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类别:史部 作者:李百药 书名:北齐书

    【原文】

    高乾,字乾邕,渤海蓚人也。父翼,字次同,豪侠有风神,为州里所宗敬。孝昌末,葛荣作乱于燕、赵,朝廷以翼山东豪右,即家拜渤海太守。至郡未几,贼徒愈盛,翼部率合境,徙居河、济之间。魏因置东冀州,以翼为刺史,加镇东将军、乐城县侯。及尔朱兆弑庄帝,翼保境自守。谓诸子曰:“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今社稷阽危,人神愤怨,破家报国,在此时也。尔朱兄弟,性甚猜忌,忌则多害,汝等宜早图之。先人有夺人之心,时不可失也。”事未辑而卒。中兴初,赠使持节、侍中、太保、录尚书事、冀定瀛相殷幽六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文宣。

    乾性明悟,俊伟有知略,美音容,进止都雅。少时轻侠,数犯公法,长而修改,轻财重义,多所交结。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起家拜员外散骑侍郎,领直后,转太尉士曹、司徒中兵,迁员外。魏孝庄之居藩也,乾潜相托附。及尔朱荣入洛,乾东奔于翼。庄帝立,遥除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乾兄弟本有从横志,见荣杀害人士,谓天下遂乱,乃率河北流人反于河、济之间,受葛荣官爵,屡败齐州士马。庄帝寻遣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乾兄弟相率出降。朝廷以乾为给事黄门侍郎。尔朱荣以乾前罪,不应复居近要,庄帝听乾解官归乡里。于是招纳骁勇,以射猎自娱。荣死,乾驰赴洛阳,庄帝见之,大喜。时尔朱徒党拥兵在外,庄帝以乾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大使,令招集乡闾为表里形援。乾垂涕奉诏,弟昂拔剑起舞,请以死自效。

    俄而尔朱兆入洛,寻遣其监军孙白鹞百余骑至冀州,托言普征民马,欲待乾兄弟送马,因收之。乾既宿有报复之心,而白鹞忽至,知将见图,乃先机定策,潜勒壮士,袭据州城,传檄州郡,杀白鹞,执刺史元仲宗。推封隆之权行州事,为庄帝举哀,三军缟素。乾升坛誓众,辞气激扬,涕泪交下,将士莫不哀愤。北受幽州刺史刘灵助节度,共为影响。俄而灵助被杀。属高祖出山东,扬声来讨,众情莫不惶惧。乾谓其徒曰:“吾闻高晋州雄略盖世,其志不居人下。且尔朱无道,杀主虐民,正是英雄效义之会也。今日之来,必有深计,吾当轻马奉迎,密参意旨,诸君但勿忧惧,听我一行。”乾乃将十数骑于关口迎谒。乾既晓达时机,闲习世事,言辞慷慨,雅合深旨,高祖大加赏重,仍同帐寝宿。时高祖虽内有远图,而外迹未见,尔朱羽生为殷州刺史,高祖密遣李元忠举兵逼其城,令乾率众伪往救之。乾遂轻骑入见羽生,与指画军计。羽生与乾俱出,因擒之,遂平殷州。又共定策推立中兴主,拜乾侍中、司空。先是信都草创,军国权舆,乾遭丧不得终制。及武帝立,天下初定,乾乃表请解职,行三年之礼。诏听解侍中,司空如故,封长乐郡公,邑一千户。乾虽求退,不谓便见从许。既去内侍,朝廷罕所关知,居常怏怏。

    武帝将贰于高祖,望乾为己用,会于华林园,宴罢,独留乾,谓之曰:“司空奕世忠良,今日复建殊效,相与虽则君臣,实亦义同兄弟,宜共立盟约以敦情契。” 殷勤逼之。乾对曰:“臣世奉朝廷,遇荷殊宠,以身许国,何敢有贰。”乾虽有此对,然非其本心。事出仓卒,又不谓武帝便有异图,遂不固辞,而不启高祖。及武帝置部曲,乾乃私谓所亲曰:“主上不亲勋贤,而招集群竖。数遣元士弼、王思政往来关西,与贺拔岳计议。又出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外示疏忌,实欲树党,令其兄弟相近,冀据有西方。祸难将作,必及于我。”乃密启高祖。高祖召乾诣并州,面论时事,乾因劝高祖以受魏禅。高祖以袖掩其口曰:“勿妄言。今启司空复为侍中,门下之事,一以相委。”高祖屡启,诏书竟不施行。

    乾以频请不遂,知变难将起,密启高祖,求为徐州,乃除使持节、都督三徐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指期将发,而帝知乾泄漏前事,乃诏高祖云: “曾与乾邕私有盟约,今复反覆两端。”高祖便取乾前后数启论时事者,遣使封送武帝。帝召乾邕示之,禁于门下省,对高祖使人责乾前后之失。乾曰:“臣以身奉国,义尽忠贞,陛下既立异图,而乃云臣反覆。以匹夫加诸罪,尚或难免,况人主推恶,复何逃命。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功大身危,自古然也。若死而有知,庶无负庄帝。”遂赐死,时年三十七。乾临死,神色不变,见者莫不叹惜焉。时武卫将军元整监刑,谓乾曰:“颇有书及家人乎?”乾曰:“吾兄弟分张,各在异处,今日之事,想无全者,儿子既小,未有所识,亦恐巢倾卵破,夫欲何言。”后高祖讨斛斯椿等,次盟津,谓乾弟昂曰:“若早用司空之策,岂有今日之举也!”天平初,赠使持节、都督冀定沧瀛幽齐徐青光兖十州军事、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曰文昭。长子继叔袭祖乐城县侯,令第二子吕儿袭乾爵。

    乾弟慎,字仲密,颇涉文史,与兄弟志尚不同,偏为父所爱。魏中兴初,除沧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太昌初,迁光州刺史,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时天下初定,听慎以本乡部曲数千人自随。慎为政严酷,又纵左右,吏民苦之。兄乾死,密弃州将归高祖,武帝敕青州断其归路。慎间行至晋阳,高祖以为大行台左丞,转尚书,当官无所回避,时咸畏惮之。自义旗之后,安州民恃其边险,不宾王化,寻以慎为行台仆射,率众讨平之。天平末,拜侍中,加开府。元象初,出为兖州刺史。寻征为御史中尉,选用御史,多其亲戚乡闾,不称朝望,世宗奏令改选焉。慎前妻吏部郎中崔暹妹,为慎所弃。暹时为世宗委任,慎谓其构己,性既狷急,积怀愤恨,因是罕有纠劾,多所纵舍。高祖嫌责之,弥不自安。出为北豫州刺史,遂据武牢降西魏。慎先入关。周文帝率众东出,高祖破之于邙山。慎妻子将西度,于路尽禽之。高祖以其勋家,启慎一房配没而已。

    昂,字敖曹,乾第三弟。幼稚时,便有壮气。长而俶傥,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雄异。其父为求严师,令加捶挞。昂不遵师训,专事驰骋,每言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与兄乾数为劫掠,州县莫能穷治。招聚剑客,家资倾尽,乡闾畏之,无敢违迕。父翼常谓人曰:“此儿不灭我族,当大吾门,不直为州豪也。”

    建义初,兄弟共举兵,既而奉旨散众,仍除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邑五百户。乾解官归,与昂俱在乡里,阴养壮士。尔朱荣闻而恶之,密令刺史元仲宗诱执昂,送于晋阳。永安末,荣入洛,以昂自随,禁于驼牛署。既而荣死,魏庄帝既引见劳勉之。时尔朱既隆还逼宫阙,帝亲临大夏门指麾处分。昂既免缧绁,被甲横戈,志凌劲敌。乃与其从子长命等推锋径进,所向披靡。帝及观者莫不壮之。既除直阁将军,赐帛千匹。昂以寇难尚繁,非一夫所济,乃请还本乡,招集部曲。仍除通直常侍,加平北将军。所在义勇,竞来投赴。寻值京师不守,遂与父兄据信都起义。殷州刺史尔朱羽生潜军来袭,奄至城下,昂不暇擐甲,将十余骑驰之,羽生退走,人情遂定。后废帝立,除使持节、冀州刺史以终其身。仍为大都督,率众从高祖破尔朱兆于广阿。及平邺,别率所部领黎阳。又随高祖讨尔朱兆于韩陵,昂自领乡人部曲王桃汤、东方老、呼延族等三千人。高祖曰:“高都督纯将汉儿,恐不济事,今当割鲜卑兵千余人共相参杂,于意如何?”昂对曰:“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今若杂之,情不相合,胜则争功,退则推罪,愿自领汉军,不烦更配。”高祖然之。及战,高祖不利,军小却,兆等方乘之。高岳、韩匈奴等以五百骑冲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蹑其后,昂与蔡俊以千骑自栗园出,横击兆军。兆众由是大败。是日微昂等,高祖几殆。

