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燥之劑第十三 地黃飲子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昂 書名︰醫方集解

    (《易簡》)治消渴煩躁,咽干面赤(咽干,腎火上炎也;面赤,陽明郁熱也;煩屬于心,躁屬于腎。

    人參黃(蜜炙)甘草(炙)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枇杷葉(蜜炙)石斛澤瀉枳殼(麩炒)等分。每服三錢。

    此手足太陰、陽明藥也。喻嘉言曰:此方生精補血,潤燥止渴,佐以澤瀉、枳殼疏導二腑(澤瀉瀉膀胱之火,枳殼寬大腸之氣,使小腑清利,則心火下降心與小腸相表里,大腑流暢,則肺經潤澤肺與大腸相表里,宿熱既除,其渴自止矣喻嘉言又曰:人參白虎湯,專治渴證氣分燥熱,此湯專治血分燥熱;竹葉黃湯兼治氣血燥熱,宜辯證而用之。附:竹葉黃湯:淡竹葉生地黃二錢當歸川芎芍藥麥冬黃芩炒人參黃甘草半夏石膏


如果你對醫方集解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醫方集解》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