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涂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其生也請名,其長也請婚,祿之終身,喪葬予費,親親之誼篤矣。考二百余年之間,宗姓實繁,賢愚雜出。今據所紀載,自太祖時追封 廟十五王以及列朝所封者,著于篇。而郡王以下有行義事實可采者,世系亦得附見焉。
◎諸王一
宗室十五王太祖諸子一秦王 F陽王誠洌晉王 慶成王濟炫西河王奇溯新堞周王 蚱酵跤 p博平王安擐妨n陵王睦 英鎮國中尉睦 挈鎮國將軍安擉堎禨磥仃L勤熨楚王楨武岡王顯槐齊王_潭王梓趙王 巳魯王檀歸善王當Z輔國將軍當 罟 「 睬鶩醯 蓯兕牧 br />
熙祖,二子。長仁祖,次壽春王,俱王太後生。壽春王四子,長霍丘王,次下蔡王,次安豐王,次蒙城王。霍丘王一子,寶應王。安豐王四子,六安王、來安王、都梁王、英山王。下蔡、蒙城及寶應、六安諸王先卒,皆無後。洪武元年追封,二年定從祀禮, 享祖廟東西廡。壽春、霍丘、安豐、蒙城四王,皆以王妃配食。蒙城王妃田氏早寡,有節行,太祖甚重之。十王、四妃墓在鳳陽白塔祠,官歲祀焉。仁祖,四子。長南昌王,次盱眙王,次臨淮王,次太祖,俱陳太後生。南昌王二子,長山陽王,無後,次文正。盱眙王一子,昭信王,無後。臨淮王無子。太祖起兵時,諸王皆前卒,獨文正在。洪武初,諸王皆追封從祀。文正以罪謫死。子守謙,封靖江王,自有傳。正德十一年,御史徐文華言︰“宋儒程頤曰︰‘成人而無後者,祭終兄弟之孫之身。’蓋從祖而 ,亦從祖而毀,未有祖祧而 食之孫獨存者。今懿、僖二祖既祧,太廟 享諸王亦宜罷祀。”廷議不可,文華竟以妄言下獄。嘉靖中建九廟,東西廡如故。九廟災,復同堂異室之制, 十五王于兩序。盱眙、臨淮王二妃配食。南昌王妃王氏,後薨, 葬皇陵,不配食。
太祖,二十六子。高皇後生太子標、秦王盡 觜h、成祖、周王 ︰ 溴 蹊濉4鋃ㄥ 臚 _、潭王梓。郭寧妃生魯王檀。郭惠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B。胡順妃生湘王柏。韓妃生遼王植。余妃生慶王 旃。楊妃生寧王權。周妃生岷王F、韓王松。趙貴妃生沈王模。李賢妃生唐王檉。劉惠妃生郢王楝。葛麗妃生伊王 彝。而肅王D母郜無名號。趙王 巳、安王楹、皇子楠皆未詳所生母。
秦愍王荊 嫻詼 印︰槲淙 遻岷堙@荒昃突O西安。其年五月賜璽書曰︰“關內之民,自元氏失政,不勝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轉輸之勞,民未休息。爾之國,若宮室已完,其不急之務悉已之。”十五年八月,高皇後崩,與晉、燕諸王奔喪京師,十月還國。十七年,皇後大祥,復來朝,尋遣還。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以疚 諶肆睢6 哪輳 徑喙 ⑶ 倩咕┤Γ 罨侍 友彩庸厴隆L 踴梗 狻C髂昝 榛O。
二十八年正月,命帥平羌將軍甯正征叛番于洮州,番懼而降。帝悅,賚予甚厚。其年三月薨,賜謚冊曰︰“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謚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諸子,以爾年長,首封于秦,期永綏祿位,以 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殞厥身,其謚曰愍。”懼 幽賢跬醣1E 塴4五 油醯擻 巨埃 蹂 場 br />
子隱王尚炳嗣。沔人高福興等為亂,尚炳巡邊境上捕盜。永樂九年,使者至西安,尚炳稱疾不出迎,見使者又傲慢。帝逮治王府官吏,賜尚炳書曰︰“齊王拜胙,遂以國霸;晉候惰玉,見譏無後。王勉之。”尚炳懼,來朝謝罪。明年三月薨。子僖王志硭茫 贄啊N拮櫻 只懲踔揪 晌寄賢跛茫 略 贄啊e 攀希 椿椋 牘 胤 br />
弟康王志 嗣。好古嗜學。四年,護衛軍張嵩等訐其府中事。志 不安,辭三護衛。宣宗答書獎諭,予一護衛。志 顧數听細人,正統十年誣奏鎮守都御史陳鎰,按問皆虛,而審理正秦弘等又交章奏王凌辱府僚,棰死軍役。帝再以書戒飭之。景泰六年薨。子惠王公錫嗣,以賢聞。成化二十二年薨。
子簡王誠泳嗣。性孝友恭謹,晉銘冠服以自警。秦川多賜地,軍民佃以為業,供租稅,歲歉輒蠲之。長安有魯齋書院,久廢,故址半為民居,誠泳別易地建正學書院。又旁建小學,擇軍校子弟秀慧者,延儒生教之,親臨課試。王府護衛得入學,自誠泳始。所著有《經進小鳴集》。弘治十一年薨,無子。
從弟臨潼王誠幼誘淹醣 芩謾J 哪贄啊W佣ㄍ蹺┼趟茫 邢托校 興疽暈擰<尉甘 拍輳 繁硪源灤 O捉鷸 砉ゅ 嫠曷歡 偈 陀翊 隆N┼壇 嗲脕 匾暈鰲 鏘枰遠 氳兀 唬骸盎首嫠 拖瘸 疽病!被E可惺榱翰鬧醋啵骸吧攣魍夤┤ 潁 詬 耐 窶V鴨 F竦黴炊 氳兀 母 諢O。”詔如材言。二十三年薨,無子。
再從子宣王懷揮芍形舅謾W嘁員韭磺 鬧鈄冢 碗方壁汀K氖 迥贄啊W泳竿蹙撮F嗣,萬歷四年薨。子敬王誼硭茫 哪贄啊N拮櫻 芤賕裼勺涎敉跛謾 埃 喲媸嗨謾@鈄猿善莆靼玻 媸嘟滌讜簦 筆諶 跏縴樂 br />
F陽王誠洌,康王諸孫也,事父及繼母以孝聞。父疾,經月不解帶。及薨,醯醬鹽酪不入口。明年,墓生嘉禾,一本雙穗,嘉瓜二實並蒂,慈烏異鳥環集。以母馬妃早卒,不逮養,追服衰食蔬者三年。雪中萱草生華,咸謂孝感所致。弘治十五年賜敕嘉獎。
時有輔國將軍秉樺,亦好學篤行。父病,禱于神,乞以身代,疾竟愈。母喪廬墓,有雙鶴集庭中。定王以聞。世宗表其門。晉恭王 ,太祖第三子也。學文于宋濂,學書于杜環,洪武三年封。十一年就 太原,中道笞膳夫。帝馳諭曰︰“吾帥群英平禍亂,不為姑息。獨膳夫徐興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嘗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識之。” 修目美髯,顧盼有威,多智數。然性驕,在國多不法。或告 有異謀。帝大怒,欲罪之,太子力救得免。二十四年,太子巡陝西歸, 岡隨來朝,敕歸 。自是折節,待官屬皆有禮,更以恭慎聞。是時,帝念邊防甚,且欲諸子習兵事,諸王封並塞居者皆預軍務。而晉、燕二王,尤被重寄,數命將兵出塞及築城屯田。大將如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皆受節制。又詔二王,軍中事大者方以聞。三十一年三月薨,子定王濟縊謾 br />
永樂初,帝以濟繾菹攏 砥涑ス妨 丁< 緹澹 匣ソ饋2恍懟5芷窖敉跫 歟 綴 澹 C 詬浮<俺ゅ 嬲僨亍 唷 芩氖雷蛹笆 又 ツ擼 逃誥┤Α< 胙嗤踝癰哽恪 芡踝佑懸 骯釹啾齲 晃 嫠 < 緙人猛 勺娣餳 炱窖敉酢< 熳泛陡福 都 綺晃﹦猓 掌淶芮斐賞跫渺諾熱賬嘸 綣 誄 鐘嶄 泄儺# 鬧縷渥錚 瓴灰選J 輳 鄱峒 緹簦 笆雷用攔緗暈 耍 率毓 踉埃 ﹦ 酢 br />
濟旒攘 婧岊 兩 具鋇漳感皇希 A恭王侍兒吉祥,幽濟綹缸櫻 呤巢桓 8感止適檀庸 碩轡 Γ 已浴9 豕 欣湘磷咚叱勺媯 思從 姓俳 食蟹鈄笪ぐ手 〉眉 旃辜 繾礎A 壅偌 綹缸櫻 纈目帳乙咽 暌印W笪 擼 室蚣 縝A 滌 虼 き酪丫謾<爸粒 桓 缶 Nお 帳遙 圖 綹缸櫻 啾F執筲 J鋇郾閉鰨 フ瀋吵牽 命 哺缸于誦性謁 5奐 綺。 唬 餉攔縉窖敉 狗罡婦悠窖簦 枰怨 豕柿 蔡鎩;岬郾潰 燜觳揮朊攔縑鎩H首諏 允櫞停 洳惶 S治懦 圖 繽跽 詵 八 閿瑁 嬖雇 3勺妗お首謚 潰 晃 顧氯舜 恢泄闃卵 孜 韁洳魂 br />
宣宗即位,濟 芮踩私岣哽隳輩還歟 跫沒欄奼洹1惹芨哽悖 值眉 旖煌ㄊ椋 畚粗 室玻 燜 彩垢哽閎司遄錛埃 呔┤κ資怠D謔沽跣諾仁 爍婕 焐萌⊥土甘 蠐嗍 Ω哽悖 え涔 凶韁涫隆<沒酪嘀潦鞘賈 漳副賄保 圩唷G踩瞬焓擔 僦輛 疽災釧 檳孀矗 餃 耍 姆鋂簟M 憊偈艏爸釵紫ケ鬯饋J斃 露 晁腦亂病 br />
