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之三•心髒部一 汗

類別︰子部 作者︰明•王肯堂 書名︰幼科證治準繩

    ﹝鄭﹞夫汗者,心之所藏,在內為血,發外者為汗。蓋汗乃心之液,故人之氣血平則寧,偏則病。經雲:陰虛陽必湊,則發熱而自汗,陽虛而陰必乘,則發厥而自汗。皆由陰陽偏勝而致也。小兒血氣嫩弱,膚腠未密,若濃衣溫暖,燻蒸髒腑,髒腑生熱,熱搏于心,為邪所勝,故液不能內藏,燻出肌膚,則為盜汗也。又或傷于冷熱,冷熱交爭,陰陽不順,津液走泄,亦令睡中汗自出。其間有虛實之證,虛者謂諸病後、大汗後、血氣尚弱,液溢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自汗,日久令

    人黃瘦,失治則變為骨蒸疳勞也。丹溪雲:盜汗者,謂睡而汗出也,不睡則不出,汗出,方其睡熟也, 然出焉,覺則止而不復出矣,亦是心虛,宜斂心氣,益腎水,使陰陽調和,水火升降,其汗自止。錢氏雲:上至頭,下至項,謂之六陽虛汗,不須治之。


如果你對幼科證治準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幼科證治準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