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五氣。地有五行。人本天地之中以生。而有五髒。髒者藏也。藏天地之精氣。所以成其形而為人也。故欲知人身之陰陽。須先知五髒之氣化。
【東方生風。】
東方于卦為震。于時為春。陽氣發動。而陰應之。遂生風氣。風氣者。乃天春生無形之氣也。西洋天學。言空氣有冷熱相吸而成風。夏月熱帶在北。則風從南至。冬月熱帶在南。則風自北來。內經所謂東方當南北之間。是西洋言風之往來。內經則風所從生。南北是陰陽兩殊。故風從此異。東方是陰陽交應。故風從此生。內經探生風之源。比西洋更精。
風生木。
由無形之五氣。生有形之五行。春氣所生為甲乙木。西洋格致。皆以草木有根芽子核而生。然當天地開闢。實有風氣。而後化生草木即以芽核論之。仍是秉風氣所生。蓋地土陰質。得發動之陽氣。即風氣也。邵康節所謂地下。有雷聲春光彌宇宙是矣。既萌芽後。則感受空中之風。而天又有風星。以司其氣化。雖西洋有引土膏吸炭氣之說。亦只是火來就木水來生木。而究木之體。則總屬風氣。蓋在天則木本風化而在人則肝為風髒。
木生酸。
有木之形。即有性味。木之味酸。故凡果實。味皆帶酸。變酒為醋。亦只是風氣釀成。
酸生肝。
五氣五行。亦既朕兆而成性味矣。然後人得秉之而生五髒。秉風木之氣所生。則為肝髒焉。蓋人所以日食五味者。借以生養五髒也。酸味入腹。則生養肝髒焉。子孕母腹中。亦賴母所食五味合之氣血以生五髒。
【南方生熱。】
南方正當赤道。于卦為離。陽氣外發。是生熱氣。即西洋所謂熱帶。日行赤道生熱也。故日為眾陽之精。
熱生火。
熱者夏之令也。夏氣所生。于地之五行。為丙丁火。熱是無形之天氣。火是有形之地氣。故河圖之數。地二生火西洋化學。言以鋼擊石。所生之熱。與鋼鐮磨下石屑。與空中養氣化合而燃。鑽木相磨。亦與空中養氣化合而燃。即內經熱生火之證。
火生苦。
凡物經火。味無不苦。蓋火之性使然也。草木秉火之性者。其味皆苦。另詳性味篇。
苦生心。
生人秉火之性味。于是而生心髒。與酸生肝義同。
【中央生濕。】
中央。陰陽交會之所。陰屬水。陽屬火。水火交會。而生濕氣。為長夏之令。以化生萬物。央者。陰陽二字。雙聲合為一音也。蓋天陽地陰。下下相交。南熱北寒。水火相交。遂蒸為濕。西洋言談養炭輕四氣。彌漫地球。而古聖。只以中央二字。已賅其義。
濕生土。
濕氣無形。化生有形。為戊己土。土之生物。全在于中含濕氣也。西洋言土即是地。不知古聖。卻有分別。天是陽在上。地是陰在下。而土在陰陽相交之中央也。西洋言土。是物質腐爛而成。而不知所以腐爛。皆借濕氣。
土生甘。
土之味本淡。而所生五谷則味甘。故甘者。土之性味也。西洋但知現成之五味。而不知五味所自生。故其論藥多誤。
甘生脾。
人秉土之性味。于是而生脾髒。
【西方生燥。】
西方主秋金之氣。收斂肅殺。其氣為燥。在一日為申酉日入之時。陰收陽斂。氣澤消滅。致成燥氣。在一刻為秋令。收斂肅殺。所以成物。賴此燥氣也。西洋化學。不知燥氣。因此為水火消耗之氣。不能以器取得故不知也。
燥生金。
有此無形之燥氣。乃生有形之金。于地之五行為庚辛金。秋日燥氣用事。則草木黃落。即是生金之驗。土之所以生金者。亦以其由濕返。燥凝而成質也。
金生辛。
有燥金之氣性。然後生此辛味。
辛生肺。
人秉金之性味。于是而生肺髒。所以藏天地之金氣也。
【北方生寒。】
北方主冬令。生寒氣。熱帶在南。冷帶在北 。故西洋有北冰海之說。
寒生水。
氣以生形。寒氣所生。為壬癸水。西洋謂水。是輕養氣所化。獨內含輕氣。以冷玻璃罩之。則與空中養氣。化為水珠。然必罩以冷玻璃。仍從冷而化也。又雲將二氣放水銀盆內燒之。復化為水。水銀極寒。是與內經寒生水之義亦合。
水生咸。
寒水之性。其味為咸。
咸生腎。
人生秉寒水之性味。而生腎髒。以司人周身之水。
人生本天親地。故生此五髒。以應天地之陰陽。必先知人之五髒。本于五行。然後發之為百骸。推之為萬物。莫不本于五行焉。五行之氣偏則為病。草木各得五行之氣。借以調五髒之偏。藥之功用以著設非先明五行之理。不可以言醫也。故引素問陰陽應象論文以明之。西洋天學化學。雖與中國五行之說不同。而義實相通。惟西洋醫學。則止就人身形質立論。不知人之氣化。實與天地同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