晉國絕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進封美圭為晉王,還居太原。正統六年薨。子莊王鐘鉉嗣,弘治十五年薨。世子奇源及其子表榮皆前卒,表榮子端王知烊嗣。知烊七歲而孤,能盡哀,居母喪嘔血,芝生寢宮。嘉靖十二年薨。無子,再從子簡王新 典嗣。新化王表、滎澤王表e者,端王諸父也。表先卒,子知 節嗣為新化王,亦前卒,二子新 典、新。端王請新 典嗣新化王,未封而端王薨,表e謀攝府事。端王妃王氏曰︰“王無後,次及新化王,新化父子卒,有孫新 典在。”即召入府,拜幾筵為喪主。表e忿曰︰“我尊行,顧不得王。”上疏言︰“新 典故新化王長子,不得為人後,新 典宜嗣新化王,新宜嗣晉王。”禮部議新 典宜嗣,是為簡王。新 典母太妃尚氏嚴,教子以禮。太妃疾,新 典叩頭露禱。長史有敷陳,輒拜受教。其老也,以弟鎮國將軍新子慎鏡攝 事。萬歷三年薨,慎鏡亦卒。弟惠王慎 嗣,七年薨。子穆王敏淳嗣,三十八年薨,子求桂嗣。李自成陷山西,求桂與秦王存樞並為賊所執,入北京,不知所終。
慶成王濟炫,晉恭王子。其生也,太祖方御慶成宴,因以為封。永樂元年徙居潞州,坐擅發驛馬,縱軍人為盜,被責,召還太原。十年徙汾州,薨,謚莊惠。曾孫端順王奇湞,正德中,以賢孝聞,賜敕褒獎。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書王瓊聞于朝。嗣王表欒樸茂寡言,孝友好文學。嘉靖三十年壽八十,詔書嘉獎,賚以金幣。輔國將軍奇添,端順王弟也,早卒。夫人王氏守節奉姑六十余年,世宗時以節孝旌。又溫穆王曾孫中尉知 恚病篤,淑人賀氏欲先死以殉,取掛簧籽手 笥揖榷幔 煬 常 脛 M 弊洹1龕鏌暈擰@窆傺浴痘岬洹肺撳好 糾 雷諤孛 褐 衷徽炅搖 br />
西河王奇溯,定王曾孫。三歲而孤。問父所在,即慟哭。長,刻釤次 桿臣蟯蹕瘢 脛 D覆】剩 幸夠 惶歟 磧懈嗜 緣賾砍觥D敢 ×家選<白洌 N俟橇 W穎硐嗨茫 嘁勻市ぐ牛 油醣黹 佣 猛跗婊床ぐ 慫 啤 br />
新堞,恭王七世孫,家汾州。崇禎十四年由宗貢生為中部知縣。有事他邑,土寇乘間陷其城,坐免官。已而復任。署事者聞賊且至,亟欲解印去,新堞毅然曰︰“此我致命之秋也。”即受之。得賊所傳偽檄,怒而碎之,議拒守。邑新遭寇,無應者,乃屬父老速去,而己誓必死。妻盧氏,妾薛氏、馮氏,請先死。許之。有女數歲,拊其背而勉之縊。左右皆泣下。乃書表封印,使人馳送京師,冠帶望闕拜,又望拜其母,遂自經。士民葬之社壇側,以妻女 。先是,土寇薄城,縣丞光先與戰不勝,自焚死。新堞哭之慟,為之誄曰︰“殺身成仁,雖死猶生。”至是,新堞亦死難。
周定王 嫻諼遄印︰槲淙 諢@饌酢F唚輳 興廄脛沒ソ烙諍賈蕁5墼唬骸扒 斂聘車兀 豢傘!筆 荒旮姆庵芡 胙唷 え肴 踝ウ鋂簟J 哪昃突O開封,即宋故宮地為府。二十二年, 涔 捶鋂簟5叟 闃 頗希 爸梗 咕泳┤Γ 雷佑徐覽 O事。二十四年十二月敕歸 。建文初,以 嗤蹌傅埽 囊傻 嗍庇幸炷保 ス吠鹺彩 剎荒桑 鸝袢ャ{ 啻巫尤昴賢跤懸 奼洹5窞估罹奧”副擼 萊鰱輳 豕 苫 鈄硬 疳恪R眩 湊倩咕 樂 3勺嬡 暇 淳簦 勇晃邇 S覽衷 暾 綸 櫧渚煞猓 姿嘆耪錄百 琛C髂昀闖 祖閿蕁5墼茫 鞜蛻鹺瘛R糟炅河瀉踴跡 姆飴逖簟 糟甑坦蹋 拗乩兔窳ΑD酥埂J 哪曄璐撬 馱誄撬翱巍J 四曄 掠懈 湊摺5鄄 醒欏C髂甓 掄僦輛 疽運 媧省 偈仔凰雷鎩5哿 桓次省 楣 諄谷 ソ饋H首詡次唬 鈾曷恢煉 蚴 醚⑶ 艽矢常 鰲對 省釩僬隆R怨 烈目 蕢 校 己似淇勺艏う甦咚陌儆嘀鄭 嬙際柚 毒然謀靜蕁貳1俁 樘靡越淌雷櫻 ス妨醮疚 Α︰槲踉 贄啊 br />
子憲王有炖嗣,博學善書。弟有 動數訐有炖,宣宗書諭之。有 動與弟有繒┤ 櫸 跤徐哂胝醞跏椋 導 希 謎玫魯峭猓 噬蹉!6賈富油跤訓檬橐暈擰P 詿 眩 段藜!U儆徐咧粒 唬骸氨賾懸 !毖噸 叻 糜 緶郵成 爍文災畈環ㄊ攏 謔遣 恕S徐潰 乘哪贄埃 拮印5鄞褪橛徐 唬骸爸芡踉諶眨 嗌硨笪翊蛹笤跡 允:窳Αe 蛉艘韻虜槐卮鈾饋D晟儆懈改剛 補欏!奔榷 稀 蛉聳┤稀ぇ肥稀 率稀 攀稀 稀 釷轄匝乘潰 皺 炅遙 蛉甦晁場 br />
弟簡王有爝嗣,景泰三年薨。子靖王子嗣,七年薨。弟懿王子 嗣,成化二十一年薨。子惠王同鑣嗣,弘治十一年薨。世子安樴謋敷妨呇茖礡A孫恭王睦 審嗣,謚安樴豏奶。
初,安樴謈陞@子,與弟平樂王安泛、義寧王安擉o爭漁利,置囹圄刑具,集亡賴為私人。惠王戒安樴謘A不從,王怒。安泛因而傾之,安樴謋蝡蠾w泛不法事。惠王薨,群小交構,安樴謍策w泛私壞社稷壇,營私第,安泛亦誣奏安樴蹐捖惆ヾC下鎮、巡官按驗。頃之,安樴謢滿A其子睦 審立而幼。安泛侵陵世子妃,安逡嘹 霾徽 渥硬豢傷謾J 輳 勖 轡褐搖 灘渴湯珊渭 粗巍0卜壕澹 嫖蓯雷佣舊被萃醪が雷渝 遙 恕< 茸嗥渫 習卜何 耍 姆鋂簦 逡喔錁簟 br />
嘉靖十七年,睦 審薨。子勤熄先卒,孫莊王朝賬茫 贄啊W泳賜踉陬 茫 蚶 贄啊W佣送跛噤謁茫 啊W庸l賬謾3珈跏 哪甓 鈄猿曬У 猓 l粘隹飩鷂迨 潁 檬刳鷲擼 透瘢 煲輝粲櫛迨 稹T粞 牽 卣咄兌曰穡 舯 k死,不可勝計,乃解圍去。明年正月,帝下詔褒獎,且加勞曰︰“此高皇帝神靈憫宗室子孫維城莫固,啟王心而降之福也。”其年四月,自成再圍汴,築長圍,城中樵采路絕。九月,賊決河灌城,城圮,恭枵從後山登城樓,率宮妃及寧鄉、安鄉、永壽、仁和諸王露棲雨中數日。援軍駐河北,以舟來迎,始獲免。事聞,賜書慰勞,並賜帑金文綺,命寄居彰德。汴城之陷也,死者數十萬,諸宗皆沒,府中分器寶藏書盡淪于巨浸。逾年,乃從水中得所奉高帝、高後金容,迎至彰德奉焉。久之,王薨,贈謚未行,國亡。其孫南走,死于廣州。
鎮平王有 ,定王第八子。嗜學,工詩,作《道統論》數萬言。又采歷代公族賢者,自夏五子迄元太子真金百余人,作《賢王傳》若干卷。
博平王安擐均A惠王第十三子。惠王有子二十五人,而安擐尿W賢,嘗輯《貽後錄》、《養正錄》諸書。勤于治生,田園僮奴車馬甚具。賓客造門,傾己納之。其時稱名德者,必曰博平。
南陵王睦D,悼王第九子,敏達有識。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潤言︰“天下財賦,歲供京師米四百萬石,而各 祿歲至八百五十三萬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萬三千石,而宗室祿米五百四萬石。即無災傷蠲免,歲輸亦不足供祿米之半。年復一年,愈加蕃衍,勢窮弊極,將何以支!”事下諸王議。明年,睦D條上七議︰請立宗學以崇德教,設科選以勵人才,嚴保勘以杜冒濫,革冗職以除素餐,戒奔競以息饕貪,制拜掃以廣孝思,立憂制以省祿費。詔下廷臣參酌之。其後諸 遂稍稍陳說利弊,尚書李春芳集而上焉。及頒《宗 條例》,多采睦D議雲。
鎮國中尉睦 挈,字灌甫,鎮平王諸孫。父奉國將軍安河以孝行聞于朝,璽書旌賚。既沒,周王及宗室數百人請建祠。詔賜祠額曰“崇孝”。睦 挈幼端穎,郡人李夢陽奇之。及長,被服儒素,覃精經學,從河、洛間宿儒游。年二十通《五經》,尤邃于《易》、《春秋》。謂本朝經學一稟宋儒,古人經解殘闕放失,乃訪求海內通儒,繕寫藏棄,若李鼎詐《易解》、張洽《春秋傳》,皆敘而傳之。呂鉤 邸兌住罰 痙 ャR娣霉汗攀櫫技 媒 幾鶚稀 慮鵠釷鮮櫫蚓恚 ザ 唬 壅咭苑膠褐 蹕頡V 葉 攏 誘醒Y擼 澈檬浚 諦行藿唷J慮壯炕璨煥氬啵 Ь 昃油饃帷S械 迦耍 孜﹦潭劍 ⊥埔挪 脛 M蚶 迥昃儻男凶懇歟 芑O宗正,領宗學。約宗生以三、六、九日午前講《易》、《詩》、《書》,午後講《春秋》、《禮記》,雖盛寒暑不輟。所撰有《五經稽疑》六卷,《授經圖傳》四卷,《韻譜》五卷,又作《明帝世表》、《周國世系表》、《建文遜國褒忠錄》、《河南通志》、《開封郡志》諸書。巡撫御史褚 議稍減郡王以下歲祿,均給貧宗,帝遣給事中萬象春就周王議。新會王睦坪龐謚讜唬骸安寐恢 逼鷯諛利 !本圩謔儀W噯嘶髦 啞湟鹿冢 鮮榭冠 5叟 夏 莆 恕D利 攀枰 財蛐藎 閆鷸 S秩 曜洌 昶呤 W諶慫坦Φ掄呶灝偃耍 透 裨嶂 焓 病QY叱莆 魍ゾ壬 br />
