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似牛。舌上有刺。好食棘刺。出西番南番滇南交州諸處。有山犀(居山林。易得。)
水犀(出入水中。最難得。並有二角。鼻角長而額角短。)兕犀(亦作 。即沙犀。止有一角在頂。為獨角犀。其紋理細膩。斑白分明。作器用佳。不堪入藥。)三種。又有毛犀似之。
(即旄牛)
味苦酸咸。性甚走散。氣寒。可升可降。陽中之陰也。入足陽明兼入手少陰經。(升麻為之使。惡烏頭烏喙。) 清胃解毒。瀉肝涼心。治百毒。闢中惡氣毒。解瘟疫寒熱諸毒瓦斯。
鎮心神。療時疾熱如火。煩毒入心。狂言妄語。主風毒攻心 熱悶。中風失音。治吐血衄血。傷寒蓄血。(上焦蓄血用犀角地黃湯)及發狂斑黃。療小兒風熱驚癇。並瘡疹稠密。內熱黑陷。或不結痂。亦化瘡腫癰疽膿血。 方書治卒中暴厥。與中蠱毒。咳嗽諸見血證。痰飲消癉。耳鼻唇舌面病。螈 攣痙。行痹痛痹。頭痛眩暈。淋及溲血。滯下腳氣。 犀屬南方獸。似得火化之正令者。飲則污濁。清之也。食則毒棘。消之也。故曰犀利。(之頤) 小兒驚癇不知人。嚼舌仰目者。濃磨犀角服之。立效。 痘瘡稠密。不拘大人小兒。用新汲水。
磨生犀于澀器中。冷凍飲料濃汁。 同丹砂琥珀金箔天竺黃牛黃鉤藤鉤羚羊角真珠麝香。治大人小兒風熱驚癇。 磨汁。同生地紅花子麥冬紫草白芍鼠粘子。治痘瘡血熱。初見點紅艷壯熱。
躁渴狂語。多服可保無虞。 磨汁。同郁金童便生地麥冬甘草白芍甦子丹參白藥子。治吐血衄血。 入紫雪。治大人小兒癲狂瘟疫。蠱毒邪魅。一切煩熱為病。 入抱龍丸。治小兒恍惚驚悸。痰涎壅塞。 入至寶丹。治中風不語。中惡氣絕。一切神魂恍惚狂亂等證。下利鮮血。犀角地榆銀花各一兩升麻五錢為末。煉蜜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五合。去渣溫服。此熱毒伏于心經故也。宜加丹砂滑石末。以金銀藤花熬汁煎藥。更效。 鼻衄。犀角磨汁。生地芍藥丹皮。水煎服。熱多者加黃芩。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無熱也。不用黃芩。 溲血亦用上方。但空心服。(心系于肺。而小腸為心之腑以行水化。故二證可用一方。)
﹝論﹞ 犀茹百毒食眾棘。凡毒入此獸之胃而悉化。其角屬陽。性走散。潔古謂為陽中之陰。大抵入胃而效心之用者。(觀其能涼心解熱療煩毒治譫狂可見) 夫心為陽中之太陽。
又為手少陰經。以其火中宅水也。此味屬陽而氣寒。寒在陽中。陽至寒化。其酸苦涌泄。不同苦寒之降折。所以散氣毒者在此。所以散火結者即在此。(心原不受邪。凡受邪者。皆包絡也。包絡與胃口緊相應。惟犀角能散包絡之熱毒。故治種種血證。以包絡固主血者也。) 故又能治中風。蓋風火陽也。心為火主。風逐火焰。火散而風自平。且肝脾之系。俱連系于心。
是 方書用茲味。主治中風證居多。(皆見恍惚悶亂。昏煩不語。及謇澀譫錯顛倒。舌強失音等證。)夫風屬肝所司。而子母禪受。絕無等待。且風火相煽。類屬熱毒。非屬陽中之陰如此味者。不克靜受病之主髒也。觀于治風之次。即屬治驚。其義不更顯然乎。惟血虛而有火者。最宜酌投。(是以孕婦多服則損胎氣)大約火實欲空者。宜之。火空欲實者。仍忌之耳。
痘證氣虛無大熱者。不宜用。(仲淳) 或以血虛而燥熱發者。用之禍至。(丹溪)傷寒陰證發躁。勿誤用。妊婦多服。能消胎氣。(仲淳)
﹝辨治﹞ 文如魚子形。謂之粟紋。紋中有眼為粟眼。黑中有黃花者為正透。黃中有黑花者為倒透。花中復有花者為重透。並名通犀。乃上品也。花如椒豆斑者次之。烏犀純黑無花者為下。(瀕湖) 未經湯火煮制者為生犀。始可用。角尖尤勝。以紙裹置懷中一宿。則易研。(人氣粉犀)入丸散。屑之。尋常湯藥。磨汁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