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米上

類別︰子部 作者︰唐•甦敬等20余人編寫 書名︰新修本草

    胡麻

    味甘,平,無毒。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療金創,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久服輕身不老,明耳目,耐饑渴,延年。以作油,微寒,利大腸、胞衣不落;生者摩瘡腫,生禿發。一名巨勝,一名狗虱,一名方睫,一名鴻藏。

    葉名青 。生上黨川澤。

    八谷之中,惟此為良。淳黑者名巨勝。巨者,大也,是為大勝。本生大宛,故名胡麻。

    又睫方名巨勝,睫圓名胡麻。

    服食家當九蒸、九曝、熬、搗,餌之斷谷、長生、充饑。雖易得,俗中學人猶不能恆服,而況余藥耶!蒸不熟,令人發落,其性與茯苓相宜。俗方用之甚少,惟時以合湯丸耳。麻油生榨者如此,若蒸炒正可供作食及燃耳,不入藥用也。

    ﹝謹案﹞

    此麻以角作八稜者為巨勝,四稜者名胡麻。都以烏者良,白者劣爾。生嚼涂小兒頭瘡及浸淫惡瘡,大效。

    青

    味甘,寒,無毒。主五髒邪氣,風寒濕痹,益氣,補腦髓,堅筋骨。久服耳目聰明,不饑,不老,增壽。巨勝苗也。

    生中原川谷。

    胡麻葉。甚肥滑,亦可以沐頭,但不知雲何服之。仙方並無用此法,正當陰干,搗為丸散耳。既服其實,故不復假苗。五符巨勝丸方亦雲︰葉名青 。本生大宛,度來千年耳。

    ﹝謹案﹞青 ,《本經》在草部上品中,既堪啖,今從胡麻條下。

    麻

    味辛,平,有毒。主五勞七傷,利五髒,下血寒氣,破積,止痹,散膿。多食令人見鬼狂走。久服通神明,輕身。

    一名麻勃,此麻花上勃勃者。七月七日采,良。麻子,味甘,平,無不老。療中風汗出,逐水,利小便,破積血,復血脈,乳婦產後余疾,長發,可為沐藥。久服神仙。九月采。入土中者賊人。生太山川谷。

    畏牡蠣、白薇,惡茯苓。麻 即牡麻,牡麻則無實,今人作布及履用之。麻勃,方藥亦少用,術家合人參服之,令逆知未來事。其子中仁,合丸藥並釀酒,大善,而是滑利性。麻根汁及煮飲之,亦主瘀血、石淋。

    ﹝謹案﹞ ,即麻實,非花也。《爾雅》雲︰ , 實。《禮》雲︰苴,麻之有 者。注雲︰有子之麻為苴。皆謂子耳。陶以一名麻勃,謂勃勃然如花者,即以為花,重出子條,誤矣。既以麻 為米之上品,今用花為之,花豈堪食乎?根主產難胞衣不出,破血壅脹,帶下,崩中不止者,以水煮服之,效。漚麻汁,主消渴。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毒,效。

    飴糖

    味甘,微溫。主補虛乏,止渴,去血。

    方家用飴糖,乃雲膠飴,皆是濕糖如濃蜜者,建中湯多用之。其凝強及牽白者,不入藥。

    又今酒用曲,糖用 ,猶同是米、麥,而為中、上之異。糖當以和潤為優,酒以燻亂為劣。


如果你對新修本草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新修本草》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