時有將軍安擉啋怴A一歲喪母,事其父以孝聞。父病革,l臂為湯飲父,父良已。年七十,追念母不逮養,服衰廬墓三年,詔旌其門。素精名理,聲譽大著,人稱睦 挈為“大山”,安擉圇陛坐p山”雲。
又勤熨者,鎮國中尉也,嘉靖中,上書曰︰“陛下躬上聖之資,不法古帝王兢業萬歲,擇政任人,乃溺意長生,屢修齋醮,興作頻仍。數年來朝儀久曠,委任非人,遂至賄賂公行,刑罰倒置,奔競成風,公私殫竭,脫有意外變,臣不知所終。”帝覽疏怒,坐誹謗,降庶人,幽鳳陽。子朝已賜名,以罪人子無敢為請封者,上書請釋父罪,且陳中興四事,詔並禁錮。穆宗登極,釋歸,命有司存恤。楚昭王楨,太祖第六子。始生時,平武昌報適至,太祖喜曰︰“子長,以楚封之。”洪武三年封楚王。十四年就 武昌。嘗錄《御注洪範》及《大寶箴》置座右。十八年四月,銅鼓、思州諸蠻亂,命楨與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帥師往討。和等分屯諸洞,立柵與蠻人雜耕作。久之,擒其渠魁,余黨悉潰。三十年,古州蠻叛,帝命楨帥師,湘王柏為副,往征。楨請餉三十萬,又不親蒞軍。帝詰責之,命城銅鼓衛而還。是年,熒惑入太微,詔諭楨戒慎,楨書十事以自警。未幾,楨子巴陵王卒,帝復與敕曰︰“舊歲熒惑入太微,太微天庭,居翼軫,楚分也。五星無故入,災必甚焉。爾子疾逝,恐災不止此,尚省慎以回天意。”至冬,王妃薨。時初設宗人府,以楨為右宗人。永樂初,進宗正。二十二年薨。
子莊王孟烷嗣,敬慎好學。宣德中,平江伯陳 密奏︰“湖廣,東南大 ,襟帶湖、湘,控引蠻越,人民蕃庶,商賈輻聚。楚設三護衛,自始封至今,生齒日繁,兵強國富,小人行險,或生邪心。請選其精銳,以轉漕為名,俟至京師,因而留之,可無後患。”帝曰︰“楚無過,不可。”孟烷聞之懼。五年上書請納兩護衛,自留其一。帝勞而听之。正統四年薨。
子憲王季鈾謾J履傅隋 列 S 詿褪榻壁汀V 抖 膠蛹渫莢蕖罰 苛炙 小0四贄啊5芸低跫 撬謾L燜沉 贄啊T俅幼泳竿蹙 e嗣,正德五年薨。子端王榮擏棤遄A以仁孝著稱,武宗表曰“彰孝之坊”。嘉靖十三年薨。子愍王顯榕嗣,居喪哀痛,遇慶禮卻賀。端王婿儀賓沈寶與顯榕有隙,使人誣奏顯榕左右呼顯榕萬歲,且誘顯榕設水戲以習水軍。世宗下其章,撫臣具言顯榕居喪能守禮。寶坐誣,削為民。
顯榕妃吳氏,生世子英耀,性淫惡,嘗A顯榕宮人。顯榕知之,杖殺其所使陶元兒。英耀又使卒劉金納妓宋麼兒于別館。顯榕欲罪金,金遂誘英耀謀為逆。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日,張燈置酒饗顯榕,別宴顯榕弟武岡王顯槐于西室。酒半,金等從座後出,以銅瓜擊顯榕腦,立斃。顯槐驚救,被傷,奔免。英耀徙顯榕尸宮中,命長史孫立以中風報。王從者 貴抉門出告變,撫、按官以聞。英耀懼,具疏奏辨,且逼崇陽王顯休為保奏。通山王英炊不從,直奏英耀弒逆狀。詔遣中官及駙馬都尉鄔景和、侍郎喻茂堅往訊。英耀辭服。詔逮入京。是年九月,告太廟,伏誅,焚尸揚灰。悉誅其黨,革顯休祿十之三。顯槐、英炊皆賚金幣,而以顯榕次子恭王英 僉嗣。隆慶五年薨。
子華奎幼,萬歷八年,始嗣爵。衛官王守仁上告曰︰“遠祖定遠侯弼,楚王楨妃父也,遺瑰寶數十萬寄楚帑,為嗣王侵匿。”詔遣中官清核。華奎奏辨,且請避宮搜掘。皆不報。久之,系鞫王府承奉等,無所得。時諸 方以搜括希上意,不欲暴守仁罪。帝頗悟,罷其事。華奎乃奏上二萬金助三殿工。
三十一年,楚宗人華 等言︰“華奎與弟宣化王華壁皆非恭王子。華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抱養宮中。華壁則王如 家人王玉子也。華 妻,即如言女,知之悉。”禮部侍郎郭正域請行勘。大學士沈一貫右華奎,委撫按訊,皆言偽王事無左驗。而華 妻持其說甚堅,不能決,廷議令覆勘。中旨以楚王襲封已二十余年,宜治華 等誣罔。御史錢夢皋為一貫劾正域,正域發華奎行賄一貫事。華奎遂訟言正域主使,正域罷去。東安王英燧、武岡王華增、江夏王華H等皆言偽跡昭著,行賄有據。諸宗人赴都投揭。奉旨切責,罰祿、削爵有差。華 坐誣告,降庶人,錮鳳陽。未幾,華奎輸賄入都,宗人遮奪之。巡撫趙可懷屬有司捕治。宗人蘊 等方恨可懷治楚獄不平,遂大哄,毆可懷死。巡按吳楷以楚叛告。一貫擬發兵會剿。命未下,諸宗人悉就縛。于是斬二人,勒四人自盡,錮高牆及禁閑宅者復四十五人。三十三年四月也。自是無敢言楚事者。久之,禁錮諸人以恩詔得釋,而華奎之真偽竟不白。
其後,張獻忠掠湖廣,華奎募卒自衛,以張其在為帥。獻忠兵至武昌,其在為內應,執華奎沉之江,諸宗無得免者。
武岡王顯槐,端王第三子也。嘉靖四十三年上書條 政,請“設宗學,擇立宗正、宗表,督課親郡王以下子弟。十歲入學,月餼米一石,三載督學使者考績,陟其中程式者全祿之,五試不中課則黜之,給以本祿三之二。其庶人暨妻女,月餼六石,庶女勿加恩。”其後廷臣集議,多采其意。
齊王_,太祖第七子。洪武三年封。十五年就 青州。二十三年命王帥護衛及山東徐、邳諸軍從燕王北征。二十四年復帥護衛騎士出開平。時已令潁國公傅友德調發山東都司各衛軍出塞,諭王遇敵當自為隊,奏凱之時勿與諸將爭功。_數歷塞上,以武略自喜,然性凶暴,多行不法。建文初,有告變者。召至京,廢為庶人,與周王同禁錮。
燕兵入金川門,急遣兵護二王。二王卒不知所以,大怖,伏地哭。已知之,乃大喜。成祖令王齊如故,_益驕縱。帝與書召來朝,面諭王無忘患難時。 匯 跣蟠炭停 幸烊聳跏課 渥紓 沒ソ辣 厙嘀莩牽 侵 非蕉賢 矗 乩舨壞玫淺且寡病@罟啊 畹壬霞北洌 _拘匿以滅口。永樂三年詔索拱,諭_改過。是時,周王 嘀懈☉裕 鮮樾蛔錚 鄯餛涫槭 _。明年五月來朝,廷臣劾_罪。_厲聲曰︰“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時耶!會盡斬此輩。”帝聞之不懌,留之京邸。削官屬護衛,誅指揮柴直等,盡出_系囚及所造不法器械。群臣請罪教授葉垣等,帝曰︰“王性凶悖,朕溫詔開諭至六七,猶不悟,教授輩如王何!垣等先自歸發其事,可勿問。”_既被留,益有怨言。是年八月,召其子至京師,並廢為庶人。
宣德三年,福建妄男子樓濂詭稱七府小齊王,謀不軌。事覺,械至京,誅其黨數百人。_及三子皆暴卒,幼子賢 安置廬州。景泰五年徙齊庶人、谷庶人置南京,敕守臣慎防。後谷庶人絕,齊庶人請得谷庶人第。嘉靖十三年釋高牆庶人長矗 _曾孫也。萬歷中有承彩者,亦_裔。齊宗人多凶狡,獨承彩頗好學雲。
潭王梓,太祖第八子。洪武三年封。十八年就 長沙。梓英敏好學,善屬文。嘗召府中儒臣,設醴賦詩,親品其高下,賚以金幣。妃于氏,都督顯女也。顯子琥,初為寧夏指揮。二十三年坐胡惟庸黨,顯與琥俱坐誅。梓不自安。帝遣使慰諭,且召入見。梓大懼,與妃俱焚死。無子,除其封。
趙王 巳,太祖第九子。洪武二年生。次年受封,明年殤。
魯荒王檀,太祖第十子。洪武三年生,生兩月而封。十八年就 賈蕁︰夢睦袷浚 剖 琛6 鶚 痙か四俊5鄱裰 6 贄埃 衷換摹W泳竿跽 ,甫彌月。母妃湯,信國公和女,撫育教誨有度。永樂元年三月始得嗣。成祖愛重之。車駕北巡過跡 允 搖P 魯 涎裕骸骯 ス分U選 蛻僕跽輳 鈧叭 暌櫻 艘岳裰縷涫隆!鋇畚藉懇逶唬骸盎首娉僕趵襝途詞浚 恍橐病!斃碇 3苫 贄啊 br />