    太昌初,始之冀州。寻加侍中、开府,进爵为侯,邑七百户。兄乾被杀,乃将十余骑奔晋阳,归于高祖。及斛斯椿衅起,高祖南讨,令昂为前驱。武帝西遁,昂率五百骑倍道兼行,至于崤陕,不及而还。寻行豫州刺史,仍讨三荆诸州不附者,并平之。天平初,除侍中、司空公。昂以兄乾薨于此位,固辞不拜,转司徒公。时高祖方有事关陇,以昂为西南道大都督,径趣商洛。山道峻隘,已为寇所守险,昂转斗而进,莫有当其锋者。遂攻克上洛,获西魏洛州刺史泉企,并将帅数十人。会窦泰失利,召昂班师。时昂为流矢所中,创甚,顾谓左右曰:“吾以身许国,死无恨矣,所可叹息者,不见季式作刺史耳。”高祖闻之,既驰驿启季式为济州刺史。昂还,复为军司大都督,统七十六都督,与行台侯景治兵于武牢。御史中尉刘贵时亦率众在北豫州,与昂小有忿争,昂怒,鸣鼓会兵而攻之。侯景与冀州刺史万俟受洛干救解乃止。其侠气凌物如此。于时鲜卑共轻中华朝士,唯惮服于昂。高祖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昂若在列,则为华言。昂尝诣相府,掌门者不纳,昂怒,引弓射之。高祖知而不责。

    元象元年,进封京兆郡公,邑一千户。与侯景等同攻独孤如愿于金墉城,周文帝率众救之。战于邙阴,昂所部失利,左右分散,单马东出,欲趣河阳南城,门闭不得入,遂为西军所害,时年四十八。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沧瀛殷五州诸军事、太师、大司马、太尉公、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谥忠武。子突骑嗣,早卒。世宗复召昂诸子,亲简其第三子道豁嗣。皇建初,追封昂永昌王。道豁袭,武平末,开府仪同三司。入周,授仪同大将军。开皇中,卒于黄州刺史。

    季式,字子通,乾第四弟也。亦有胆气。中兴初,拜镇远将军、正员郎,迁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寻加散骑常侍,领主衣都统。太昌初,除尚食典御。天平中,出为济州刺史。山东旧贼刘盘陀、史明曜等攻劫道路,剽掠村邑,齐、兖、青、徐四州患之,历政不能讨。季式至,皆破灭之。寻有濮阳民杜灵椿等攻城剽野,聚众将万人,季式遣骑三百,一战擒之。又阳平路叔文徒党绪显等立营栅为乱,季式讨平之。又有群贼破南河郡,季式遣兵临之,应时斩戮。自兹以后,远近清晏。季式兄弟贵盛,并有勋于时,自领部曲千余人,马八百匹,戈甲器仗皆备,故凡追督贼盗,多致克捷。有客尝谓季式曰:“濮阳、阳平乃是畿内,既不奉命,又不侵境,而有何急,遣私军远战?万一失脱,岂不招罪?”季式曰:“君言何不忠之甚也!我与国义同安危,岂有见贼不讨之理?且贼知台军卒不能来,又不疑外州有救,未备之间,破之必矣。兵尚神速,何得后机,若以获罪,吾亦无限。”

    元象中,西寇大至。高祖亲率三军以御之,阵于邙北,师徒大败,河中流尸相继,败兵首尾不绝。人情骚动,谓世事艰难。所亲部曲请季式曰:“今日形势,大事去矣,可将腹心二百骑奔梁,既得避祸,不失富贵。何为坐受死也?”季式曰: “吾兄弟受国厚恩,与高王共定天下,一旦倾危,亡去不义。若社稷颠覆,当背城死战,安能区区偷生苟活!”是役也,司徒殁焉。

    入为散骑常侍。兴和中,行晋州事。解州,仍镇永安戍。高慎以武牢叛,遣信报季式。季式得书惊惧,既狼狈奔告高祖。高祖嘉其至诚,待之如旧。武定中,除侍中,寻加冀州大中正,时世宗先为此任,启以回授。为都督,从清河公岳破萧明于寒山,败侯景于涡阳。还,除卫尉卿。复为都督,从清河公攻王思政于颍川,拔之。以前后功加仪同三司。天保初,封乘氏县子。仍为都督,随司徒潘乐征讨江、淮之间。为私使乐人于边境交易,还京,坐被禁止,寻而赦之。四年夏,发疽卒,年三十八。赠侍中、使持节、都督沧冀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谥曰恭穆。

    季式豪率好酒,又恃举家勋功,不拘检节。与光州刺史李元忠生平游款,在济州夜饮,忆元忠,开城门,令左右乘驿持一壶酒往光州劝元忠。朝廷知而容之。兄慎叛后,少时解职。黄门郎司马消难,左仆射子如之子,又是高祖之婿,势盛当时。因退食暇,寻季式与之酣饮。留宿旦日,重门并闭,关籥不通。消难固请云:“我是黄门郎,天子侍臣,岂有不参朝之理?且已一宿不归,家君必当大怪。今若又留我狂饮,我得罪无辞,恐君亦不免谴责。”季式曰:“君自称黄门郎,又言畏家君怪,欲以地势胁我邪?高季式死自有处,实不畏此。”消难拜谢请出,终不见许。酒至,不肯饮。季式云:“我留君尽兴,君是何人,不为我痛饮。”命左右索车轮括消难颈,又索一轮自括颈,仍命酒引满相劝。消难不得已,欣笑而从之,方乃俱脱车轮,更留一宿。是时失消难两宿,莫知所在,内外惊异。及消难出,方具言之。世宗在京辅政,白魏帝赐消难美酒数石,珍羞十舆,并令朝士与季式亲狎者,就季式宅宴集。其被优遇如此。

    翼长兄子永乐、次兄子延伯,并和厚有长者称,俱从翼举义。永乐官至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冀州大中正,出为博陵太守,以民事不济,自杀。赠使持节、督沧冀二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子长命,本自贱出,年二十余始被收举。猛暴好杀,然亦果于战斗。初于大夏门拒尔朱世隆,以功累迁左光禄大夫。高祖遥授长命雍州刺史,封沮阳乡男,一百户。寻进封鄢陵县伯,增二百户,武定中,随仪同刘丰讨侯景,为景所杀。赠冀州刺史。延伯历中散大夫、安州刺史,封万年县男,邑二百户。天保初,加征西将军,进爵为子。卒,赠太府少卿。

    自昂初以豪侠立名,为之羽翼者,呼延族、刘贵珍、刘长狄、东方老、刘士荣、成五彪、韩愿生、刘桃棒;随其建义者,李希光、刘叔宗、刘孟和。并仕宦显达。

    孟和名协,浮阳饶安人也。孟和少好弓马,率性豪侠。幽州刺史刘灵助之起兵也,孟和亦聚众附昂兄弟,昂遥应之。及灵助败,昂乃据冀州,孟和为其致力。会高祖起义冀州,以孟和为都督。中兴初,拜通直常侍。二年,除安东将军。寻加征东将军、金紫光禄。以建义勋,赐爵长广县伯。天平中,卫将军、上党内史,罢郡,除大丞相司马。武定元年,坐事死。

    叔宗字元纂,乐陵平昌人。和谨,颇有学业,举秀才。稍迁沧州治中。永安中,加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兄海宝,少轻侠,然为州里所爱。昂之起义也,海宝率乡闾袭沧州以应昂,昂以海宝权行沧州事。前范阳太守刁整心附尔朱,遣弟子安寿袭杀海宝。叔宗仍归于昂。中兴初,高祖除前将军、廷尉少卿。太昌初,加镇军将军、光禄大夫。天平初,除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二年卒。赠使持节、仪同、定州刺史。

    老字安德,鬲人。家世寒微。身长七尺,膂力过人。少粗犷无赖,结轻险之徒共为贼盗,乡里患之。魏末兵起,遂与昂为部曲。义旗建,仍从征讨,以军功除殿中将军。累迁平远将军。除鲁阳太守。后除南益州刺史,领宜阳太守,赐爵长乐子。老频为二郡,出入数年,境接群蛮,又邻西敌,至于攻城野战,率先士卒,屡以少制众,西人惮之。显祖受禅,别封阳平县伯,迁南兖州刺史。后与萧轨等渡江,战没。

    希光,渤海蓚人也。父绍,魏长广太守,希光随高乾起义信都。中兴初,除安南将军、安德郡守。后为世祖开府长史。武定末,从高岳平颍川,封义宁县开国侯,历颍、梁、南兖三州刺史。天保中,扬州刺史,与萧轨等渡江,战没。赠开府仪同三司、西兖州刺史。子子令,尚书外兵郎中。武平末,通直常侍。隋开皇中,卒于易州刺史。希光族弟子贡,以与义旗之功,官至吏部郎,后为兖州刺史。坐贪暴为世宗所杀。

    显祖责陈武废萧明,命仪同萧轨率希光、东方老、裴英起、王敬宝步骑数万伐之。以七年三月渡江,袭克石头城。五将名位相侔,英起以侍中为军司,萧轨与希光并为都督,军中抗礼,不相服御,竞说谋略,动必乖张。顿军丹阳城下,值霖雨五十余日,及战,兵器并不堪施用,故致败亡。将帅俱死,士卒得还者十二三,所没器械军资不可胜纪。萧轨、王宝事行,史阙其传。

    裴英起,河东人。其先晋末渡淮,寓居淮南之寿阳县。祖彦先,随薛安都入魏,官至赵郡守。父约,渤海相。英起聪慧滑稽,好剧谈,不拘仪检,仁魏至定州长史。世宗引为行台左丞。天保中,都官尚书,兼侍中,及战没,赠开府、尚书左仆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皮,渤海之蓚人也。父回,魏司空。隆之性宽和,有度量。弱冠州郡主簿,起家奉朝请,领直后。汝南王悦开府,为中兵参军。

