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帙 沙參

類別︰子部 作者︰明•盧之頤 書名︰本草乘雅半偈

    (本經上品)

    【氣味】苦,微寒,無毒。

    【主治】主血結,驚氣,除寒熱,補中,益肺氣。

    【核】曰:出淄、齊、潞、隨、江、淮、荊、湖州郡沙磧中。二月生苗,初生如小葵葉,圓扁不光。八、九月抽睫,睫端葉尖長,如枸杞,邊有細齒。葉間開小花五出,色紫,長如鈴鐸,結實如冬青,實中有細子。霜後苗枯,根長尺許,若黃土地中者,根則短小。根睫俱有白汁如乳,故一名羊乳、羊婆奶。根干時,宛似人參,中黃外白,世所用者皆偽,不知為何許物,食之反損肺氣。惡防己,反藜蘆。

    先人雲:色白而乳,肺金之津液藥也。故又得知母志取苦心之名。

    【 】曰:樂樹沙磧而氣疏,質本秋成而性潔。參容平之金令,轉炎敲為清肅者也。故可汰除肺眚,因熱傷氣分,為灑淅寒熱,及藏真失行營衛陰陽,致氣不 ,血不濡,與驚氣上逆,不能 之使下者,功用頗捷。


如果你對本草乘雅半偈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本草乘雅半偈》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