子惠王泰堪嗣,九年薨。子莊王陽鑄嗣,嘉靖二年薨。莊王在位久,世子當Y,當Y子健p皆前卒,健p子端王觀 定嗣。狎典膳秦信等,游戲無度,挾娼樂,裸男女雜坐。左右有忤者,錐斧立斃,或加以 烙。信等乘勢殘殺人。館陶王當X亦淫暴,與觀 定交惡,相訐奏。帝念觀 定尚幼,革其祿三之二,逮誅信等,亦革當X祿三之一。二十八年,觀 定薨。子恭王頤坦嗣,有孝行,捐邸中田湖,贍貧民,辭常祿,給貧宗。前後七賜璽書嘉勞。萬歷二十二年薨。世子壽金爵先卒,弟敬王壽 嗣,二十八年薨。弟憲王壽 嗣,崇禎九年薨。弟肅王壽鏞嗣,薨。子以派嗣,十五年,大清兵克賈藎 恢此饋5芤院W 閭ㄖ藎 毆 扔 佑諫芐耍 怕臣喙 K持穩 炅 攏 蟊 松芐耍 院6萑牒!>彌 詠鵜牛 3曬 翊 墓⑴<榷 福 院2荒芷劍 習摹3曬κ谷順林 V小 br />
歸善王當Z,莊王幼子也。正德中,賊攻賈藎 O抑誄順牽 』ソ攔 笊淙叢簟=惦方壁停 煲越 湮擰J庇凶湓 視 崛甦匝揖慵葉 劍 潿餃 縟慫 瘛@舨恐魘鋁汗齲 嘍 餃耍 儼患歟 卸襠儻 裙螅 難崢嘀 鐘肭NK 性埂U 戮拍輳 紉厝宋鞣鎦瘛ぉ 黑抗仍疲骸爸省 儀椅 搖!憊刃畝 蠆 蓋 齲 奼漵諫惺檠鉅磺濉1 懇橐源蟊 カ媚縴瘧洹O仁牽 Z數與質、岩校射。至是當Z父莊王听長史馬魁譖言當Z結質、岩欲反,虞禍及,奏于朝。帝遣司禮太監溫祥、大理少卿王純、錦衣衛指揮韓端往按問。祥等至,圍當Z第,執之。祥等讞谷所指皆平人。魁懼事敗,乃諷所厚陳環及術士李秀佐證之,復以書及賄抵鎮守太監畢真,使逮二人詰問。已而二人以實對,書賄事亦為真所發。于是御史李翰臣劾谷報怨邀功,長史魁惑王罔奏,宜即訊。詔下翰臣獄,謫廣德州判官,免谷罪不問。御史程啟充等疏言︰“谷、魁鼓煽流言,死不蔽罪,縱首禍而謫言者,非國體。”不報。廷臣議當Z罪,卒無所坐。以藏護衛兵器違祖制,廢為庶人。戍質等于肅州。所連逮多瘐死,魁坐誣奏斬。鳳竹、昂流口外。中官送當Z之高牆,當Z大慟曰︰“冤乎!”觸牆死。聞者傷之。輔國將軍當澹 乙巴跆 諸孫也,慷慨有志節。嘉靖三年上書請停郡縣主、郡縣君恤典,以甦民困。七年奏辭輔國將軍並子奉國將軍祿,佐疏運河。賜敕褒諭。又上書言︰“各 郡縣主、郡縣君先儀賓沒者,故事儀賓得支半祿。今四方災傷,邊陲多事,民窮財盡,而各儀賓暴橫侈肆,多不法,請勿論品級,減其月給。”明年又請以父子應得祿米佐振。因勸帝法祖宗,重國本,裁不急之費,息土木之工。詞甚愷切。帝嘉其意,特敕褒之,不听辭祿。時東甌王健楸無子,上書言︰“宗室所以蕃,由詐以媵子為嫡,糜費縣官。今臣無嫡嗣,請以所受府第屯廠盡歸魯府,待給新封,省民財萬一,乞著為例。”報可。
奉國將軍健根,鉅野王陽 諸孫。博通經術,年七十,猶縱談名理,不倦。嘉靖中,詔褒其賢孝。子鎮國中尉觀啵 種辛 幽干ュ 呤秤餑輳 N俟橇 3 妗短 酵肌飛舷住J雷詡謂敝 統醒凳樵好 畈 段寰 分釷欏5芄 允 M 鱉乙爸形疽 妗 睬鸞 密 灝巍@至暉躋命鯽V 渤剖 br />
安丘王當埽 竿踉 錚 俟攏 倫娓改敢孕ぐ擰T 鏌密И醚D 瘢 融狹返涔省;O邸中有大疑,輒就決。一意韜晦,監司守令希見其面。年七十余,猶手不廢書。
魯府宗室壽金林,家賈蕁3珈踔形 頗賢ㄅ校 猩 S爛魍跤衫圃詮鬮鰨 暈 屹荻加 罰 鼓急 V瞪扯ㄖ萋遙 荒薌 K錕賞 粒 兕牧種 幻猓 坯飧峭 腥 糾裨唬骸靶喚 簧輩宦又 鰲!笨賞 倉 擔 淮印O鄧 谷擻找怨 詹淮印4尤萏饈 詒冢 蛞允 賞 齪Α br />
【譯文】
明代制度,皇子封親王,授予金冊金寶,每年俸祿一萬石,王府設置屬官。
護衛的甲士少的三干人,多的達到一萬九千人,軍籍隸屬兵部。
冠冕服飾車騎旌旗府第,低天子一等。
公侯大臣伏地拜謁,不敢行對等之禮。
親王的嫡長子,年齡到十歲,便授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焉世孫,冠帶車服與二品官相當。
諸子年齡滿十歲,便授予涂金的銀冊銀寶,封為郡王。
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便授予畏孫,冠帶車服與二品官相當。
諸子授予鎮國將軍,孫為輔國將軍,曾孫為奉國將軍。
四世孫授鎮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孫以下都是奉國中尉。
子孫出生時請求賜名,長成後請求婚娶,俸祿給予終身,喪葬給予費用,親近親人的情義很篤厚。
考察二百多年之間,宗族確實繁復,賢者與愚者相與出現。
現在根據所記載的史料,從太祖時追封拊祭宗廟的十五王以及各朝所封的,著于篇籍。
而郡王以下有德行道義事實可以采納的,世系也得以附見。
熙祖,二個兒子。
長子仁祖,次子壽春王,都是王太後生。
壽春王四個兒子,長子霍丘王。
次子下蔡王,三子安豐王,四子蒙城王。
霍丘王一個兒子,為寶應王。
安豐王四個兒子,六安王,來安王、都梁王、英山王。
下蔡、蒙城以及寶應、六安等王早死,都沒有後代。
洪武元年,追封,二年,決定從祀之禮,拊祭享祀于祖廟東西糜廊。
壽春、霍丘、安豐、蒙城四王,都以王妃配祀享食。
蒙城王妃田氏早寡,有節操品行,太祖很敬重她。
十王、四妃的墳墓在鳳陽白塔祠,官家每年祭祀。
仁祖,四個兒子。
長子南昌王,次子盱眙王,三子臨淮王,四子太祖,都是陳太後所生。
南昌王二個兒子,長子為山陽王,沒有後代,次子文正。
盱眙王一個兒子,焉昭信王,沒有後代。
臨淮王沒有兒子。
太祖起兵時,諸王都在此之前死去, 有文正活著。
洪武初年,諸王都追封隨從祭祀。
文正因獲罪貶謫而死。
兒子朱守謙,封靖江王,自有傳。
正德十一年,御史徐文華上奏說︰“宋代儒士程頤說︰‘成人而無後代的,祭祀終結于兄弟之孫這一代。
’是因為跟從祖廟而拊祭,也跟從祖廟而毀除,沒有祖廟已成遠祖廟而拊祭享食之孫還存茌的。
現在懿、僖二祖廟已成祧廟,太廟拊享諸王也應該罷除祭祀。”當廷議論不同意,徐文華竟以妄言之罪被關進監獄。
嘉靖年問建置九廟,東西廊庶如故。
九廟遭火災,恢復同堂異室供祀的制度,拊祭十五王于東西廂房。
盱眙、臨淮王二妃配享。
南昌王妃王氏,後死,拊葬在皇陵,不配享祠。
太祖有二十六個兒子。
高皇後生太子朱標、秦王朱稜、晉王朱桐、成祖、周王朱楠。
胡充妃生楚王朱楨。
達定妃生齊王朱樽、潭王朱梓。
郭寧妃生魯王朱檀。
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穗。
胡順妃生湘王朱柏。
韓妃生遼王朱植。
余妃生慶王朱橢。
楊妃生寧王朱權。
周妃生岷王朱梗、韓王朱松。
趙貴妃生瀋王朱模。
李賢妃生唐王朱桎。
劉惠妃生郢王朱棟。
葛麗妃生伊王朱擤。
而肅王朱模的母親郜沒有封號。
趙王朱杷、安王朱楹、皇子朱楠都不能詳知他們的親生母親是誰。
秦愍王朱稜是太祖的第二個兒子。
洪武三年封王。
十一年,到西安的藩王府。
這年五月,賜給璽書說︰“關內的人民,自從元朝失去政統,其弊端敷也數不盡。
現在我平定天下,又有運輸糧餉的辛勞,人民不得休養生息。
你的藩國,如果宮室已經建築好,那些不急需的事務便全部停止。
“十五年八月,高皇後死,與晉、燕等王奔喪到京城,十月,返回藩國。
十七年,皇後兩周年祭禮,又來京朝見,不久被遣送回封國。
二十二年,改大宗正院為宗人府,以朱稜為宗人令。
二十四年,因朱校多過失,召回京城,命令皇太子巡視關陝。
太子回朝,為他解釋。
第二年命令返回藩國。
二十八年正月,命令率領平羌將軍寧正在洮州征討背叛的番人,番人懼怕而投降。
皇帝喜悅,賜予很豐厚。
這年三月死,賜予謐冊說︰“哀痛是父子的感情,追謐是天下的公理。
朕對諸子封邦建國,因你年長,首先便封你在秦,希望永遠安守祿位,以保障皇室。
怎麼不淳良于德行,竟然喪失生命,賜謐號為愍。”朱稜之妃是元朝河南王王保保的妹妹。
次妃是寧河王鄧愈的女兒。
朱稜死,王妃殉葬。
兒子隱王朱尚炳繼位。
沔人高福興等作亂,朱尚炳巡察邊境逮捕強盜。
永樂九年,朝廷使者到西安,朱尚炳聲稱有病不出外迎接,拜見使者又傲慢。
皇帝逮捕王府官吏治罪,賜給朱尚炳書信說︰“春秋時,齊王拜賜胙肉,于是以齊國稱霸;晉侯受玉怠惰,被譏刺沒有後代。
隱王努力吧。”朱尚炳畏懼,來朝廷賠罪。
第二年三月死。
兒子僖王朱志堰繼位。
二十二年死,沒有兒子,庶兄懷王朱志均以渭南王繼王位,宣德元年死。
妃張氏,沒有結婚,入宮守喪。
