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曰︰太公雲︰“以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墓險阻。”又孫子雲︰“天隙之地,丘墓故城,兵不可處。”如何?
靖曰︰用眾在乎心一,心一在乎禁祥去疑。倘主將有疑忌,則群情搖。群情搖,則敵乘釁而至矣。安營據地,便乎人事而己。若澗、井、陷、隙之地,及如牢如羅之處,事不使者也。故兵家引而避之,防敵乘我。丘墓故城非處,我得之為利,豈宜反去之平。太公所說兵之至要也。
[譯文]
太宗問︰太公說︰“用步兵對戰車和騎兵作戰,必須依托丘陵、基地以及險峻阻絕的地形。”孫子又說︰天隙之地和丘陵、基地、以及無人居住的城池廢墟,軍隊不可停駐。[兩種說法不同,]為什麼?
李靖答︰用兵作戰,在于統一意志,統一意志,在于禁止謠言,消除疑忌。假使主將有所疑忌,那軍心就動搖,軍心動搖,那敵人就會乘隙而來了。安營札寨,據守陣地,應當便利軍隊的行動。如絕澗、天井、天陷、天隙、以及天牢、天羅等地形,都是不便于軍隊行動的,所以用兵時應當避開它,以防止敵人乘隙攻我。至于丘陵、墓地和城池的廢墟不是很險阻的地方,我得了對我有利,那怎能放棄而不利用呢。太公的說法是用兵最重要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