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為治不可以有所懲

類別︰子部 作者︰宋•陳傅良 書名︰永嘉八面鋒

    天下之事,不可以有所懲也。有所懲,則必有所偏。故方其懲之也,惟恐其弊之復見也。懲之而至于偏,則偏之弊生,而無以異于其所懲者矣。

    昔者周之衰也,齊、楚、三晉之強,綿地數千里。外重內輕,而王室遂不振。秦人懲其弊也,于是收天下而郡縣之。墮名城,銷鋒鏑,聚天下之兵于咸陽,以重其內。而其弊也,匹夫橫行而莫之禁,郡縣之吏熟視而莫敢誰何。而秦遂以不祀。

    漢興,又懲秦孤立之弊,故封同姓以鎮天下。大啟九國分王子弟,而天下所有才十五郡。當是時,惟恐同姓之不蕃熾昌大也。然未幾而七國生變,幾于危漢之宗社。文、帝、武、宣以來,又懲之。損抑諸侯,減黜其官。惟得衣食租稅,不為士民所尊。然﹝則﹞中外殫()﹝微﹞,本末俱弱,而奸人無所忌憚,而漢遂以亡。

    凡天下之弊,懲之則未嘗無所偏。既偏矣,則其害未嘗不甚于所懲。惟治亦然。西漢尚寬厚,懲秦之暴虐也。然寬厚不已,其弊必至于軟熟、委靡,大盜移國而莫之抗。東漢尚名節,懲前日之委靡也。然名節不已,其弊遂至于矯激卓異,而為黨錮之禍。嗚呼!事之不可有所懲也如此。世之人主每不慮其所終,不稽其所弊,矯枉而過于正,懲寬而至于嚴。快意甘心,卒以蹈其後日之悔。其亦不思甚也。夫天下之勢,其狀如長江大河,日夜推移,相激而不知止,而夫人又從而導之,則天下之變,吾固未知其所終也。

    天下之亂,未嘗不激于其所偏,而報于其所矯也。偏則矯,矯則亂,亂則其勢又不能以不偏。是以天下之勢,一軒一輊,隨所矯枉,而禍亂俯伏于其間。反復去來,無有窮已。如庸醫之用藥,病在于熱,則用極天下之寒劑以下之;藥之寒為病也,則復以金石酷烈之物以反之。寒已而熱,藥之病復作矣。蓋不知和、扁之術。不弛藥以養疾,亦不為過(則)以激疾,使復其中和之常而已。

    故夫備天下之理,以措天下之事,則平正而不偏。矯枉而不失乎中,懲亂而不急于治,遵乎禮義之安而無反側,蹈乎中庸之節而不作好惡。夫是以天下之弊,常若持衡,而禍患泯于無形。蓋惟知道之君子,惟能識之;履道之君子,惟能通之。而智察于一隅者,禍每伏于所察;權用于矯枉者,亂每伏于所矯。天下後世之所以多事,而常有智權不足之嘆,夫豈知其所不足者,非智權也哉!


如果你對永嘉八面鋒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永嘉八面鋒》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