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辯太陽陽明病中寒脈證並治法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類別︰子部 作者︰清•汪琥 書名︰中寒論辯證廣注

    芍藥甘草(炙各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成注雲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營。附子辛熱固陽氣而補衛。甘草之甘。調和辛酸而安正氣。琥按原方後。有疑非仲景意五字。或叔和王氏于撰次此方之時。認上條為傷寒病。發汗不解而惡寒。乃表邪未盡。仍宜發汗。因疑此方。為非仲景意。似不可用。故內台方議亦雲。若非大汗出。又反惡寒。其脈沉微。及無熱證者。不可服也。明乎此。而上方之用。可無疑矣。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傷寒汗下。則煩躁止而病解矣。若中寒證。強發其汗。

    則表疏亡陽。復下之。則里虛亡陰。衛氣失守。營血內空。邪仍不解。因生煩躁。此亦虛煩虛躁。乃假熱之象也。

    止宜溫補。不當散邪。故以茯苓四逆湯主之也。)


如果你對中寒論辯證廣注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中寒論辯證廣注》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