    初,延昌中,道人法庆作乱冀方,自号“大乘”,众五万余。遣大都督元遥及隆之擒获法庆,赐爵武城子。俄兼司徒主簿、河南尹丞。时青、齐二州士民反叛,隆之奉使慰谕,咸即降款。永安中,抚军府长史。尔朱兆等屯据晋阳,魏朝以河内要冲,除隆之龙骧将军、河内太守,寻加持节、后将军、假平北将军、当郡都督。未及到郡,属尔朱兆入洛,庄帝幽崩。隆之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此遂持节东归,图为义举。时高乾告隆之曰:“尔朱暴逆,祸加至尊,弟与兄并荷先帝殊常之眷,岂可不出身为主,以报仇耻乎?”隆之对曰:“国耻家怨,痛入骨髓,乘机而动,今实其时。”遂与乾等定计,夜袭州城,克之。乾等以隆之素为乡里所信,乃推为刺史。隆之尽心慰抚,人情感悦。

    寻高祖自晋阳东出,隆之遣子子绘奉迎于滏口,高祖甚嘉之。既至信都,集诸州郡督将僚吏等议曰:“逆胡尔朱兆穷凶极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弃,今所在蜂起,此天亡之时也。欲与诸君剪除凶羯,其计安在?”隆之对曰:“尔朱暴虐,天亡斯至,神怒民怨,众叛亲离,虽握重兵,其强易弱。而大王乃心王室,首唱义旗,天下之人,孰不归仰?愿大王勿疑。”中兴初,拜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尔朱兆等军于广阿,十月,高祖与战,大破之。乃遣隆之持节为北道大使。高祖将击尔朱兆等军于韩陵,留隆之镇邺城。尔朱兆等走,以隆之行冀州事,仍领降俘三万余人,分置诸州。

    寻征为侍中。时高祖自洛还师于邺。隆之将赴都,因过谒见,启高祖曰:“斛斯椿、贺拔胜、贾显智等往事尔朱,中复乖阻,及讨仲远,又与之同,猜忍之人,志欲无限。又叱烈延庆侯念贤皆在京师,王授以名位,此等必构祸隙。”高祖经宿乃谓隆之曰:“侍中昨言,实是深虑。”寻封安德郡公,邑二千户,进位仪同三司。于时朝议以尔朱荣佐命前朝,宜配食明帝庙庭。隆之议曰:“荣为人臣,亲行杀逆,安有害人之母,与子对飨?考古询今,未见其义。”从之。诏隆之参议麟趾阁,以定新制。又赠其妻祖氏范阳郡君。隆之表以先爵富城子及武城子转授弟子孝琬等,朝廷嘉而从之。后为斛斯椿等构之于魏帝,逃归乡里。高祖知其被诬,召赴晋阳。魏帝寻以本官征之,隆之固辞不赴。仍以隆之行并州刺史。魏清河王亶为大司马。长史。

    天平初,复入为侍中,预迁都之议。魏静帝诏为侍讲,除吏部尚书,加侍中,以本官行冀州事。阳平民路绍遵聚众反,自号行台,破定州博陵郡,虏太守高永乐,南侵冀州。隆之令所部长乐太守高景等击破之,生擒绍遵,送于晋阳。元象初,除冀州刺史。寻加开府。时初召募勇果,都督孛八、高法雄、封子元等不愿远戍,聚众为乱。隆之率州军破平之。兴和元年,复征为侍中。隆之素得乡里人情,频为本州,留心抚字,吏民追思,立碑颂德。转行梁州事,又行济州事,征拜尚书右仆射。武定初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叛,遣使阴通消息于冀州豪望,使为内应。轻薄之徒,颇相扇动,诏隆之驰驿慰抚,遂得安静。世宗密书与隆之云:“仲密枝党同恶向西者,宜悉收其家累,以惩将来。”隆之以为恩旨既行,理无追改,今若收治,示民不信,脱或惊扰,所亏处大。乃启高祖,事遂得停。

    隆之自义旗始建,首参经略,奇谋妙算,密以启闻,手书削稿,罕知于外。高祖嘉其忠谨,每多从之。复以本官行济州事,转齐州刺史,武定三年卒官,年六十一。诏遣主书监神贵就吊,赙物五百段,赠使持节、都督沧瀛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司徒公。高祖以隆之勋旧,追荣未尽,复启赠使持节、都督冀瀛沧齐济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保,余如故,谥曰宣懿。高祖后至冀州境,次于交津。追忆隆之,顾谓冀州行事司马子如曰:“封公积德履仁,体通性达,自出纳军国,垂二十年,契阔艰虞,始终如一。以其忠信可凭,方以后事托之。何期报善无徵,奄从物化,言念忠贤,良可痛惜。”为之流涕。令参军仲羡以太牢就祭焉。长子早亡。第二子子绘嗣。

    子绘,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释褐秘书郎中。尔朱兆之害魏庄帝也,与父隆之举义信都,奉使诣高祖。至信都,召署开府主簿,仍典书记。中兴元年,转大丞相主簿,加伏波将军。从高祖征尔朱兆。及平中山,军还,除通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母忧解职,寻复本任。太昌中,从高祖定并、汾、肆数州,平尔朱兆及山胡等,加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魏武帝末,斛斯椿等佞幸用事,父隆之以猜忌,惧难潜归乡里,子绘亦弃官俱还。孝静初,兼给事黄门侍郎,与太常卿李元忠等并持节出使,观省风俗,问人疾苦。还,赴晋阳,从高祖征夏州。二年,除卫将军、平阳太守,寻加散骑常侍。晋州北界霍太山,旧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启高祖,请于旧径东谷别开一路。高祖从之,仍令子绘领汾、晋二州夫修治,旬日而就。高祖亲总六军,路经新道,嘉其省便,赐谷二百斛。后大军讨复东雍,平柴壁及乔山、紫谷、绛蜀等,子绘恒以太守前驱慰劳,征兵运粮,军士无乏。兴和初,自郡征补大行台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高仲密以武牢西叛,周文帝拥众东侵,高祖于邙山破之,乘胜长驱,遂至潼关。或谏不可穷兵极武者,高祖总命群僚议其进止。子绘言曰:“贼帅才非人雄,偷窃名号,遂敢驱率亡叛,遂死伊瀍,天道祸淫,一朝瓦解。虽仅以身免,而魂胆俱丧。混一车书,正在今日,天与不取,反得其咎。时难遇而易失。昔魏祖之平汉中,不乘胜而取巴蜀,失在迟疑,悔无及已。伏愿大王不以为疑。”高祖深然之。但以时既盛暑,方为后图,遂命班师。

    三年,父丧去职。四年,高祖西讨,起为大都督,领冀州兵赴邺,从高祖自滏口西趣晋州,会大军于玉壁。复以子绘为大行台吏部郎中。及高祖病笃,师还晋阳,引入内室,面受密旨,衔命山东,安抚州郡。高祖崩,秘未发丧,世宗以子绘为渤海太守,令驰驿赴任。世宗亲执其手曰:“诚知此郡未允勋望,但时事未安,须卿镇抚。且衣锦昼游,古人所贵,善加经略,绥静海隅,不劳学习常太守向州参也。” 仍听收集部曲一千人。后进秩一等,加骠骑将军。天保二年,除太尉长史。三年,频以本官再行南青州事。四年,坐事免。六年,行南兖州事,寻除持节、海州刺史,不行。

    七年,改授合州刺史。到州未几,值萧轨、裴英起等江东败没,行台司马恭发历阳,径还寿春,疆埸大骇。兼在州器械,随军略尽,城隍楼雉,亏坏者多,子绘乃造城隍楼雉,缮治军器,守御所须毕备,人情渐安。寻敕于州营造船舰,子绘为大使,总监之。陈武帝曾遣其护军将军徐度等率轻舟从栅口历东关入巢湖,径袭合肥,规烧船舫。以夜一更潜寇城下,子绘率将士格战,陈人奔退。

    九年,转郑州刺史。子绘晓达政事,长于绥抚,历宰州郡,所在安之。征为司徒左长史,行魏尹事。乾明初,转大司农,寻正除魏尹。皇建中,加骠骑大将军。大宁二年,迁都官尚书。高归彦作逆,召子绘入见昭阳殿。帝亲诏子绘曰:“冀州密迩京甸,归彦敢肆凶悖。已敕大司马、平原王段孝先总勒重兵,乘机电发;司空、东安王娄睿督率诸军,络绎继进。卿世载名德,恩洽彼州,故遣参赞军事,随便慰抚,宜善加谋略,以称所寄。”即以其日驰传赴军。子绘祖父世为本州,百姓素所归附。既至,巡城谕以祸福,民吏降款,日夜相继,贼中动静,小大必知。贼平,仍敕子绘权行州事。

    寻征还,敕与群官议定律令,加仪同三司。后突厥入逼晋阳,诏子绘行怀州事,乘驿之任。还为七兵尚书,转祠部尚书。河清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世祖深叹惜之。赠使持节、瀛冀二州军事、冀州刺史、开府仪同、尚书右仆射,谥曰简。子宝盖嗣。武平末,通直常侍。子绘弟子绣,武平中,渤海太守、霍州刺史。陈将吴明彻侵略淮南,子绣城陷,被送扬州。齐亡后,逃归。隋开皇初,终于通州刺史。子绣外貌儒雅,而侠气难忤。司空娄定远,子绣兄之婿也,为瀛州刺史。子绣在渤海,定远过之,对妻及诸女宴集,言戏微有亵慢,子绣大怒,鸣鼓集众将攻之。俄顷,兵至数千,马将千匹。定远免冠拜谢,久乃释之。

