫理之大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