弟康王朱志壤繼王位,喜好古文勤于學習。
四年,護衛軍張嵩等人揭發王府中的壞事。
朱志壤畏懼不安,辭去三護衛。
宣宗回信嘉獎訓諭,給予一護衛。
朱志螺因為多次听信小人之言,于正統十年誣告鎮守都御史陳鎰,朝廷按察都是假的,而審理正秦弘等人又紛紛上奏說王凌辱王府僚屬,打死軍隊役夫。
皇帝再以書信告誠他。
景泰六年康王死。
兒子惠王朱公 繼位,以賢良聞名。
成化二十二年死。
兒子簡王朱誠泳繼位。
他品性孝敬友愛恭順謹慎,曾經作冠服銘文以自我警戒。
秦川很多賜予他的土地,軍人和農民租種以為生業,供給租稅,莊稼歉收就免除租稅。
長安有魯齋書院,廢棄已久,舊地址有一半成了百姓的居室,朱誠泳便另外改換地址新建正學書院。
又在旁邊新建小學,選擇軍校子弟中優秀聰慧的,延請儒生教育,親自臨場督促考試。
王府的護衛得以入學,是從朱誠泳開始的。
著作有《經進小嗚集》。
弘治十一年死,沒有兒子。
堂弟臨潼王朱誠溱的兒子昭王朱秉棧繼承王位。
十四年死。
兒子定王朱惟焯繼位,有賢能的德行,主管部門以此上報。
嘉靖十九年,敕令在王府正門兩旁建木柱以表彰孝義。
王獻金幫助建太廟工程,增加每年俸祿二百石,賜給玉帶襲衣。
朱惟焯曾上奏請求潼關以西、鳳翔以柬河邊的空地,說︰“這是皇祖賜給先臣朱稜的。”戶部尚書梁材堅持上奏說︰“陝西對外要供應三鎮,對內要供給四王,人民已經十分困乏,怎麼能再奪空地,濫給宗藩呢?”下詔按梁材的意見辦。
二十三年死,沒有兒子。
堂兄弟之子宣王朱懷蜷以中尉身份繼位。
上奏以本府俸祿一千石贍養諸宗藩,朝廷賜給敕書嘉獎告諭。
四十五年死。
兒子靖王朱敬 繼位,萬歷四年死。
兒子敬王朱誼涵繼位,十四年死。
沒有兒子,弟朱誼漶以紫陽王繼位。
死後,兒子朱存樞繼位。
李白成攻破西安,朱存樞授降賊,偽授予權將軍,王妃劉氏死難。
淠陽王朱誠洌是康王的本家孫子,事奉父親和繼母以孝聞名。
父親生病,整月不脫衣服侍候。
及父死,他 醬鹽酪不入口。
第二年,父親墓上長出嘉禾,一根睫長兩穗,嘉瓜二顆果實並蒂生長,慈烏、異烏環繞聚集。
因母親馬妃早死,不及供養,追補服喪服,吃蔬果三年。
雪中萱草長出花來,都認為是孝敬感動神靈所致。
弘治十五年,賜予敕令嘉獎。
當時有輔國將軍朱秉樺,也喜好學習,德行篤厚。
父親生病,他向神靈禱告,請求以自身代替,父親的病居然好了。
母親死後,在墓旁建屋守孝,有雙鶴飛落庭中。
定王把情況報告給朝廷,世宗在其門立表褒獎。
晉恭王朱櫚是太祖的第三個兒子。
他向宋濂學習文章,向杜環學習書法,洪武三年封王。
十一年,到太原藩王府,途中笞打膳夫。
皇帝馳書訓諭他說︰“我率領眾英雄平定禍亂,不作姑息之事。
只有膳夫徐興祖,侍奉我二十三年不曾侮辱他。
怨恨不在大小,孩子你要記住。”朱桐眉目修長須髯美麗,目光威嚴,多有智謀。
但是性格傲慢,在藩國多做不守法之事。
有人報告朱桐有逆亂之謀。
皇帝大怒,想要加罪于他,太子盡力救援得以免罪。
二十四年,太子巡察陝西回京,朱櫚隨同來京朝拜,敕令他返回藩府。
從此放下架子,對待屬下官吏都有禮節,更以恭敬謹慎著稱。
這時,皇帝十分憂念邊防,並且希望諸子練習軍隊戰陣之事,所以諸王封藩和在邊塞居住的都參預軍務。
而晉王和燕王尤其被寄托重望,多次命令率軍出塞以及修築城池屯駐墾田。
大將如宋國公馮勝、穎國公傅友德都接受他們的調遣指揮。
又下詔令二王,軍中大的事情 奏聞。
三十一年三月死,兒子,靈至苤濟熔繼承王位。
永樂初年,皇帝因朱濟焙縱容屬下,便貶黜他的長史龍潭。
朱濟焙畏懼,想上繳護衛。
朝廷不同意。
弟弟平陽王朱濟蟥,幼時殘忍乖戾,失去父親的慈愛。
到長大成人,太祖召秦、晉、燕、周四王的世子以及庶子年長的,在京城接受教育。
朱濟蟥與燕王之子朱高煦、周王之子朱有慟,邪僻詭詐互相勾結,不受太祖的喜愛。
朱濟焙繼承王位後,成祖封朱濟蟥為平陽王。
濟蟥追恨父親,並且恨兄長濟焙不為他調解,唆使其弟,慶成王朱濟炫等人每天在朝廷訴說濟焙的過失,又引誘王府中的官吏軍校,舞文弄法羅致濟焙的罪過,多年不停止。
十二年,成祖皇帝剝奪朱濟熔的王爵,以及世子朱美圭都貶為平民,,使他們去守護恭王的陵園,而立濟蟥作晉王。
朱濟蟥封立為王後,更加凶橫殘暴,以致進毒藥殺死親生母親謝氏,強迫奸淫恭王出侍兒吉祥,幽禁朱濟焙父子,連蔬菜茶飯也不供給。
父親和兄長的原有侍從宮人多被他所害,沒有人敢說。
恭王官中的老女僕逃到京城向成祖訴說, 從監獄中召晉王府原承奉左微詢問,全部得到朱濟蟥陷害濟焙的情形。
朝廷立即命左微急馳召見朱濟熔父子,朱濟焙幽禁在空蕩蕩的內室已經十年了。
左微是原來因為朱濟焙牽連被關進監獄的,有人傳說左微已死很久。
等到到達藩王府,全府的人都非常驚異。
左微入內室,釋放朱濟焙父子,彼此擁抱大哭。
當時皇帝北征,駐扎在沙城,朱濟熔父子到皇帝的住所拜見。
皇帝見朱濟熔身染重病,內心很淒惻,封朱美圭為平陽王,使他奉養父親居住在平陽,賜予恭王原來的連伯灘田地。
適逢皇帝死,朱濟蟥便不給朱美圭田地。
仁宗連續以書信訓諭,終究不听從。
又听說朝廷賜給朱濟焙王者的冠服和其它賞賜,更加怨恨。
成祖、仁宗死,朱濟蟥不為之服喪,而派近侍小臣代替哭廟,幕府中廣泛地收羅妖巫咒詛不止。
童宗即位,朱濟蟥秘密派人勾結朱高煦圖謀叛亂,寧化王朱濟煥報告變亂。
等到擒捉朱高煦,又獲得朱濟煥勾結的書信,皇帝不予追究,而朱濟蟥所派遣出使到朱高煦處的人畏懼罪罰及己身,到京城自首。
內使劉信等數十人告發朱濟煆擅自取用屯糧十萬余石,想要響應朱高煦,並且告發他宮中詛咒之事。
朱濟煥也到這時 知道嫡母被殺,急馳到京上奏。
朝廷派人察核屬實,召朱濟蟥到京城,把眾人揭發其奸惡叛逆的罪狀給他看,廢棄為平民,幽禁在鳳陽。
同謀的屬官以及諸妖巫全部判處死刑。
當時是宣德二年四月。
置藩國斷絕王封共八年,到英宗即位的第二月, 進封朱美圭為晉王,,返回居住太原。
正統六年死。
兒子莊王朱鍾鉉繼位,弘治十五年死。
世子朱奇源以及兒子朱表榮都在此之前死亡,朱表榮的兒子端王朱知烊繼位。
朱知烊七歲成孤兒,能夠盡哀,服母喪嘔血,靈芝草生于寢宮。
嘉靖十二年死。
沒有兒子,再從子簡王朱新u繼位。
新化王朱表搛、榮澤王朱表擐是端王的父輩。
朱表樣先死,兒子朱知烯襁位為新化王,也在此之前死,二子朱新u、朱新矯。
端王請求朱新填繼承新化王位,沒有得封而端王死,朱表擐圖謀代理王府事務。
端王妃王氏說︰“王沒有後代,依次應傳給新化王,,新化父子死,有孫朱新碘在此。”便召入王府,拜幾筵成為喪主。
朱表擐忿恨地說︰“我是長輩,卻不能繼承王位。”上疏說︰“朱新填是原新化王的長子,不能成為別人的後代,朱新嶼應繼位新化王,朱新矯應繼位晉王。”禮部議論朱新填應繼位,這就是簡王。
朱新填的母親太妃尚氏處事嚴格,以禮教子。
太妃生病,朱新u叩頭在露天祈禱。
長史有論列,便拜受教。
他老的時候,以弟鎮國將軍朱新矯之子朱慎鏡代理藩王事務。
萬歷三年死,朱慎鏡也死。
弟惠王朱慎銀繼位,七年死。
兒子穆王朱敏淳繼位,三十八年死,兒子朱求桂繼位。
李白成攻陷山西,朱求桂與秦王朱存樞都被賊所拘平陽王朱濟蟥慶成王朱濟炫西河王朱奇溯朱新堞執,進入北京,不知道其結局。
慶成王朱濟炫是晉恭王的兒子。
他出生的時候,太祖正駕臨慶成宴,因此以慶成作為封號。
永樂元年,遷居潞州,因擅自啟用驛馬,放縱軍人搶劫而被責罰,召回太原。
十年,遷徙汾州,死,謐莊惠。
曾孫端順王朱奇演,正德年問,以賢良孝順聞名,賜給敕書褒賞。
生兒子七十人,嘉靖初年,尚書王瓊向朝廷報告。
繼位藩王塞表樂樸實德茂很少言談,孝順長上友愛兄弟,喜好文學。
嘉靖三十年滿八十歲,詔書嘉獎,贈送金幣。
輔國將軍朱奇添是端順王的弟弟,早死。
夫人王氏守節奉養婆婆六十多年,世宗時因節孝受到袁彰。
又溫穆王曾孫中尉朱知燼病重,淑人賀氏想先死殉葬,舀取一勺水銀想咽下去,左右之人搶救奪下,于是斷絕飲食,與朱知熄同時死去。
朱表樂上報。
禮官說《會典》沒有表彰命婦的條例,世宗特命表彰她,謐號為貞烈。
西河王朱奇溯是定王的曾孫。