    隆之弟延之,字祖业。少明辩,有世用。起家员外郎。中兴初,除中坚将军。高祖以为大行台左光禄大夫,封郏城县子。行渤海郡事。以都督从娄昭讨樊子鹄,事平,除青州刺史。延之好财利,在州多所受纳。后行晋州事,高祖沙苑失利还,延之弃州北走。高祖大怒,同罪人皆死,以隆之故,独得免。兴和二年卒,年五十四。赠使持节、都督冀殷瀛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冀州刺史,谥曰文恭。子孝纂嗣。

    隆之弟子孝琬,字子蒨,父祖曹,魏冀州平北府长史。以隆之佐命之功,赠雍州刺史、殿中尚书。孝琬七岁而孤,独为隆之所鞠养,慈爱甚笃。年十六,本州辟主簿。魏永熙二年,隆之启以父爵富城子授焉。三年,释褐开府参军事。天平中,轻车将军、司徒主簿。武定中,为显祖开府主簿,迁从事中郎将,领东宫洗马。天保二年卒,时年三十六,帝闻而叹惜焉。赠左将军、太府少卿。孝琬性恬静,颇好文咏。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昕并先达高才,与孝琬年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灵榇言归,二人送于郊外,悲哭凄恸,有感路人。

    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饰学尚,有风仪。年十六,辟州主簿,释褐秘书郎。天保元年,为太子舍人,出入东宫,甚有令望。丁母忧,解任,除晋州法曹参军。寻征还,复除太子舍人。乾明初,为中书舍人。皇建初,司空掾、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已发道途,遥授中书侍郎。还,坐事除名。天统三年,除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典机密。

    和士开母丧,托附咸往奔哭。邺中富商丁邹、俨兴等并为义孝,有一士人,亦哭在限,孝琰入吊,出谓人曰:“严兴之南,丁邹之北,有一朝士,号叫甚哀。” 闻者传之。士开知而大怒。其后会黄门郎李怀奏南阳王绰专恣,士开因谮之曰: “孝琰从绰出外,乘其副马,舍离部伍,别行戏话。”时孝琰女为范阳王妃,为礼事因假入辞,帝遂决马鞭百余。放出,又遣高阿那肱重决五十,几致于死。还京,在集书省上下,从是沉废。士开死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后与周朝通好,赵彦深奏之,诏以为聘周使副。祖珽辅政,又奏令入文林馆,撰《御览》。孝琰文笔不高,但以风流自立,善于谈谑,威仪闲雅,容止进退,人皆慕之。尝谓祖珽云:“公是衣冠宰相,异于余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

    寻以本官为尚书左丞,其所弹射,多承意旨。时有道人昙献者,为皇太后所幸,赏赐隆厚,车服过度。又乞为沙门统,后主意不许,但太后欲之,遂得居任,然后主常憾焉。因有僧尼以他事诉竞者,辞引昙献。上令有司推劾。孝琰案其受纳货贿,致于极法,因搜索其家,大获珍异,悉以没官。由是正授左丞,仍令奏门下事。性颇简傲,不谐时俗,恩遇渐高,弥自矜诞,举动舒迟,无所降屈,识者鄙之。与崔季舒等以正谏同死,时年五十一。子开府行参军君确、君静等二人徙北边,少子君严、君赞下蚕室。南安之败,君确二人皆坐死。

    史臣曰:高、封二公,无一人尺土之资,奋臂而起河朔,将致勤王之举,以雪庄帝仇,不亦壮哉!既克本藩,成其让德,异夫韩馥慑袁绍之威。然力谢时雄,才非命世,是以奉迎麾掞,用叶本图。高祖因之,遂成霸业。重以昂之胆力,气冠万物,韩陵之下,风飞电击。然则齐氏元功,一门而已。但以非颍川元从,异丰沛故人,腹心之寄,有所未允。露其启疏,假手天诛,枉滥之极,莫过于此。子绘才干可称,克荷堂构,弈世载德,斯为美焉。

    赞曰:烈烈文昭,雄图斯契。灼灼忠武,英资冠世。门下之酷,进退惟谷。黄河之滨,蹈义亡身。封公矫矫,共济时屯。比承明德,晖光日新。

    【译文】

    高干,字干邕,渤海郡蓓县人。父亲高翼,字次同,为人豪侠有风度又精神,在当地很受人推崇尊敬。孝昌末年,葛荣在燕、赵一带作乱,朝廷因为高翼是太行山以束的豪门,就在他家中拜任他为渤海太守。到任没几天,葛荣势力更盛,高翼便统领全境之人迁居于黄河、济水之间。北魏因而设束冀州,就让高翼任刺史,又任命为镇束将军、乐城县侯。及至氽朱兆杀害庄帝,高翼保境自守,对儿子们说:“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而今国家危急,入神共愤,破家报国,就在这种时候了。氽朱兄弟性甚猜忌,一猜忌就会害人,你们应该早做准备才是。先于人有夺人之志,这个时机是不能错过的。”事情还没有办出个头绪来,他便去世了。中兴初年,赠使持节、侍中、太保、录尚书事、冀定瀛相殷幽六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谧号为文宣。

    高干性情聪慧明智,一表人才,美音容,举止文雅大方。少时轻侠敢为,多次犯法,长成后自知改过,轻财重义,交结不少人士。北魏领军五旦,权重当世,因意气相投,对他特别亲厚。应召离家出任员外散骑侍郎,领直后,转任太尉士曹、司徒中兵、迁任员外。魏孝庄帝还在王府之时,高干就舆他多有往来,私有托付。及至氽塞荣入洛阳,高干束奔于父高翼处。庄帝即位,遥拜任龙骥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高干兄弟本来就有纵横天下之志,见氽朱荣杀害人士,认为天下从此将大乱,就率领河北流民来到黄河、济水之间,接受葛荣的官爵,多次战败齐州兵马。庄帝不久便派右仆射元罗巡抚三齐,高干兄弟相继投降。朝廷用高干为给事黄门侍郎。氽朱荣认为他有前科之罪,不应再居要职,庄帝便由高干自己解职归乡里。于是他便招纳骁勇果敢之士,以射猎自娱。尔朱荣一死,他奔赴洛阳,庄帝一见大喜。造时氽朱氏徒党正拥兵于外,庄帝便用高干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大使,令他招聚乡兵乡勇,以为表襄应援之资。高干垂泪受命,其弟高昂拔剑起舞,誓以死相报。

    不久尔朱兆入洛阳,立刻派他的监军舔白鹞率百余骑来到冀州,托言普遍征集民间马匹,企图在高干兄弟出来送马的时候给予逮捕。高干早就有为庄帝报仇之念,而孙白鸥忽然来到,知道有阴谋,便先机定策,暗地部署壮士,袭据州城,传檄所属州郡,杀了白鹞,拘禁了州刺史元仲宗。推封隆之临时代理刺史职务,为庄帝举哀,三军都穿上了孝服。高干登坛,当众宣誓,辞气激昂慷慨,涕泪交下,将士人人悲愤。北受幽州刺史刘灵助节制,互为声援。不久,刘灵助被杀死了。这时高祖兵出太行山东,宣传说要来讨伐高干兄弟,众人惶惑不安。高干对其同伙说:“我看高晋州雄才大略,其志不居人下。再说,氽朱氏无道,杀皇上,害百姓,这正是有为之士出来主持正义的时候。他目前的束来,必有深谋远略。我当轻装前去迎接,和他仔细商量,探探他的口气。你们各位不必担心,且看我这一行如何!”高干便带了十几名战士到关口相迎。高干逭人十分清楚时局变化,通晓世情,言词慷慨,十分合乎高晋州的心愿。高祖大加赏重,当夜就和他同帐寝宿。那时高祖虽内心有长远打算,但行迹上并没有表现出来。尔朱羽生任殷州刺史,高祖密遣李元忠兵逼州城,一面又令高干率众伪装前去救援。高干便轻骑入城见羽生,跟他一起策划军计。羽生舆高干一起出城,因而被擒获于是平定殷州。二人又共同定策推立中兴主,拜任高干为侍中、司空。逭之前,因为信都万事草创,军国大事刚刚开头,高干未能为父亲守孝三年。及至武帝既立,天下大局已定,高干便上书请求解职回家守孝,行三年之礼。皇帝下韶同意解除侍中之职,保留司空如故,又封他为长乐郡公,食邑一千户。高干虽然上书求退,心裹还以为不会被允许。既丢了侍中之职,朝廷就很少跟他往来通音信了,所以常闷闷不乐。

