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五髒所惡

類別︰子部 作者︰清•唐宗海 書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

    五髒各有氣化。即各有性情。有性情即有好惡。知其所惡即知治之之法。

    心惡熱。

    世傳五髒辨法。謂肝熱筋灼。驚癇 。肺熱咳嗽。氣上口渴。脾熱肉消。便秘潮熱。腎熱骨蒸。精枯髓竭。又上焦熱。則心煩口渴頭咽目痛。中焦熱則飲食減少。腫脹痢瘧。下焦熱則小便不利。大便失調。熱之見證雖不一。而總之歸于心經。蓋心為火髒。凡是火熱。皆心所司。心化血以養火則火不亢而熱除。若火太亢。則心血受傷。故心惡熱。凡治熱證。無不用苦藥。所以治心之火也。西醫見熱病即。以水置胸前。此熱輕者可以立刻徹去若熱重者。外被冰阻。則熱反內攻。為熱毒伏心而死。現下香港疫證。為西醫十治十死。皆此之故也。所以港人逃避。然則西醫。亦當知變計矣。

    肺惡寒。

    肺氣如天居至高布陽氣。故在外則皮毛畏寒。恐傷其衛外之陽。在內則胸膈惡寒。恐傷其布護之氣。寒傷皮毛。發熱咳嗽寒傷胸膈。停飲痹痛。

    肝惡風。

    肝木主風。而即惡風。蓋血得和。氣則流暢血得邪氣則消。灼凝結老人中風小兒驚風一切風濕麻木瘙癢痙癇。蓋無

    一不當治肝。即無一不當養血。誠以風乃陰中之陽。血中之氣。故惟風能鼓蕩其血。亦惟血能調養其風。

    脾惡濕。

    飧泄洞泄痞滿腫脹水飲等。證皆是濕氣有余。脾土不能克化。五行惟土能制水。土勝則水受制。水勝則土無權。故脾能治濕而反惡濕。脾居油膜之上。膜屬三焦行水之道。油屬脾。水遇油。則滑利不留。此即脾所以制水也。若水太多。則油反受其浸漬。當分寒濕熱濕以燥利之。

    腎惡燥。

    腎主藏精下通水道。上發津液。總系陰精之所運化者也。燥則傷其陰精。骨髓枯津液少。水道干澀。必用滋潤之品庶。幾腎水得養。

    以上二條。經文最簡略。然包括之病甚多。但能觸類引伸。便可通一畢萬。


如果你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中西匯通醫經精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