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黑色。其蘆有黑皮裹之。故名。根際似蔥。(猶蔥之有須) 俗名蔥管藜蘆。北人謂之 須 味辛苦。氣寒。有毒。入手太陰足陽明經。 黃連為之使。反細辛芍藥人參沙參紫參丹參苦 亦 熱 生。其一二年 饑。采約一二斗。汗出如洗。甚昏困。三日憨蔥苗。即本草藜蘆也。(子和) 中一齒。濃煎藜蘆湯灌之。少頃噫氣。
如曳鋸。口流涎沫。用蔥管藜蘆二兩。
淬數次。濾淨。將雄豬膽十個取汁。
分。裝瓷罐內。黃蠟封口。每用黃豆大一若牙關緊閉。將口挖開。其痰得出。任熬黃研末。蜜丸小豆大。每空心服一丸。未發時結聚如駭。駭不去者。巴豆半兩。去皮心炒。搗每吞一二丸。按藜蘆用專于吐。而巴豆畏藜蘆。後二方猛吐與峻下者。合而入胃。驅痰逐結。
使上下之壅 為末 ﹝論﹞ 藜蘆氣寒。味辛而苦。發散涌泄。專主吐越風痰。蓋風木以水為母。火為子。
寒者 于下 風 甚 氣而大暢子氣。俾風邪之壅而不下者。義取從治以上越之。要非其苦至極。則亦不能取效于俄頃。而幾其必吐也。觀其夏生冬凋。水生者便不入藥。可以思其炎上之性矣。
服一匕。則令人胸中煩悶。吐逆不止。凡有痰飲。或中蠱毒惡氣者。借其空吐上涌之力。
獲 ﹝修治﹞ 去蘆頭。止剔取根。糯米泔浸一宿。微炒用。不入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