三歲成孤兒。
問父親在何處,便慟哭。
長大成人後,雕刻梅檀為父親刀匱簡王之像,祭祀他。
母親生病口渴,半夜叩頭祈禱上天,不久有甘甜泉水從地下涌出。
母親喝了泉水,病不久就好了。
到母親死,因哀痛過度而形銷骨立。
兒子朱表相繼位,也以仁慈孝順聞名,與寧河王朱表楠、河東嗣王朱奇淮都被世人稱頌。
朱新堞是恭王的七世孫,家住汾州。
崇禎十四年,由宗貢生任中部如縣。
有事到別縣,土寇乘機攻陷他的縣城,因罪免官。
隨後復任。
代理知縣听說賊將要到達,急著想解下官印離開,朱新堞毅然說︰“這是我獻身的時候。”便受任。
得到賊所傳的偽檄文,他憤怒地撕碎檄文,商議拒守。
縣城新遭受寇亂,沒有響應的人,便叫父老迅速離去,而自己發誓一定死難。
妻子盧氏、妾薛氏、馮氏請求先死,同意其請。
有女兒僅幾歲,撫著她的背勉勵她自縊。
左右的人都淚下。
便書寫表章封還官印,派人急馳送往京城,穿戴好官服望著京城叩拜,又望拜他的母親,便上吊自殺。
士民把他安葬在社壇旁邊,以妻女柑祭。
在此之前,土寇迫近縣城,縣丞光先與寇交戰,不能取勝,自焚而死。
朱新堞慟哭,為他寫哀悼辭說︰“殺身成仁,雖死猶生。”到這時,朱新堞也死難。
周定王朱槁是太祖的第五個兒子。
洪武三年,封昊王。
七年,主管官吏請求在杭州設置護衛。
皇帝說︰“錢塘是國家財賦之地,不行。”十一年,改封周王,命令他與燕、楚、齊三王駐扎鳳陽。
十四年,到開封藩王府,將宋代故官之地作王府。
二十二年,朱放棄其藩國到鳳陽。
皇帝發怒,要將他遷徙到雲南,不久又停止,讓他住在京城,由世子朱有炖治理藩府事。
二十四年十二月,敕令歸藩府。
建文帝初年,因為朱捕是燕王的同母弟,很懷疑忌怕他。
朱欞當時有背叛之謀,長史王翰多次勸諫不被采納,便假裝發瘋離去。
朱槁的次子汝南王朱有慟眚發變亂。
皇帝派李景隆防備邊界,取道出汴京,突然圍王宮,拘執朱櫥,流放到蒙化,諸子遷徙別處。
後來又召回京城,禁錮起來。
成祖進入南京,恢復爵位,加俸祿五千石。
永樂元年正月,詔令回到他原來的封地,獻上頌辭九章和佾舞。
第二年,來京朝拜,獻上騁虞。
皇帝喜悅,設宴、賞賜都很鬯厚。
因汴梁有黃河水患,將改封于洛陽。
朱欞說汴堤堅固,不加重煩勞民眾, 停止。
十四年,上疏推辭所賜在城的賦稅。
十八年十月,有人告發朱欞謀反。
皇帝考察有驗證。
第二年二月,召到京城,把告發他的文字給他看。
朱楠頓首拜稱死罪。
皇帝憐憫他,不再追究。
朱捕回藩國,獻還三護衛。
仁宗即位,增加每年俸祿達到二萬石。
朱楠好學,能作詞賦,曾經作《元宮詞》一百章。
因為國土平曠,百草蕃茂,考核草可以佐助饑饉的有四百多種,繪成圖加以疏解,取名《救荒本草》。
開闢束書堂以教育世子,長史劉淳作老師。
洪熙元年死。
兒子憲王朱有炖繼位,博學擅長書法。
弟朱有慟多次揭發朱有炖,宣宗賜書訓諭。
朱有慟與弟弟朱有焙假托作祥符王朱有爝給趟王的書信,拴系在箭上,放置在彰德城外,言詞十分悖謬。
都指揮王友得到書信上報。
宣宗逮捕王友,審訊沒有線索。
召朱有爝到京,說︰“必定是朱有慟所作。”經審訊都承認了,同時得知朱有焙搶吃生人肝腦等不守法的事,于是一同免為百姓。
朱有炖在正統四年死去,沒有兒子。
皇帝賜書信給朱有爝說︰“周王在世時,曾經上奏身後務求節儉簡單,以減輕人民的負擔。
王妃夫人以下不必跟從殉死。
年少有父母的送回去。”隨後妃鞏氏、夫人施氏、歐氏、陳氏、張氏、韓氏、李氏都殉死,下詔謐鞏妃為貞烈,六夫人為貞Jt匱。
弟簡王朱有爝繼承王位,景泰三年死。
兒子靖王朱子厘繼位,七年死。
弟懿王朱子墮繼承王位,成化二十一年死。
兒子惠王朱同鑣繼位,弘治十一年死。
世子朱安濮尚未襲封王位便死了,孫恭王朱睦椿繼位,謐朱安濮為悼王。
當初,朱安潑為世子,與弟弟平樂王朱安泛、義寧王朱安濱爭奪漁剁,設置監獄刑具,聚集無賴之徒作為自己的手下人。
惠王告誡朱安瀨,不听從,王發怒。
朱安泛因而傾軋他,朱安滌也抓住朱安泛不守法紀的事。
惠王死,小人們相互構陷,朱安瀨上奏說朱安泛私下毀壞社稷壇,營造私人宅第,朱安泛也誣告朱安滿很多私下不守法之事。
朝廷下交鎮、巡官察核驗證。
不久,朱安濮死,其子朱睦樁繼立而年幼。
朱安泛欺凌世子妃,朱安埃也攻擊妃來路不正,其子不能繼位。
十三年,皇帝命令太監魏忠、刑部侍郎何鑒審察治罪。
朱安泛害怕,更誣蠛世子毒殺惠王以及世子妃淫亂,受牽連被逮捕的有一千人。
何鑒等人上奏其虛妄,廢朱安泛為平民,囚禁于鳳陽,朱安埃也被革除爵位。
嘉靖十七年,朱睦樁死。
兒子朱勤熄先死,孫莊王朱朝垌繼承王位,三十年死去。
兒子敬王朱在鏟繼位,萬歷十年死。
兒子端王朱肅溱繼位,死。
兒子朱恭枵繼位。
崇禎十四年冬,李白成攻打開封,朱恭枵取出庫藏金五十萬,作守城者的軍糧,懸賞格殺死一個賊兵賞五十金。
賊挖地道攻城,守城者投擲火球,賊被燒死,數也敷不清,便解圍離去。
第二年正月,皇帝下詔褒獎,並且加以慰勞說︰“這是高皇帝的神靈憐憫宗室的子孫守城不牢固,開啟王心而降給福祚。”這年四月,李白成再次圍攻汴梁,修築長長的圍牆,城中打柴采薪的道路斷絕。
九月,賊決開黃河灌城,城牆倒塌,朱恭枵從後山登上城樓,率領宮妃和寧鄉、安鄉、永壽、仁和等王露天棲歇在雨中好幾天。
援軍駐扎在黃河北岸,用船前來迎接, 獲免于難。
事情上報,賜書慰勞,並且賞賜帑金和文綺,命令寄居在彰德。
汴城陷沒,死的人達數十萬,各宗都覆沒,府中所分賜的器物寶藏全部落入巨流中。
過了一年, 從水中得到所供奉的高皇帝、高皇後的金質塑像,迎到彰德供奉。
後來,王死,贈謐還沒有施行,國家便滅亡了。
他的孫子向南逃難,死在廣州。
鎮平王朱有壙是定王的第八個兒子。
喜好學習,精于詩歌.作《道統論》敷葛字。
又采集歷代公族賢明的,從夏代五子到元代太子真金一百多人,作《賢王傳》若干卷。
博平王朱安滅是惠王的第十三個兒子。
惠王有兒子二十五人,而只有朱安減賢能,曾經編輯《貽後錄》、《養正錄》等書。
勤于治理生業,田園僮奴車馬很多。
賓客到家門,降低自己的身份接納。
當時稱譽有名聲和德行的,必定要說到博平至。
南陵王朱睦模,是悼王的第九個兒子,精敏練達有識鑒。
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潤說︰“天下的財物賦稅,每年上供京城的有四百萬石,而各藩國的俸祿每年達到八百五十三萬石。
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萬三千石,而宗室的祿米五百零四萬石。
即使沒有災荒傷害免除賦稅,每年所輸繳的糧食也不夠供應俸祿之米的一半。
年復一年,更加蕃衍,形勢窮困弊端達到頂點,將拿什麼來支付。”事情下發諸王商議。
第二年,朱睦模分條上奏七件提議︰請求設立宗族之學以推崇道德教育,設置科選以勉勵人才,嚴格保勘以杜絕冒充,革去冗職以棄除白食俸祿,戒止奔競鑽營以停息貪婪,制定拜掃祖陵條規以推廣孝順思親,建立憂制以減省俸祿費用。
詔令下發朝廷大臣參照酌情實行。
此後諸藩王便稍稍陳說利弊,尚書李春芳收集起來上呈。
到頒布《宗藩條例》,多采用朱睦模的提議。
鎮國中尉朱睦檸,字灌甫,是鎮平王的本家孫子。
父親奉國將軍朱安河因孝行聞名朝廷,以璽書表彰贈賜。
死後,周王和宗室數百人請求建立祠廟。
下詔賜予祠廟門額為“崇孝”。
朱睦檸幼年時端莊穎悟,同郡人李夢陽以為奇人。
到長大成人,穿戴儒服素衣,精深鑽研經學,跟從河、洛地區的飽學老儒游學。
年紀二十歲便精通《五經》,尤其深入鑽研《易》、《春秋》。
認為本朝經學全部稟承宋儒,古人的經解殘缺遺佚,便訪求海內的博通大儒,繕寫收藏,如李鼎祚的《易解》、張洽的《春秋傳》,都敘錄而傳之。
呂柄曾經同他議論《易》學,慨嘆佩服而去。
更訪求收購古代書籍,得到江都葛氏、章丘李氏的書一萬卷,校訂清晰,議論的人把他比作漢代的劉向。
修築房屋于束坡,延請招攬學者,互相抒發情懷,喜好納士,而內在品行修莢純潔。
侍奉親人早晚不離身旁,服喪三年居住在外舍。
有弟弟五人,親自教育督促,全部把遣產給他們。