    魏武帝将对高祖怀分裂之心,希望高干能为自己所用,曾在华林园宴会散后,独留高干在后,对他说:“司空世代忠良,而今又建立如此特殊功勋。我二人名虽君臣,实则义同兄弟,应该立下盟约来确认我们间的情谊。”再三再四地强令结盟起誓。高干回答说:“臣下世代尊奉朝廷,蒙受国家特别的恩宠。我以身许国,哪裹敢有二心。”高干口虽如此说,但不是出于他的本心。事情出于仓猝之间,又想不到武帝会有别的意图,也就没有坚决推辞,也没有去报告高祖。及至武帝自行召集部曲搞武装,高干私下对所亲近的人说:“皇上不亲近功勋大臣,反而招集一群小人。又数次派元士弼、王思政往来关西,舆贺拔岳计议。又让贺拔胜外放任荆州刺史,表面上是疏远排挤他,实际上是在树党,令贺拔兄弟相靠近,从而希图据有西方。祸难很快就会发生,肯定要牵连到我的头上。”于是秘密地向高祖报告了。高祖便召他到并州,当面商谈时事。高难乘机劝高祖接受魏的惮让登基称帝。高祖用袖子掩住他的嘴说:“切勿妄言!现在我上书让皇帝恢复你的侍中之职,皇城裹的事,就全托付给你了。”高祖上了几次书,皇帝却始终不肯下诏施行。

    产茎见多次请求而不见应允,知道变难就要发生了,于是密告高祖,求外放任徐州刺史。于是就任他为使持节、都督三徐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眼看就要赴任去了,而武帝已发觉直蓖泄露前事的情况,于是下诏给高担说:“我与直蓝有私下盟约,而今却反覆于你我之间,想投机取巧。”高祖便取出以前高干讨论国是的文件,密封后遣使送给武帝。武帝便召来高干让他自己看,并把他囚禁于门下省,对着高祖使节之面,历数高干前后所错。高干说:“臣下我以身奉国,忠义贞廉。陛下既立异图,却反而说我反覆。以匹夫加上如此罪责,恐怕也难免一死;何况入主在推脱罪责,我还到哪裹去逃命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功大身危,自古皆是。若死而有知,倒或许能无愧于庄帝。”于是赐死,时年不过三十七岁。高干临死时神色不变,见者莫不惋惜。当时监刑的是武卫将军元整,他问高干说:“是不是有信给家中人呢?”回答说:“我家兄弟各干各的,分散得很,今天这种情况,想来是没有能保全的了。儿子太小,还根本不懂事,再说,乌儿窝都翻了,怎么会有完好的蛋呢!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后来高祖讨伐斛斯椿等,军驻盟津,高祖对高昂说:“若早用你兄司空高干的意见,哪裹还用得着今天这么大动干戈?”天平初年,赠给他使持节,都督冀、定、沧、瀛、幽、齐、徐、青、光、兖十州军事,太师、录尚书事、冀州刺史,谧号文昭。其长子高继叔承袭祖父乐城县侯爵位,次子高吕儿承继他的爵位。

    高干的弟弟高慎,字仲密,阅读了很多文史典籍,与兄弟们的志向都不一样,偏受父亲的喜爱。魏中兴初年,拜任沧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太昌初年,改任光州刺史,加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当时天下初定,听任他带着本乡家丁数千人跟随他去任所。高慎为政严酷,又放纵部下,吏民苦之。其兄高干死难,私下弃任想投奔高祖,魏武帝下令青州刺史断其归路。他衹得抄小路来到晋阳,高祖用他为大行台左丞,转为尚书。高慎当官无所回避,时人都很害怕他。高祖举义旗之后,安州民以为天高皇帝远,而不接受朝廷的管辖,于是用高慎为行台仆射,率众讨平安州。天平末年,拜任侍中,加开府。

    元象初年,外放任兖州刺史。不久又召回京师任御史中尉。他选用御史,多为其亲戚老乡,不孚众望,世宗启奏使他改选。他的前妻是吏部郎中崔暹的妹妹,被他抛弃了。崔暹受到世宗的信任和重用,高慎便认为是崔暹在挑拨离间陷害自己,他个性又偏狭急躁,胸中积下一大堆怨恨,于是更加不作纠弹,反而更放纵违纪犯法的人了。高祖嫌恶而责备他,他心不自安。外放任北豫州刺史,就窃据武牢投降了西魏。高慎先入关。周文帝亲率大队束出,高祖破敌于邙山。高慎妻子儿女将西去,在路上全部被擒获了。高祖看在是同一勋旧家族的分上,让朝廷衹把高慎一门发配抄没而已。

    高昂,字敖曹,高干的三弟。幼稚时便有一股豪壮的气概,长大后倜傥豪迈,胆力过人,龙眉豹颈,姿体伟岸。其父为他找了一名严师,让老师严加鞭打,而高昂则不遵师训,专事骑马打猎,常说:“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呢!”与兄高干常常打劫抢掠,州县治不了他。又招聚剑客,家资耗尽,乡里畏惧,谁也不敢得罪于他。其父高翼常对人说:“这个孩子不减我满门,就兴我一族,绝不衹是称雄一州的豪士。”建义初年,兄弟一起举兵,后来奉命解散部众,拜任高昂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食邑五百户。高干解官归来,与高昂都在乡里,招聚亡命之徒,阴养壮士。尔朱荣知道后很反感,密令刺史元仲宗诱来高昂,囚禁了密送晋阳。永安末年,氽朱荣入洛,以高昂自随,拘禁在驼牛署。不久氽朱荣死,魏庄帝引见慰勉高昂。这时氽朱世隆回师直逼洛阳宫城,庄帝亲临大夏门指挥部署。高昂既已被解脱释放出来,披盔甲,横长矛,志凌强敌,便与侄子高长命等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庄帝及观者无不佩服他的壮烈,当即拜任他为直合将军,赐帛千匹。

    高昂认为战事正紧,国家多难,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够解决的,就请回乡招集家丁。便任他为通直常侍,加平北将军。各地义勇,纷纷投奔。不久京师失守,高昂父子兄弟便在信都起义。殷州刺史氽朱羽生前来偷袭,直抵城下。高昂来不及披挂盔甲,便上马和十余骑冲出,尔朱羽生退走,人心稍稍安定。后废帝立,任高昂使持节、冀州刺史,而且是终生职务。又任大都督,率领众兵随从高祖破氽朱兆于广阿。及至攻下邺城,他另领所部占据黎阳。又随高祖攻尔朱兆于韩陵,高昂自领乡里家丁王桃汤、东方老、呼延族等三千人。高祖说:“高都督你所率领的纯是汉族子弟,恐怕不济事。我看得分一千多鲜卑兵去两相混编才行,你意下如何?”高昂说:“我高敖曹所率领的家丁,训练已久,前后历次战斗,其战斗力不弱于鲜卑。现在如果混编,军情不能和合协调,胜了就会争功,败了就会推诿。我愿自领漠军,无需混编,不必另配。”高祖同意了。及至战争开始了,高祖兵不利,稍稍退却,尔朱兆等正想猛扑过来。高岳、韩匈奴等率领五百骑冲其前,斛律敦收聚散兵扫其后,高昂和蔡俊率领千骑自栗园冲出,拦腰横截氽朱兆大军,氽朱兆部众因此大败。逭一战,要是没有高昂等人,高祖就十分危险了。

    太昌初年,高昂才到冀州,立刻就拜任侍中、开府,进爵为侯,食邑七百户。兄高干被杀之后,便带着十余骑人马逃奔晋阳,归于高祖。及至斛斯椿挑起事端,高祖率兵南下征讨,以高昂为先锋。魏武帝西逃,高昂率五百骑日夜兼程加速追赶,最后没有追上,到崤、陕附近返回。不久任代理豫州刺史,去讨伐三荆各州不肯归附者,全部平定了三荆。天平初年,拜任侍中、司空公。高昂因其兄高干死于侍中的官位上,坚辞此位,改任为司徒公。这时高祖正准备拿下关、陇地区,就用高昂为西南道大都督,直捣商、洛。山道十分险峻窄小,敌方又死死把守着险要关卡,高昂在山区转战而进,没有谁能阻挡。于是攻克上洛城,俘获西魏洛州刺史泉企及其将帅敷十名。不巧窦泰大军失利,下令高昂撤退。当时高昂被流矢射中,创痛剧烈,对左右人说:“我以身许国,死也没有什么遣憾了。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未见小兄弟季式作到刺史而已。”高祖得知造句话,立刻派驿马进京启奏让季式作了济州刺史。

    高昂回京后,又拜任军司大都督,统领七十六名都督,跟行台侯景一起练兵于武牢。御史中尉刘贵造时也带兵在北豫州,二人小有忿争,高昂便发怒了,鸣鼓召兵而攻刘贵。侯景和冀州刺史万俟受洛干二人从中解劝才平息了。高昂的侠气凌人大抵如此。那时候,鲜卑人都瞧不起中原人士,惟独害怕高昂。高祖每次对部队讲话,通常用鲜卑语,衹要有高昂在,则改用汉语。高昂有一次到相府来,门卫不放行,他发怒了,拿起弓来就把卫士射死了。高祖知道后也没责罚他。

    元象元年。进封为京兆郡公,食邑一千户。舆侯景等一起攻打西魏独孤如愿于金墉城,周文帝率军救援独孤,战于邙阴,高昂所率部队失利,左右分散。他单骑束出,打算直奔河梁南城,城门关闭不得入,就被西魏军杀死了,当时他四十八岁。朝廷赠给他使持节、侍中、都督冀、定、沧、瀛、殷五州诸军事、太师、大司马、太尉公、绿尚书事、冀州刺史,谧为忠武。其子高突骑嗣爵,早年死去。世宗又召高昂诸子,亲自选出其第三子高道豁为继承人。皇建初年,又追封高昂为永昌王,道豁袭其爵位。武平末年,拜任开府仪同三司。入周之后,授予仪同大将军。隋开皇年间去世,时任黄州刺史。

