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辯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法 枳實梔子豉湯方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琥 書名︰傷寒論辯證廣注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成注雲。枳實梔子豉湯。則應吐劑。此雲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熱聚于上。苦則吐之。熱散于表者。苦則發之。

    內經曰。火淫所勝。以苦發之。此之謂也。

    琥按仲景雲勞復證。以勞則氣上。熱氣浮越于胸中也。故用枳實為君。以寬中下氣。梔子為臣。以除虛煩。香豉為佐。以解勞熱。煮以清漿水者。以瘥後復病。宜助胃氣也。胃氣升。則勞復之熱降矣。覆令微似汗者。胃家之氣既升。

    則遍身得以和暢。故雲微似汗也。成注雲。熱聚于表。苦則發之誤矣。又方氏條辯。注勞復之勞為房勞。尚論篇已斥其非。

    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瘥以後。不因勞食而更發熱者。

    此半表半里之間有留邪也。故用小柴胡湯。湯中有人參以扶正氣。去余邪。乃和解法也。若診其人而脈浮。是熱發在表。

    脈沉實。是熱發在里。表里有邪。另當斟酌汗下之法。條辯雲脈浮是有重感。脈沉實是飲食失節。其說極是。小柴胡湯方已見前第七卷少陽篇中)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成注雲。大病瘥後。脾胃氣虛。不能制約腎水。水溢下焦。腰以下為腫也。金匱要略雲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與牡蠣澤瀉散。利小便而散水也。)


如果你對傷寒論辯證廣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傷寒論辯證廣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