萬歷五年,舉拔文行卓異,任周藩王的宗正,主掌宗學。
約束宗族學生在三、六、九日午前講論《易》、《詩》、《書》,午後講論《春秋》、《禮記》,即使是嚴寒酷暑也不停止。
撰述有《五經稽疑》六卷,《授經圖傳》四卷,《韻譜》五卷,又作《明帝世表》、《周國世系表》、《建文遜國褒忠錄》、《河南通志》、《開封郡志》等書。
巡撫御史褚 提議稍減郡王以下每年的俸祿,平均分給貧困的宗族,皇帝派給事中萬象春到周王處商議。
新會王朱睦檣號召眾人說︰“裁減俸祿的計謀起于朱睦樺。”聚集宗室一千多人毆打他,撕裂他的衣冠,並上書抗拒詔命。
皇帝大怒,廢棄朱睦檣為百姓。
朱睦樺屢次上疏稱病請求退休,下韶勉勵起用。
又過了三年而死,年齡七十歲。
宗人中歌頌其功德的有五百人,下詔賜予輔國將軍,以禮埋葬,異于常規。
學者稱他為西亭先生。
當時有將軍朱安溉,一歲時喪母,侍奉父親以孝順聞名。
父親病重,他割取臂膀的肉做成湯給父親喝,父親病愈。
年齡七十歲,追懷思念沒有趕上奉養母親,服喪服在墳側築屋住三年。
朝廷下詔旌表其門。
朱安泗一向精通名理,聲譽裉顯著,人稱朱睦檸為“大山”,稱朱安溉為“小山”。
又有朱勤熨是鎮國中尉,嘉靖年間上書說︰“陛下躬承上聖的資質,不效法古代帝王力爭處理好紛繁的政務,選擇政令任用賢人,卻沉溺在長生術中,屢次修齋醮,頻繁地興建土木。
數年以來,朝廷儀軌曠廢很久了,委任的不是賢人,于是使得賄賂公然施行,刑罰倒置,奔走鑽營成風,公家私人都資財盡竭,如果有意外的變故,臣不知其結果。”皇帝看了奏疏發怒,判以誹謗罪,降為百姓,幽禁在鳳陽。
兒子朱朝儔疽汛兔 蛭 親鍶酥 硬桓椅 約呵敕猓 鮮榍肭笊餉飧蓋字 錚 ぉ頁率鮒行慫募 攏 綸 徊 饋 br />
穆宗即位,釋放回去,命令主管部門慰問撫恤。
楚昭王朱楨是太祖的笫六個兒子。
剛出生時,平定武昌的報告剛好到達,太祖高興地說︰“兒子長大,以楚地封給他。”洪武三年,封楚王。
十四年,到藩封之地武昌。
曾經錄《御注洪範》和《大寶箴》置于座案的右側。
十八年四月,銅鼓、思州等蠻人叛亂,命令朱楨與信國公湯和、江夏侯周德興率領軍隊前去征討。
湯和等分別屯駐諸洞,設立柵欄與蠻人雜處耕種。
很久之後,擒獲其首領,余黨全部潰散。
三十年,古州蠻背叛,皇帝命令朱楨率軍,湘王朱柏為副手,前往征討。
朱楨請求軍餉三十萬,又不親臨軍中。
皇帝責問他,命令他修築銅鼓衛而回。
這一年,熒惑星侵入太微垣,下詔訓諭朱楨戒備謹慎,朱楨書寫十件事自我警戒。
不久,朱楨之子巴陵王死,皇帝又給他敕書說︰“往年熒惑星侵入太微垣,太微天庭,處于翼干,是楚的分野。
五星無故侵入,災害必定很厲害。
你的兒子生病死去,恐怕災害不僅如此,希望省察謹慎以挽回天意。”到冬天,王妃死。
當時初設宗人府,授朱楨為右宗人。
永樂初年,進升宗正。
二十二年死。
兒子莊王朱孟烷繼承王位,恭敬慎重喜好學習。
宣德年問,平江伯陳埴秘密奏報︰“湖廣是東南的大藩國,連接湖、湘,控制牽引蠻越,人民眾多,商人聚集。
楚設置三護衛,從開始封藩到現在,人口一天天繁衍,兵強國富,小人行為險邪,或生邪惡之心。
請選擇其精銳之人,以轉運漕糧為名,待其到束城,趁機留下,可以沒有後患。”皇帝說︰“楚沒有遇錯,不行。”朱孟烷听說後畏懼。
五年,上書請求交納兩護衛,自己留下一護衛。
皇帝慰勞而听從。
正統四年死去。
兒子憲王朱季蛻繼位,奉侍母親鄧妃特別孝順。
英宗賜予書信嘉獎告諭。
朱季咀擰妒 膠蛹渫莢蕖罰 潦槿慫 卸痢 br />
八年死。
弟康王朱季墩繼位,天順六年死。
再從子靖王朱均訛繼位,正德五年死。
兒子端王朱榮減繼位,以仁慈孝順著名,武宗表彰為“彰孝之坊”。
嘉靖十三年死。
兒子愍王朱顯榕繼位,服喪哀痛,遇到慶禮都拒絕人們的慶賀。
端王女婿儀賓沈寶輿朱顯榕有矛盾,派人誣奏顯榕左右之人稱顯榕萬歲,並且引誘顯榕設水上游戲以練習水軍。
世宗把奏章下發,撫臣都說朱顯榕服喪能遵守禮法。
沈寶以誣告獲罪,削職為百姓。
朱顯榕妃昊氏,生世子朱英耀,生性淫邪凶惡,曾經淫亂朱顯榕的官人。
朱顥榕知道後,用杖打死他所支使的陶元兒。
朱英耀又派兵士劉金在別館養納妓女宋麼兒。
朱顯榕想治劉金的罪,劉金便引誘朱英耀謀反。
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十八日,朱英耀張燈設酒筵宴請朱顥榕,另外在西室設筵宴請顯榕之弟武岡王朱顯槐。
酒至中途,劉金等人從座後出來,用銅瓜打擊朱顯榕的頭,立即被打死。
朱顯撬驚起救援,被打傷,逃奔免禍。
朱英耀把朱顯榕的尸體移往宮中,命令長史孫立以中風死亡上報。
王的隨從朱貴撬開門逃出報告變亂,撫、按官上報朝廷。
朱英耀畏懼,詳寫奏疏呈上辯白,並且逼迫崇陽王朱顯休作保奏。
通山王朱英炊不依從,直接上奏朱英耀s父逆亂的情形。
下詔派遣中官和駙馬都尉邱景和、侍郎喻茂堅前往審訊。
朱英耀承認其罪。
下詔逮捕入京城。
這年九月,上告太廟,伏法被殺,焚燒尸體揚棄其骨灰。
全部誅殺其同黨,革除朱顯休俸祿十分之三。
朱顯槐、朱英炊都贈送金幣,而以朱顥榕次子恭王朱英煆繼位。
隆慶五年死。
兒子朱華奎年幼,萬歷八年 繼承王爵。
衛官王守仁報告皇上說︰“速祖定速侯王弼是楚王朱楨妃之父,留下瑰寶數十萬寄放在楚王的席庫中,被嗣王侵吞藏匿。”下詔派中官清查核實。
朱華奎上奏辯白,並且請求不要搜掘王宮。
都不回復。
很久之後,拘系審訊王府承奉等人,一無所獲。
當時眾宦官正以搜刮迎合皇上心意,不想暴露王守仁之罪。
皇帝很穎悟,罷息其事。
朱華奎便奏獻二萬金資助三殿工程。
三十一年,楚宗人朱華趕等上奏說︰“朱華奎與弟宣化王朱華壁都不是恭王的兒子。
朱華奎是恭王妃之兄王如言的兒子,抱養在宮中。
朱華壁則是王如綽的家人王玉的兒子。
朱華越的妻子就是王如言的女兒,知道得很詳細。”禮部侍郎郭正域請求勘察。
大學士沈一貫庇護朱華奎,委派撫、按審問,都說偽王之事沒有旁證,而朱華越之妻持其說法十分堅決,不能決斷,朝廷議論命令再勘察。
皇帝旨意以楚王襲封已經二十多年,應該判處朱華越等誣罔之罪。
御史錢夢皋為沈一貫彈劾郭正域,郭正域揭露朱華奎行賄沈一貫之事。
朱華奎便訴訟說郭正域主使誣罔,郭正域罷官離去。
束安王朱英燧、武岡王朱華增、江夏王朱華埴等都說偽王之跡很明顯,行賄之事有根據。
眾宗人到京城投揭帖。
奉旨嚴厲斥責,罰減俸祿、削除爵位各有不同。
朱華越判誣告罪,降為平民,禁錮鳳陽。
不久,朱華奎輸送財物入京賄賂,宗人攔截奪取。
巡撫趙可懷命令有關官吏逮捕治罪。
宗人朱蘊珍等正恨趙可懷判處楚案不公平,便大肆起哄,打死趙可懷。
巡按昊楷以楚地叛亂上報。
沈一貫打算發兵會同剿減。
命令還沒有下達,眾宗人全部被捆縛。
于是殺掉二人,命令四人自殺,投入監獄和禁閉在空閑宅第的又有四十五人。
這是三十三年四月。
從此之後沒有人敢說楚王之事。
很久之後,被禁錮的眾人因恩詔得以釋放,而朱華奎的真假終究沒有弄明白。
這以後,張獻忠掠奪湖廣,朱華奎招募士卒自衛,任命張其在為帥。
張獻忠軍隊到武昌,張其在作內應,拘孰朱華奎,沉沒于長江,眾宗人沒有免于難的。
武岡王朱顯槐是端王的第三個兒子。
嘉靖四十三年,上書條陳藩府政事,請求“設立宗學,擇立宗正、宗表,督促考核親郡王以下的子弟。
十歲人學,每月供糧一石,三年由督學使者考核,提拔那些符合標準的給予全部俸祿,五次考核不合標準便廢黜,供給本身俸祿的三分之二。
那些平民及其妻女,每月供糧六石,平民之女不再加恩”。
此後廷臣集體商議,多采用他的意見。
齊王朱樽是太祖的第七個兒子。
洪武三年,受封。
十五年,到青州藩王府。
二十三年,命令王率領護衛以及山東徐、邳諸處軍隊跟從燕王北征。
二十四年,又率領護衛騎士出軍開平。
當時已經命令穎國公傅友德調發山東都司各處衛軍出兵邊塞,訓諭王如遇敵人應當自我成隊,勝利歸來時不要與諸將爭戰功。
朱搏多次經歷塞上,以武功自樂,然而性格凶狠殘暴,多做不法之事。
建文初年,有人上告朱樽謀反。
召到京城,廢為平民,與周王同時遭到禁錮。