    高季式,字子通,是高干四弟,也很有胆气。中兴初年拜任镇远将军、正员郎,改任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不久加任散骑常侍,领主衣都统。太昌初年,拜任尚食典御。天平年间外放任济州刺史。山东原有的叛贼刘盘陀、史明曜等人正大肆活动,攻劫行旅,打家劫舍,齐、兖、青、徐四州都深受其扰,历任长官不能讨伐。高季式一到,全都平减了。不久又有濮阳人杜灵椿一帮人攻城掠野,聚众近万人,季式派了三百武骑,衹一战就把他抓住了。又,阳平县路文的徒党绪显等也立营栅聚兵马作乱,季式发兵讨平之。又有一伙强盗攻破南河郡,季式派兵到郡城,立时擒杀乱党。从此之后,远近清平安宁。高季式兄弟贵盛当时,都建了重大功勋。他家自领家丁千余人,马八百匹,戈甲器杖齐全,所以凡追讨平减地方盗贼,总能取胜。有客曾对季式说:“濮阳、阳平是属京畿管辖的,既没有朝廷命令,乱党也没有进入济州境骚扰,有什么紧急的,以致要派私家兵丁去征讨?万一有什么差失,岂不自招罪责么?”季式回答说:“你的话怎么对国家如此之不忠呢?我与国家义同安危,岂有见贼不讨之理?再说,贼人知道朝廷部队一时不会来,又料想不到外州会有人来救援,在其无备的情况下,必定一战即溃。兵贵神速,怎么能放走机会?如果因此而获罪,我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元象年间,西魏兵大肆侵犯。高祖亲率三军抵御,在邙山之北列阵。战事失败,河中漂尸相继,败兵首尾相续,人心摇动,都认为大势不妙了。高季式贴心家丁劝季式说:“今日形势,大事去矣。可带领心腹二百骑南奔梁朝,既能免祸,又可保富贵。为什么要死守此处等着灭亡呢?”季式说:“我兄弟受国家厚恩,与高王一起打下这片江山,一旦危急就私下逃亡,这是不义之举。万一朝廷不保,我当背城决一死战,怎么能偷生苟活于人世!”就在这次战役中,司徒高昂丧身了。季式入朝任散骑常侍。兴和年间,代理晋州刺史,解职后仍然戍守永安戍。高慎在武牢叛逃西魏,遣使报信给季式。季式接到来报,非常惊惧,狼狈奔告高祖。高祖明察他的至诚,待之如旧。武定年间,拜任侍中,不久加官冀州大中正。当时世宗先前就曾是冀州大中正,是奏明后让给季式的。拜任都督,随清河公高岳破萧明于寒山,又打败侯景于涡阳。回京,拜任卫尉卿。又任都督,跟随清河公高岳攻讨王思政于颖川,攻克颖川城。因前后多次立功,加官仪同三司。丢保初年,封乘氏县子,仍为都督,随司徒潘乐征战于江、淮之间。因私下让乐人搞边境交易,还京,获罪被关了禁闭,不久放出。四年夏季,发疽而亡,死时三十八岁。赠给他侍中、使持节,都督沧州、冀州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谧号为恭穆。

    重式为人豪爽单纯嗜酒如命,又仗恃着全家功勋卓著,所以行为不加检束。跟:)幽刺史奎五盅平生交游密切。一次,在渣业夜饮,忽忆五盅,便打开城门,令左右乘邮驿持一壶酒送往光州劝李元忠饮。朝廷知道后很宽容地不予追究。其兄高慎叛入西魏不久,他被解职。黄门郎司马消难,是左仆射司马子如的儿子,又是高祖的女婿,权势极盛。因休息It之暇,寻季式酣饮,留宿。第二天天已亮,高家重门紧闭,锁钥不通,无人能进出。司马消难一再请求说:“我是黄门郎,天子身边的侍从之臣,岂有早朝不报到的道理?再说我已经一宿不归了,家父肯定会怪罪的。今天若是又要留我狂饮,我获罪也就算了,恐怕您也会免不了一通责罚呀!”高季式生气了,说:“你自称黄门郎,又说怕你父亲怪罪什么的,是不是想用你的权势来压我?我高季式该怎么死就怎么死,你可吓不了我!”消难拜谢,千再请求放出门去,就是不答应。酒端上来了,他就是不肯饮。高季式说:“我留你尽兴,你是个什么人,竟敢不喝?”下令手下人牵车轮刮消难的脖子,又牵来一只车轮自己刮自己的脖子,还照常让人斟满酒相劝。消难不得已,笑着把酒喝了下去,两人造才都脱开车轮,又留宿一宵。那时节,消难失踪了两天两夜,谁也不知他去了哪儿,朝廷内外都惊惶得很。等到消难出来了,才一一作了说明。这时世宗在京辅政,上告魏帝赐给消难美酒几石,皇家珍馐十大车,又下令朝士中舆高季式往来亲密之人,同去高季式家大宴欢会。季式受到朝廷优遇就到了这个地步。

    高翼长兄之子高永乐、次兄之子高延伯,都忠厚老成被视为长者,都随高翼起兵。高永乐官至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冀州大中正,外放任博陆郡守,因民事处置不当,自杀而亡。赠使持节、督沧冀二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其子高长命,本是小妾所生,二十多岁上才算被收认。他为人猛暴好杀,当然也勇于冲锋陷阵。当初曾在大夏门抗拒尔朱世隆,因功累迁任左光禄大夫。高祖遥授长命为雍州刺史,封为沮阳乡里,食邑一百户,不久进封鄢陵县伯,食邑增到二百户。武定年间,随仪同刘丰进讨侯景,被侯基所杀。赠冀刺史。产延伯历任中散大夫、窒丛刺史,封为万年县男,食邑二百户。型呈初年,加官征西将军,进为子爵。死去,赠太府少卿。

    自从当初高昂以豪侠闻名,给他当羽翼的有哩延毖、型贵涂、型垦麸、墓左圭、型士塞、盛互、姜厘生、刘桃棒等人,跟随他兴兵助直盟者,有奎尽丝、刘圭噬、刘孟匙等人。他们一个个都做了高官,富贵双全。

    刘孟和,即刘协,浮阳饶安人氏。从小喜欢骑马射箭,性格豪爽有侠气。幽州刺史刘灵助起兵时,刘孟和也聚众依附高昂兄弟,高昂也远远地呼应着他们。及至灵助失败,高昂入据冀州,孟和为之效力。这时高祖在冀州起义,孟和任都督。中兴初年,任通直常侍。二年,任安束将军,不久加宫征束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因其参与高祖起义的功勋,封为长广县伯。天平年间,任卫将军、上党内史,罢郡后任大丞相司马。武定元年。因事犯法而死。

    刘叔宗字元纂,乐陵郡干昌县人。为人谦和谨慎,很有学问,被推举为秀才,一步步任至沧州治中。永安年间升为镇远将军、谏议大夫。其兄刘海宝,年少有侠气,因而受到州里的喜爱。高昂起兵时,刘海实率乡人袭取沧州来呼应高昂,高昂就让海宾临时主持沧州政务。前任范阳太守刁整心附氽朱兆,派其弟弟的儿子刁安寿偷袭沧州杀害了海实。刘叔宗便奔归高昂。中兴初年,高祖用他为前将军、廷尉少卿。太昌初年,加官镇军将军、光禄大夫。天平初年,任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天平二年死去。赠使持节、仪同、定州刺史。  

    东方老,窒垄噩匮逊人。家世贱微,身高七尺,臂力遇人。年轻时即粗犷无赖,交结轻浮阴险之徒,共为盗贼窃掠,乡里深以为患。北魏末年四方兵起,他便投奔直显为家丁。直担起义,他随高昂参加征讨立功,拜任殿中将军。又改任平远将军,升鲁阳太守。后来拜任南益州刺史,兼任宜阳太守,赐爵长乐子。东方老多次任二郡郡守,郡界邻接群蛮,又和西魏接壤,每当攻城野战,他都身先士卒,常常以少胜多,西魏人畏惧他。显祖接受禅让建国后,另封阳平县伯,迁任南兖州刺史。后来与萧轨等渡江作战,死于战场上。

    乙渤海郡蓓县人。父亲李绍,是北魏址腆邢人圹。李希光随高干在信都起义。中兴初年,任安南将军、安德郡太守。后来任世祖的开府长史。武平末年,随高岳平定颖川,封为义宁县开国侯,历任头州、梁州、南兖州刺史。天保年间,任扬州刺史,与萧轨等渡江作战而死。赠开府仪同三司、西兖州刺史。其子李子令,任尚书外兵郎中。武平末年任通直常侍。隋开皇年间,死在易州刺史任上。李希光族弟李子贡,因参与起义有功,官至吏部郎,后来任兖州刺史。因贪暴获罪被世宗所杀。

    显祖谴责陈霸先废萧明,命仪同萧轨率领李希光、东方老、裴英起、王敬实等步骑数万渡江讨伐。天保七年三月渡江,袭击并占领石头城。五将名位相等,裴英起以侍中身份为军司,萧轨和李希光都是都督,.军中抗礼,互不统御,各自争着说自己的谋略计划,一有行动,必定闸矛盾。当时驻军丹阳城下,碰上连绵阴雨一直下了五十多天。及至临战,兵器全不能使用,因而导致失败。将帅全部死去,士卒生还者十分之二三,丢失的器械军资难以敷计。萧轨、王敬宝的行事情况,史料中没有记载。至于裴英起,知其为河东人。其先祖于晋末渡淮水,寓居于淮南的寿阳县。祖父裴彦先,随薛安都入魏,官至赵郡太守。父亲裴约,任渤海相。裴英起聪明机智,为人滑稽,好剧谈,不拘小节,无威仪。在北魏官至定州长史。世宗引荐他任行台左丞。天保年间任都官尚书,兼任侍中,及至战死,朝廷赠开府、尚书左仆射。

