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獸部 虎

類別︰子部 作者︰清•楊時泰 書名︰本草述鉤元

    x骨 x 氣味辛。微熱而平。(其肉酸) 主治筋骨毒風。攣急。屈伸不得。走注疼痛。追風健骨。並止驚癇。療溫瘧。 方書治中風虛勞痹痿。鶴膝風譫妄。腰痛腳氣。 風所以從虎者。

    風木也。虎金也。木受金制。焉得不從。(宗 ) 西方金獸。而反司東方甲膽乙木。此所謂制則化也。無制則亢。亢則害矣。(之頤) 凡闢邪疰。治驚癇溫瘧瘡疽頭風。當用頭骨。

    手足諸風。用脛骨。腰背諸風。用脊骨。(瀕湖) 虎之強悍。賴于脛。雖死而 立不僕。

    故治腳脛無力用之。(石山) 同牛膝木瓜地黃山藥山萸黃柏枸杞麥冬五味。治腰膝無力。

    筋骨疼痛。或痿弱不能步履。 同萆 獨活防己蒼術牛膝首烏薏仁木瓜刺蒺藜。治風寒濕邪著于經絡。以致偏痹不仁。 同當歸白芍甘草續斷牛膝白膠麥冬地黃。治遍身骨節痛。 治白虎風痛走注。兩膝熱腫。用虎脛骨酥涂炙黃。黑附子炮裂去皮。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

    溫酒下。日再。 歷節痛風。用虎脛骨酒炙三兩。沒藥七錢。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日三服。 筋骨急痛。虎骨和通草煮汁。空腹服半升。覆臥少時。汗出為效。切忌熱食損齒。

    小兒不可與食。恐齒不生。 肝腎氣血不足。足膝酸痛。步履不隨。虎脛骨一兩。醋炙沒藥乳香另研各五錢。附子炮去皮尖二兩。蓯蓉(洗淨)川牛膝木瓜天麻各一兩半。余為末。將木瓜蓯蓉搗如膏。加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湯下。 休息痢經年不愈。

    虎骨炙黃焦。搗末飲服方寸匕。日三取效。 閱上方治。不盡屬風。當益明于金木相媾之義。

    經雲。至陽盛則地氣不足。惟虎骨能奏厥功。蓋金媾于木則風升之陽際于天表者。陽中有陰。

    此正 ﹝論﹞ 虎司風木。厥肖惟寅。其氣特鐘肅殺。得金之專。而風木並從之以化。取其骨。

    味辛散通行。治諸風證。宗 謂木受金制。之頤謂木從金化。夫制者金猶為木用。化則木俱從金用。是以風之太過不及。投此咸宜。蓋靜木之風者。必藉于金。非漫取其相制也。人身如肝木從陰而達陽于天。不有肺金從陽而致陰于地。何以裕肝之陰。令其右旋。俾返于所始。

    而升降不息乎。經曰。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此可以悟金木相媾之義矣。(中風危篤之證。只因升降息耳。此義最為吃緊。前人俱未及發。)虎骨之功。似乎專在氣分。而就氣分。即有為益血之主者。以從肺而媾于肝。肝固血髒也。方書如中風虛勞攣痹腳氣腰痛之用。此皆以療筋為治。夫筋固肝所主。而于益血之義尤切。血正所以養筋也。至于行痹有風毒風虛之異。

    一皆以虎骨主之者。緣人身風木之初氣。稟于陰中之陽。有升即應有降。而陰卻御陽以為升降。如風毒之走注。固由陰微不能為陽之化。而風虛之走注。亦以陰微不能為陽之使也。惟虎骨有能為陽之化且使者。此木從金化之實際也。即彼不病于風。若腰痛著痹痿證。非亦如風毒之治。暢陰以和陽乎。即彼主療腳氣。非又如風虛之類藉之育陰。而更助氣以達陽乎。

    總之。肝司地氣之升。肺司天氣之降。由升而得降以運育于地者。肺為肝之用也。由降而得升以還暢于天者。肝又為肺之用也。肺為肝之用。故陽和于陰以化血。肝為肺之用。故血和于氣以化精。正內經所雲。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如不思風木為元氣出地之始。不悉其履端于始者。乃能升降相因以妙于生化。而漫然止謂其治風。不幾同于說夢乎。

    ﹝辨治﹞ 凡虎身數物。俱用雄虎者良。虎頭及脛骨。色黃白者佳。前掌腕中骨。形圓扁似 用狗肉。包裹一夜。投所嗜以回其靈。諸骨並捶碎去髓。涂上酥。或酒或醋。柳灰火炙黃脆。研如飛塵。否則粘著腸間為癥積。

    x楮 x 凡虎夜視。一目放光。一目看物。獵人候而射之。弩箭才及。目光即墮入地。記其處。

    掘下尺余。方得狀如白石子琥珀。此其精魄淪入地下者。 主治癲疾瘧病。鎮心安神。療小兒驚癇啼悸客忤疳氣。

    附方 虎楮丸。治癇疾發作。涎潮搐搦。時作譫語。虎楮一對。微炒。犀角屑大黃遠志肉各一兩。梔子仁半兩。為末。煉蜜丸綠豆大。每溫酒服二十丸。 地龍散。通治小兒諸癇。

    發遏無時。干地龍半兩。焙虎楮一對。炙人參二錢半。金銀箔三十片。天竺黃朱砂代赭石煨醋淬鐵粉各二錢半。雄黃一錢半。輕粉半錢。為末。每服半錢。紫甦湯調。不拘時服。

    ﹝論﹞ 虎楮治癇。屬于肝心二髒者居多。此正木從金化之義。又雖專于氣分。而即有為益 ﹝修治﹞ 多偽作。須自獲者乃真。入藥。酒浸炙干用。

    x肚 x 治反胃吐食。取生者弗洗。存滓穢。新瓦固 存性。入平胃散末一兩。和勻。每白湯服三錢。神效。(瀕湖)


如果你對本草述鉤元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述鉤元》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