苤兵攻入金川門,急忙派兵保護二王,二王倉猝之間不知原因,非常恐怖,伏地哭泣。
後來知道真相, 特別高興。
明成祖命令他仍為齊王,朱搏更加驕橫放縱。
皇帝賜書召來京城朝拜,當面訓諭王不要忘記患難之時。
朱搏不改,私下養刺客,招攬特異之人方術之士設法詛咒,便用護衛兵守御青州城,並且修築苑牆斷絕往來,守衛官吏不能登城巡夜。
李拱、曾名深等上書報告緊急叛變事,朱搏拘捕他們並藏匿起來以滅其口。
丞樂三年,下詔索要李拱,告誡朱樽改正過錯。
這時,周王朱槁也受謠言中傷,上書謝罪,皇帝封緘其書交給朱樽看。
第二年五月,來京朝拜,朝廷大臣彈劾朱樽的罪行,朱樽厲聲說︰“奸臣喋喋不休,又要效法建文之時的行為嗎?應該把這些人全部斬殺。”皇帝听後不高興,把他留在京城。
除去官屬和護衛,誅殺指揮柴直等人,全部放出朱搏囚禁的人以及搜出所造的不法器械。
群臣請求將教授葉垣等人治罪,皇帝說︰“王性格凶險悖謬,我以溫和詔書開導訓誡六七次,仍然不醒悟,教授之輩能把王怎麼樣呢?葉垣等人先各自返回揭發其車,可以不追究。”朱樽被扣留以後,更有怨恨之言。
這年八月,召其子到京城,都廢黜為平民。
童德三年,福建一狂妄男子樓濂假稱七府小齊王,圖謀反叛。
事情被發覺,解押到京城,誅殺其黨羽敷百人。
朱搏和三個兒子都突然死亡,幼子朱賢煬安置于廬州。
景泰五年,遷徙齊庶人、谷庶人安置在南京,命令守臣謹慎防守。
後來谷庶人絕後,齊庶人請求得到谷庶人的府第。
嘉靖十三年,釋放被監禁的庶人朱長鑒,他是朱樽的曾孫。
萬歷年間,有一個叫朱承彩的,也是朱樽的後裔。
齊宗人多凶狠狡詐,只有朱承彩頗喜好學習。
潭王朱梓是太祖的第八個兒子。
洪武三年封王。
十八年,到長沙藩王府。
朱梓英俊敏悟喜好學習,善于寫文章。
曾經召集府中儒臣,設酒賦詩,親自品評高低優劣,贈以金幣。
妃子于氏是都督于顯的女兒。
于顯之子于琥,開初任窒星指揮。
二十三年,因胡惟庸黨獲罪,于顯和于琥都被誅殺,朱梓感到不安。
皇帝派使者安慰告諭,並且召入京城拜見。
朱梓非常害怕,與妃都自焚而死。
沒有子嗣,除去王封。
趙王朱杞是太祖的第九個兒子。
洪武二年出生。
三年受王封,第二年早天。
魯荒王朱檀是太祖的第十個兒子。
洪武三年出生,生下後兩個月便封王。
十八年,到兗州藩王府。
他喜好文學,禮賢下士,擅長詩歌。
食用金藥餌,毒性發作損傷一只眼楮。
皇帝憎惡他。
二十二年死,謐號為荒。
兒子靖王朱肇 ,剛剛滿月。
母妃湯氏是信國公湯和的女兒,撫育教誨有法度。
永樂元年三月, 得以繼承王位。
明成祖喜愛看重他。
皇帝北巡經過兗州,賜給詩和錢幣。
宣德初年,上疏說︰“藩國長史鄭昭、紀善王貞,奉職三十年了,退休應予禮遇。”皇帝對蹇義說︰“皇祖稱王禮待賢臣尊敬名士,確實不虛假。”答應其請。
成化二年死。
兒子惠王朱泰堪繼位,九年死去。
兒子莊王宋陽鑄繼位,嘉靖二年死。
莊王在位時間久,世子朱當濰,當樅之子朱健代都在他之前死去,健代之子端王朱觀烷繼位。
與典膳秦信等人狎習,游戲沒有節度,挾抱娼樂,男女裸體雜坐。
有違忤的左右侍從,便以錐斧立即打死,有時加以炮烙。
塞堡等人仗勢殘殺人。
館陶王朱當菀不囊 斜 脛旃壅老 鞫瘢 г嘟曳か獻唷 br />
皇帝顱念朱觀烷還年幼,削除他的俸W的三分之二,逮捕誅殺秦信等人,也削除朱當蕕餒郝壞娜 種 弧 br />
二十八年,朱觀烷死。
兒子恭王朱頤坦繼位,有孝順品行,捐獻王府的田湖,贍養貧困的人民,辭謝常規給予的俸祿,供給貧困的宗人。
前後七次賜予璽書嘉獎慰勞。
萬歷二十二年死。
世子朱壽鑷先死,弟敬王朱壽鐺繼位,二十八年死。
弟憲王朱壽鉉繼位,崇禎九年死。
弟肅王朱壽袎~位,死。
兒子朱以派繼位,十五年,大清軍隊攻克兗州,被拘執而死。
弟朱以海輾轉流徙到台州,張國維等人迎接在紹興安居,號魯監國。
順治三年六月,大清軍攻克紹興,朱以海逃入大海。
很久之後,居住于金門,鄭成功以禮相待很恭敬。
後來懈怠,朱以海內心不平,將前往南澳。
鄭成功派人把他沉入海中。
歸善王朱當冱是莊王的幼子。
正德年問,賊寇攻打充州,他率領家中眾人登城防守,取護衛的弓弩射退賊寇。
朝廷降敕書嘉獎告諭,于是以剛強勇武聞名。
當時有士卒袁質和舍人趙岩都住在柬平,行為武斷,被鄉人憎惡。
吏部主事梁谷,也是束平人,年少不檢點,倚仗惡劣少年作幫凶,顯貴以後,對這些人感到很厭惡,又與干戶高干結怨。
正德九年,梁谷的同邑人西鳳竹、屈昂欺騙梁谷說︰“袁質、趙岩將要作亂。”梁谷心動,于是一並指控高干等人,向尚書楊一清報告變亂。
兵部商議派大軍駐守濟南以窺視變亂。
在此之前,朱當冱多次與袁質、趟岩比射箭。
到這時朱當冱的父親莊王听長史馬魁的讒言,說朱當冱交結袁質、趙岩想反叛,擔憂禍害及身,便向朝廷奏報。
皇帝派司禮太監溫祥、大理少卿王純、錦衣衛指揮輯端前往審理。
溫祥等到達後,圍住朱當冱的宅第,拘捕了他。
溫祥等人審訊梁谷所指控的都是平民百姓。
馬魁害怕事情敗露,便暗示他的好友陳環和術士李秀作旁證,又送書信和財物給鎮守太監畢真,使他逮捕二人審問。
後來二人按寅情回答,送書信財物之事也被畢真所揭發。
于是御史李翰臣彈劾梁谷報私仇求功勞,長史馬魁蠱惑王誣奏,應立即審訊。
下詔把李翰臣關進監獄,貶謫為廣德州判官,赦免梁谷之罪不追究。
御史程啟充等上疏說︰“梁谷、馬魁鼓吹煽動謊言,判死刑也不能抵其罪,放縱禍亂的首惡而貶謫上言之人,不合國體。”沒有回覆。
朝廷之臣討論朱當冱之罪,終究沒有證據定罪。
便以私藏護衛兵器違背祖宗制度廢為平民。
袁質等罰往肅州作戍役。
牽連被逮捕的人多死于獄中,馬魁犯誣奏罪判斬刑。
西鳳竹、屈昂流放口外。
中官送朱當冱到監獄,當冱放聲痛哭說︰“冤枉啊!”踫牆而死,听到的人為他而悲傷。
輔國將軍朱當漬,是巨野王朱泰嶝的本家孫子,慷慨有志向氣節。
嘉靖三年,上書請求停止郡縣主、郡縣君的恤典,用其財緩解人民的困苦。
七年,上奏辭去輔國將軍和兒子奉國將軍的俸祿,以佐助疏浚運河。
皇帝賜予敕書褒獎告諭。
又上書說︰“各藩郡縣主、郡縣君先于儀賓而死的,按照舊例儀賓得支付一半俸祿。
現在四方災害,邊防多警,人民窮困財物殆盡,而各儀賓卻橫暴奢侈放肆,多做不法之事,請求不論品級,減少他們每月的供給。”第二年,又請求把父子二人應得的俸祿米用來幫助賑災。
于是勸皇帝效法祖宗,重視國家根本,裁除不急需的費用,停此土木建築工程,言詞十分和順懇切。
皇帝嘉賞其忠心,特意賜敕書褒獎,不同意推辭俸祿。
當時束甌王朱健楸沒有兒子,便上書說︰“宗室蕃衍的原因是假以媵子為嫡子,耗費國家財物。
現在臣沒有嫡嗣,請把所接受的府第屯廠全部歸于魯府,等待給予新封,以減省人民萬分之一的財物,請求著為定例。”回報同意。
奉國將軍朱健根是巨野王朱陽瑩的本家孫子。
博通經術,年齡已七十歲,還縱談名理,迭迭而談不覺疲倦。
嘉靖年問,下詔褒贊他的賢能拳順。
兒子鎮國中尉朱觀嫗,字中立,服母喪,吃蔬菜食物超過一年,哀痛毀損形銷骨立。
曾經畫《太平圖》獻給皇上。
世宗嘉獎他,賜承訓書院名額和《五經》等書。
弟朱觀鞍以詩畫聞名于世。
同時的巨野中尉朱頤壕、安丘將軍朱頤墉歌詩清俊健拔。
樂陵王朱頤墁也喜歡詩歌。
安丘王朱當滋是靖王的曾孫,年少時成了孤兒,侍奉祖父祖母以孝順聞名。
曾孫朱頤堀愛好學問秉持禮義,特別熟悉典章故事。
藩王府中有大的疑難,便到他那里去作決定。
一心一意韜光養晦,監司守令很少見到他的面。
年已七十多歲,還手不釋卷。
魯府宗室朱壽琳,家住充州。
崇禎年問,作雲南通判,有政績聲譽。
永明王朱由榔在廣西,任用他作右愈都御史,讓他招募軍隊。
時值沙定州叛亂,軍隊沒有招集起來。
孫可望的軍隊到達後,朱壽琳知道不能免于難,張設麾蓋去見他,行三揖之禮說︰“感謝將軍不殺戮不搶掠的恩德。”孫可望脅迫他投降,不听從。
拘系于別處,派人以官位引誘他,終究不听從。
從容題詩于牆壁,有人拿詩向孫可望報告,于是被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