    封隆之,字祖裔,小名封皮,渤海郡蓓县人。其父封回,北魏时任司空。封隆之性格宽怀仁和,有度量。满二十岁即出仕任郡主簿,应召离家任奉朝请,领直后。汝南王元悦开府,用他任中兵参军。当初,魏延昌年间,道人法庆自称“大乘”,作乱于冀州一带,聚众五万余人。朝廷遣大都督元遥及封隆之擒获了道人法庆,赐隆之武城子爵位。不久兼任司徒主簿、河南尹丞。当时青、齐二州士民叛乱,隆之奉命出使进行抚慰,都接受了官府安抚的条款。永安年间,拜任封隆之为抚军府长史。尔朱兆等聚兵晋阳,魏朝以河内为冲要之地,拜任封隆之为龙骧将军、河内太守,不久又加持节、后将军、假平北将军并当郡都督等职。封隆之未及到任,氽朱兆已率兵入洛,庄帝被囚禁而死。

    隆之因父亲遇害,常怀报仇雪恨之心,因此便持节东归,图谋起义。这时,高干对隆之说:“氽朱兆暴逆无道,竟然祸加于皇上。我与兄都受到先帝不同寻常的依赖眷顾,怎能不舍身为主,来报仇雪恨呢?”封隆之回答说:  “国耻家仇,痛入骨髓,乘机而动,目前就是最好时机!”于是和高干等定计,夜袭冀州城,攻克州城。高干等因封隆之平素就为乡里所推重,有威望,就共推举他为刺史。封隆之尽心安抚军民,人心稳定下来。

    不久高祖东出晋阳,封隆之遣子封子绘迎于滏口,高祖十分赏识他。到信都后,高祖召集各州郡都督将士舆官员吏属们共商大计,说:“逆胡氽朱兆穷凶极恶,天地不容,入神共弃。而今天下处处动荡,正是灭亡他的时候。我打算和诸君协力来剪除凶党叛逆们,该从哪裹做起呢?”封隆之回答说:“氽朱氏的暴虐,使天亡他的时刻来到了,现今神怒民怨,众叛亲离,虽然他掌握重兵,然而外强而中干,由强变弱。大王您心在王室,首举义旗,天下之人,谁不瞻仰想要归顺您?我请大王毫不迟疑地行动吧!”中兴初年,拜任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氽朱兆等驻军于广阿,十月,高祖与之交战,大破强敌。于是拜任封隆之持节为北道大使。高祖拟击尔朱兆等于韩陵,就留隆之镇守邺城。尔朱兆等弃军逃奔,高祖任隆之为代理冀州太守,又领降卒三万余人,分置各地。

    不久召他至京任侍中。逭时高祖从洛阳回师返邺城。隆之将去洛阳,顺道拜见高祖,向高祖汇报说:“斛斯椿、贺拔胜、买颢智等以往事奉尔朱家族,中途闹矛盾,及至讨伐仲远时,他们又舆氽朱氏一气。这种猜忍之人,其私欲是无止境的。另,叱列延庆、侯景、念贤等皆在京师,大王都授予名位,这些人将来必定造作生事。”高祖过了一天一夜才对封隆之说:“侍中昨天的一席话,实在是想得周全深远啊!”不久就封他为安德郡公,食邑两千户,进位仪同三司。当时朝议有人提出尔朱荣辅国于前朝,应使其牌位配享于魏明帝的庙庭。封隆之说:“尔朱荣身为人臣,亲手杀害皇上之母。哪有杀人之母而与其子对飨的道理?从古至今,查不到有造番道理的。”意见被采纳了。下韶让隆之参与麟趾阁之议,以定朝廷新制。又赠其妻祖氏为范阳郡君。封隆之又上表,请以他此前的爵位富城子舆武城子转授给他的侄子封孝琬等人,朝廷认为很合适也就逭么办了。后来被斛斯椿等在魏武帝面前进谗,便逃归乡里。高祖知道他是被诬陷的,就召他至晋阳。魏帝不久即用原官职征召他,他固辞不赴任,便用他为并州刺史。魏清河王元直属大司马长史。

    天平初年,重新入朝廷为侍中,参与迁都之议。束魏静帝下韶任他为侍讲,拜任吏部尚书、加侍中,并以本官代理冀州事。阳平县人路绍遵聚众反叛,自号行台,攻破定州博陵郡,俘虏太守高永乐,向南攻打冀州。封隆之令所部长乐太守高景等击破叛军,生擒路绍遵,送往晋阳。元象初年,拜任冀州刺史,不久加开府。当时开始招募勇士,都督孛八、高法雄、封子元等人不愿到远处去戍守,聚众闹事,隆之率州军平定了他们。兴和元年,又召他入京为侍中。隆之平素掌握乡里人情,又多次在本州任刺史,懂得抚育民众,因此吏民追思,为他立碑颂德。转任代理梁州刺史,又代理济州刺史,后征召回京拜任尚书右仆射。武定初年,北豫州刺史高仲密将要叛乱,遣使阴谋串联冀州豪门望族使为内应,轻薄之徒也跟着煽动造势。朝廷下韶令封隆之乘驿马逐处抚慰,遂得平静。世宗密信给隆之说:“高仲密枝党凡一同作恶归顺西魏者,应收捕其家族,以惩将来。”封隆之认为既然已经奉诏安抚,于理不宜妄改,如若收治,失信于民,万一惊扰起来,损失更大。便向高祖请示,事情便停息下来。

    堑隆之自高祖起义之初,开始参预谋略大计,奇谋妙算,秘密启闻,手书及删改草稿,外人极少知晓。高祖称赏他的忠诚慎重,常采纳他的建议。不久又以本官代理济州刺史,改任齐州刺史。武定三年死于任所,终年六十一岁。下韶派主书监神贵前往吊唁,赐各色杂帛五百段。赠予使持节、都督沧、瀛二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司徒公。高祖以隆之是有功勋的老臣,追荣未尽其礼,又启魏帝赠予使持节、都督冀瀛沧齐济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太保,其余如故,谧号为宣懿。高祖后来军驻冀州境,到达交津,追忆隆之,回头对冀州行事司马子如说:“挝公积德累仁,识大体,性通达,自从进入朝廷中枢,近二十年,不论艰难与否,离合远近,对国事始终如一。正因他忠信可靠,想把后事托付于他,谁曾想到天不佑善,忽然物化,说起忠贤之士,此君实在让人痛惜!”为之流涕。下令参军宋仲羡以太牢三牲的高规格给以祭奠。其长子早年亡故,令次子封子绘袭爵。

    封子绘,字仲藻,小名封搔。为人性格平和,有治政的才能。入仕为秘书郎中。尔朱兆谋害魏庄帝的时候,与父封隆之起义,奉父命到信都前往直担处报告。直担召用他为开府主簿,主管书记。中兴元年,转任大丞相府主簿,加任伏波将军,随高祖征讨氽朱兆。及平定中山,回师后,拜任通直常侍、左将军,领中书舍人。因守母丧解职,不久复官。左旦年间,随直趄定差州、汾州、肆州,平定尔朱兆及山胡等,加官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魏亘嘘末年,魁基噬等小人在朝中专权,父封隆之因被猜忌惧受难而私归故乡,子绘也就弃官而还。孝静帝登基之初,兼任给事黄门侍郎,和太常卿李元忠等人奉命持节出使各地观风俗,视民情,问疾苦。还,赴置阳,随高祖征讨夏州。二年,拜任卫将军、垩堡太守,不久又加官散骑常侍。晋州北界为霍太山,古称千里径,此路山坂高峻,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请示高祖,在原路束谷另开一道,高祖采纳了,便命子绘率汾州、晋州的夫役共修新道,十来天就完工了。高祖亲率六军,路经新道,称赞其便捷,赐谷二百斛。后来大军征讨收复东雍州,平定柴壁、乔山、紫谷、绛蜀等地,子绘常以太守身份前往慰劳,征兵运粮,前方不至空乏。兴和初年,从郡裹召他回京,任命为大行台吏部郎中。

    武定元年,高仲密据武牢叛归西魏,周文帝率兵向东进军,高祖破敌于邙山,乘胜长驱,直抵潼关。有人谏止,认为不可穷兵极武,高祖下令群僚共议进退。封子绘进言说:“敌酋并不是杰出将帅,衹不过假藉名义,便大胆妄为,驱使一帮亡命叛徒到伊、涟来送死,天道惩罚于他,使之一朝瓦解。虽然只身逃脱,魂胆已经丧破。统一天下,正在此时。天予而不取,反遭后患。机遇难得而易失,当年曹操平定漠中,不乘胜夺取巴蜀,失在迟疑,后悔也无济于事了。我恳请大王不要犹疑!”高祖很赞成他的分析,但因时正酷暑,打算以后再说,便命班师。

