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毒草部 附子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時泰 書名︰本草述鉤元

    出犍為山谷及少室。近以蜀道綿州(今屬成都。領縣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領鄉十。惟赤水為多。)龍州者為良。他處雖有。力薄不堪用也。十一月播種。入春生苗。

    野艾而澤。葉類地麻而濃。花則瓣紫蕤黃。苞長而圓。實類桑葚。子細且黑。九月采其品凡七。初種之化者為烏頭。少有旁尖。身長而烏。附烏頭而旁生。雖相須實不相曰附子。左右附而偶生者。曰鬲子。種而獨生無附。長三四寸者。曰天雄。附而尖者錐。附而上出者。曰側子。附而散生者。曰漏藍子。皆脈絡連貫。如子附母。而附子故專附名也。凡種一而子六七以上。則皆小種。一而子二三。則稍大。若子特生。則附子之形。以蹲坐正節角少者為上。有節多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傷缺風皺者為下。

    之色。花白者為上。鐵色者次之。青綠者為下。天雄烏頭天錐。皆以豐實盈握者為勝側子。卑卑不數也。漏藍即雷 所謂木鱉子。日華所謂虎掌。鬲子即烏喙。天錐方書並無此名。功用當相同耳。(核)

    氣味大辛大熱。微兼甘苦而有大毒。氣濃味薄。可升可降。浮中沉無所不至。入手厥陰命門 虛。

    髒冷脾泄。暴瀉脫陽。久冷反胃。久痢休息。寒濕痿痹拘攣。腰脊膝痛。腳疼冷弱不能行步。更治偏風半身不遂。頭風。腎厥頭痛。(皆因陽虛)又療下血虛寒。癰疽久漏。 全稟地中 一點 質。

    不足 摶)

    子 脈 用。

    正宜速入。(述) 治濕藥中。宜少加之引經。又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烏附是也 則拒 妙也 梔子 用 聖藥 以行參 得桂則補 藉其同氣以 冷病。(得生干姜桂枝。主傷寒直中陰經。溫中散寒而能出汗。 佐人參肉桂五味。補命門相火不足。回陽有神。 得人參肉桂。治虛人暴寒入腹。痛泄。完谷不化。小水不禁。 得參 芍味陳皮甘草。主癰疽潰去膿血過多。致飲食不進。惡心欲嘔。不生肌肉。亦主久漏冷瘡。

    人參芍藥炙草陳皮砂仁。主小兒慢驚。加蓮肉扁豆。治吐瀉不止。 得術桂牛膝木瓜橘皮立止寒疝痛極。 得白術木瓜石斛萆 薏苡橘皮茯苓。治風濕麻痹腫痛。及腳氣之無熱證者。得人參橘皮。主久病嘔噦。反胃虛而無熱者。陽虛痹氣。身非衣寒。中非受寒。氣血不行。一身如從水中出。此陽虛陰盛。名曰痹氣。附子丸主之。黑附子川烏(通銼碎炒黃) 官桂 。溫酒下。 髓少骨痹身寒。重衣不能熱。腰脊疼不得俯仰。腳冷受熱不遂。此腎脂枯涸不行。髓少筋弱凍栗。故攣急。附子湯主之。黑附子獨活防風各七分。川芎丹參萆 天麻白術菖蒲山萸牛膝甘菊各五分。官桂炙草細辛各三分。當歸一錢。黃 七分。枳殼四分。生姜五片 再 熟 子 丸 搗 積 為寒痞隔。故水凝而不通。惟服沉附湯。用生附子一個。去皮臍切片。生姜十斤。沉香一錢。

    用 毒攻 一盞 氣上 滿椒 也。

    以余 每 乃效。 久痢休息。熟附子半兩。研末。雞子白二枚搗和。丸梧子大。傾入沸湯。煮數沸。

    漉出作兩服。米飲下。 小便虛閉。兩尺脈沉微。用利水藥不效者。虛寒也。附子一個。炮去皮臍。鹽水浸良久。澤瀉一兩。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燈心七睫。煎服愈。 按附子本治陽虛陰盛之證。乃有請更悉之。脫為最急。救冷汗自出。亦系八片。白術干姜各一帖。合渣並煎。再蔥白三七根研細。酒熨臍及氣海。勿令氣冷還自甦。若便放開。必死﹝論﹞ 附子為手少陰三焦命門之劑。所稟辛熱。有合于壬水配丁。由命門而生心。故其效 主血 陰翳 火不足。

    陽微。而之陰氣。

    于陽虛。

    是即消 之類。

    即于 建殊 強陽。

    自散。

    浮中沉無不至。其有開關奪將之猛者。原于龍火燔騰無前也。但者。投之禍烈。即水不足而火陽。是混于陽中之陰以論也。

    烏頭 其形象烏之頭。此附子之母也。附子頂圓正。烏頭頂歪斜。以此別之。(天雄烏喙側 出彰 之草 主除寒濕。行經散風邪。治諸風痹血風虛。(好古)助陽退陰。功同附子而稍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風疾即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後用烏附。乃宜。(又)

    故氣愈麻。及藥氣盡而正氣行。則麻病愈矣。(守口眼 斜。語言蹇澀。步履不正。川烏頭去皮臍五滴水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先以生姜汁研化。暖而痊。 風寒濕痹。四肢麻木不遂。生川烏頭末。

    所。下姜汁一匙。蜜三大匙。空腹啜之。或入薏仁末烏頭去皮二錢半。五靈脂半兩。為末。豬心血丸梧子大烏山梔各一錢。為末。順流水入姜汁一匙調下。此濕熱郁。烏頭為梔子所引。其性急速。不留胃中也。 寒疝用大烏頭煎。大烏頭五枚。去臍。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七合。弱者五合。不瘥。明日更服。

    天雄 有二種。一是蜀人種附子生出長者。或種附子而盡變成長者。(如種芋形狀不一之類)一是他處草烏頭之類。自生成三寸以上者。入藥須用蜀產。更經釀制。

    天雄散寒。為去濕助精陽之藥。(東垣) 補虛寒須用附子。風家多用天雄。取其尖角多熱性 皆下焦命 若是上 是誤認 ﹝總論﹞ 烏頭即附子之母。何以烏治風。附治寒。按本草冬采為附子。(是烏頭生子已成 風木之 緩于附 痹矣。

    其力當 火熱。若靡不立斃。

    然必面赤 干舌干。

    飲食無味 日光。兼夢寐紛紜 並盛。中風發熱。血行病屬陰虛。

    ﹝修治﹞凡烏附天雄。須用童便浸透。煮過。以殺其毒。並助下行之力。入鹽少許尤好。

    干用 以東 水姜


如果你對本草述鉤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述鉤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