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三•心髒部一 諸失血證 衄血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衄血者,是五髒熱結所為也。血隨氣行,通流髒腑,冷熱調和,不失常度,無有壅滯,亦不流溢。血得寒而凝結,得熱而流散,熱乘于血,血隨氣發,溢于鼻竅也。又有因傷寒瘟疫,諸陽受病,不得其汗,熱無所泄,故從鼻而出也。春冬衄者,用生地黃研取汁,加生蒲黃少許,沙糖、井花水、浸服之,愈。秋夏衄者,用車前草一握洗淨,同生姜一處研取汁,入生蜜一匙;先拌渣塞鼻,次用新汲水和蜜,並車前草、生姜汁飲之,即愈。又方,生蘿卜取根搗自然汁,仰頭滴入鼻管中即止,次以新汲水和蜜、蘿卜汁飲之良。﹝薛﹞因驚作氣散,血無所羈而鼻衄者,用異功散加柴胡、山梔。左臉青而兼赤者,先用柴胡清肝散,後用地黃丸。右臉赤,乃肺大腸實熱也,用瀉白散。鼻色赤,乃脾胃實熱也,用瀉黃散。微赤,乃脾經虛熱也,用異功散加升麻、柴胡。色深黃用《濟生》犀角地黃湯,後用楊氏地黃散。淡白色,用六君子湯。頦間色赤,用四物湯加山梔。赤甚,用五淋散。小便赤色,用六味丸、補中益氣湯。唇色白,用六君子湯。久不愈,用麥門冬飲子。若初病元氣未虧,乳食如常,發熱壯熱,二便秘結,作渴飲水,臥不露楮者,悉屬形病俱實,當治邪氣。若病久元氣已虧,食少發熱,口干飲湯,嘔吐泄瀉,肢體畏寒,臥而露楮者,悉屬形病俱虛,當補正氣為要。

    湯氏地黃湯 治榮中熱,及肺壅,鼻血生瘡,一切丹毒。

    生地黃 赤芍藥 當歸 川芎(各等分)上 咀。水煎,去滓,量大小加減服。如鼻衄,臨熟入生蒲黃少許。生瘡加黃等分。丹毒加防風等分同煎,累驗。

    柴胡清肝散(肝熱) 地黃丸(腎) 瀉白散(脾) 瀉黃散(脾) 異功散(吐瀉)六君子湯(脾) 五淋散(淋) 六味丸(即地黃丸腎)麥門冬飲子 治吐血久不愈者。

    五味子(十粒) 麥門冬(去心) 黃 (各一錢) 當歸身 人參 生地黃(各五分)上,水煎服。

    龍膽丸 治小兒衄不止。

    黃連 龍膽草(各等分)上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歲三十丸。或作散子,以濃鹽水送下。

    柏皮湯 治小兒衄血。

    柏皮 山梔子(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上 咀。三歲一錢,水一小盞,煎三分,去滓服。

    槐花散 治衄血。

    槐花(炒,一兩) 蒲黃(半兩) 川面姜(一分)上搗羅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水調下。

    膠黃散 治小兒大衄,口鼻耳出血不止,十五六歲兒、陽盛多此病。

    阿膠(一兩) 蒲黃(半兩)上為末。三歲半錢,生地黃汁,微煎調下,食前服。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