    武定三年,因父丧守孝而离职。四年,高祖西征,又起用他任大都督,领冀州兵赴邺都,从高祖自滏口向西进攻晋州,与大军会师于玉壁,又用封子绘任大行台吏部郎中。到高祖病重危急,军还晋阳,把子绘召入内室,受密旨,奉命去山东州郡进行安抚。高祖去世,秘不发丧。世宗用子绘为渤海郡太守,令他迅速骑驿马赴任。世宗亲自拉着他的手说:“我很清楚此郡不能舆你的功勋名望相符,但时局动荡不安,正需你出面镇抚。而且衣锦还乡,也是古人所贵的美事。望能善加经营,安定海滨,不烦劳你学习平常太守去向州官参拜了。”并允许他自招家丁一千人。后来又进宫阶一等,加骠骑将军。天保二年,任他为太尉长史。三年,多次以本官代理南青州州务。四年,因事获罪免职。六年,代理南兖州事,不久又拜任持节海州刺史,未到任。

    七年,改任合州刺史。到任不久,就遇上萧塾、裴英起等渡丝束作战全军覆没之事,行台司屋茎兵发历堡,回军路过画画,前方惊骇。加之金赵城裹军用器械早已随军耗尽,城垣敌楼箭垛等一应设施,亏损败坏得不成样子。封子绘便勉力修缮,筑城垣,造兵器,逐步完善防御设施,人情渐渐安定下来。不久朝廷命令在州府监造兵舰,以王绘任大使总负责监造。陈武帝曾派护军将军涂庐等率轻舟从栅经塞迩入幽,直逼金肥,准备烧船舫。深夜一更悄悄进袭到城下,封子绘率将士出城迎战,陈人奔退。

    亘迈九年,改任塑丛刺史。封子绘通晓政务,长于治民,历任州郡长官,所到之处都治理得很平安。征还京师任司徒左长史,并代理魏郡事宜。茎塱初年转任大司农,不久正式任命为魏尹。皇建年间,加封骠骑大将军。大宰二年,改任都官尚书。高归彦反叛,召子绘入见于昭阳殿。皇上亲自跟王笙说:“冀业就在都城近处,高贼竟敢放肆张狂。我已命令大司马、平原王段孝先总指挥部队,乘机快速扑灭反贼;司空、塞叁王娄壑督率诸军陆续进发。你世代名德,在州颇有声望,士民蒙受恩泽,所以让你参赞军事,随宜安抚。你可要善加谋算,不要辜负朝廷重望。”当天,子绘便驰驿赴军到了前线。封子绘父祖世代任冀州刺史,百姓归心。他一到便巡城,对众人晓谕祸福,于是民吏来降者日夜不绝。叛军动静,小大必知。叛军消灭之后,就让王垫临时主持州事。不久便召还,下令他与群臣一起议定律令,加官仪同三司。后来突厥内侵,兵逼晋阳,派子绘代理怀州刺史,乘驿马快速赴任。还京,为七兵尚书,转任祠部尚书。河清三年得暴病而亡,年五十岁。世祖十分叹惜。赠使持节、瀛、冀二州军事、冀州刺史、开府仪同、尚书右仆射,谧号为简。其子封实盖嗣爵。武平末年任通直常侍。

    封子绘弟封子绣,武平年间任渤海太守、霍州刺史。陈将吴明彻兵进淮南,子绣州城失守,被押送扬州。北齐亡后逃归。隋开皇初年,死于通州刺史任上。子绣外貌儒雅,而胸有侠气,谁也不能逆忤他。司空娄定远,是他的侄婿,时任瀛州刺史。子绣在渤海,定远路过去看望他,对其妻妾诸女宴集欢会。席间,定远言语稍涉轻慢,子绣大怒,立即鸣鼓召集众将攻打他,很快兵至数千,马将千匹。定远脱了官帽,向他拜谢认错,好久,才放开了他。

    封隆之的弟弟封延之,字祖业,少年时就头脑清晰,看事准确,能任大事。应召出任员外郎。中兴初年,拜任中坚将军。高祖用他任大行台左光禄大夫,封为郏城县子,代理渤海郡事。后以都督随娄昭讨平樊子鹄,拜任青州刺史。封延之好财利,在州多收受献纳。后来代理晋州刺史,高祖在沙苑失利,回师,延之却弃州北走,高祖大怒,同罪之人一律处死,惟有他因隆之的情面得以免死。兴和二年死,年五十四岁。赠使持节、都督冀殷瀛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冀州刺史,谧为文恭。其子封孝纂嗣其封爵。

    挝旦蛙之侄挝耋堕,字王董。其父挝狙曹任瑟冀翅子北府长史。因隆之有佐命之功,赠给他壅塑刺史、殿中尚书。封孝琬七岁上父亲去世,是挝旦蛙把他抚养长大的,对他十分慈爱。十六岁上被本州选任为主簿。划邀丞塞二年,封隆之请求以父爵富城子授予孝琬。三年,入仕任开府参军事。天平年间任轻车将军、司徒主簿。武定年间任显祖开府主簿,升任从事中郎将、太子洗马。天保二年死去,当时衹有三十六岁,皇上十分惋惜。赠左将军、太府少卿。封孝琬性格文静恬淡,颇好作文咏诗。当时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听,都是前辈高才,与孝琬年龄资历差得极远,晚年相遇,成为忘年之交。封孝琬棺柩返乡,二老哭送于郊外,悲惨凄痛,路人感泣。

    孝琬的弟弟孝琰,字士光。少年时就留心修饰,一表风仪。年十六岁,被举荐为州主簿,入仕任秘书郎。天保元年任太子舍人,出入束宫,很有名气。为守母丧而解任。后拜任晋州法曹参军。不久召回,又拜任太子舍人。干明初年任中书舍人。皇建初年任司空掾、秘书丞、散骑常侍,聘使于陈,已经上路,朝廷遥授其为中书侍郎。返京,因事获罪被除名。天统三年,拜任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掌机密。

    和士开之母死了,攀附之徒全去哭丧。邺都富商丁邹、严兴等都以义子名分去守孝。有一个士人,竟也在其间。孝琰进去吊丧,出来后对众人说:“严兴的南边,丁邹的北面,有一名朝士,在那儿扯着嗓子号哭,倒像挺哀痛似的。”闻者满街哄传。和士开知而大怒。其后逢黄门郎李怀奏报南阳王元绰专权纵恶,士开乘机进谗说:“孝琰跟随元绰外出时,乘骑元绰的备用马,擅自离开大队,到别处去玩乐戏耍。”当时孝琰的女儿是范阳王的王妃,为礼仪上的事正入宫请假告辞,皇帝当即令抽马鞭百余下,放出后,又派高阿那肱重责五十下,几乎打死。孝琰回京后,在集书省上下,从此冷落废置。和士开死后,任通直散骑常侍。后舆北周通好,赵彦深奏请以他为副使聘周。祖埏辅政时,又奏请让他进入文林馆参加撰《御览》。封孝琰文笔并不高明,但平素以风流自立,善于谈笑恶作剧,有一种娴雅的仪表,容止进退让人羡慕。曾对祖挺说:“您是衣冠宰相,和那些人不同。”近臣听了,十分痛恨。

    不久以本官兼任尚书左丞,他所弹劾的人,多承奉皇上意旨。当时有位名叫昙献的道人受到皇太后的赏识,赐予太多,车服越轨,又求任沙门统,后主心中不愿,但太后要求委任他,也就这么办了,可后主心中很不快。因有别的僧尼为别的事情争讼,牵涉到昙献名下,皇上便下令有关方面严加审问。孝琰就判其收纳货贿处以极刑。进而抄没其家,大获珍异,全数充公上交国库。因此正式任命为左丞,并令其继续负责门下省的事。封孝琰性格简傲,与时俗不合辙。皇帝给他的恩遇一天天多起来,他也就一天天高傲轻慢起来,举动舒缓作势,毫无通融灵活的余地。有识之人都鄙视他。与崔季舒等人一起因严肃进谏而死,时年五十一岁。其子开府行参军君确、君静二人徙北边,小儿子君严、君赞下蚕室受宫刑。南安之败,君确等二人都牵连而死。

    史臣曰:高干、封隆之二公,没有一人有尺土的资本,他们自己振臂一呼而崛起于河朔,将以勤王的义举,来洗雪庄帝的耻辱,真是英壮之举啊!既已占据州城为一方头领,又主动听命于明主,成就让贤之美德,区别于当年韩馥的不得已而慑服于袁绍之威。然而高干力不称于雄霸,才不足以命世,因而也衹能奉迎高王,以求己志的发挥。高祖凭藉他们的力量,也就成就了霸业。再加上高昂的特殊胆力,气冠群雄,韩陵鏖战,风飞电击。这么看来,高齐的创业元勋,实在出于高干家一门。衹因为他不是颖川一般原从的故旧,也不是丰、沛一般故乡的功臣,腹心的信任不可能给予高昂、高干。把高干为之谋议的表疏暴露出来,藉皇帝之手诛杀勋臣,千古枉滥,莫过于此!封子绘的才干,可称不负期待。封门功德,实在值得赞美。

    赞日:伟烈的文昭,雄图合乎时世的要求;光荣的忠武,英姿卓立于人才辈出的时代。而门下角斗的残酷阴险,让英才也会进退失据!董回之滨,忠实履行义理的反而丧身。挝公矫然特立,共济时艰,一代代相承,晖光日新。


如果你对北齐书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
重要声明:典籍《北齐书》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