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五年

類別︰經部 作者︰公羊高(戰國) 書名︰春秋公羊傳

    【 原文】

    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曷為直稱晉侯以殺?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

    杞伯姬來,朝其子。其言來朝其子何?內辭也,與其子俱來朝也。

    夏,公孫慈如牟。

    公及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會王世子于首戴。曷為殊會王世子?世子貴也,世子猶世世子也。

    秋八月,諸侯盟于首戴。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見者,前目而後凡也。鄭伯逃歸不盟。其言逃歸不盟者何?不可使盟也。不可使盟,則其言逃歸何?魯子曰︰「蓋不以寡犯眾也。」

    楚人滅弦。弦子奔黃。

    九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冬,晉人執虞公。虞已滅矣,其言執之何?不與滅也。曷為不與滅?滅者亡國之善辭也,滅者上下之同力者也。

    【 譯文】

    魯僖公五年,春天,晉獻公殺了他的太子申生。為什麼直接說晉獻公把太子申生殺了呢?殺太子或者同母弟弟而直接說是某君,是表示這是很壞的事情。

    杞國國君夫人伯姬“來朝其子”,這里說“來朝其子”是什麼意思?這是魯國內部的說法。其實是杞伯姬和她的兒子一起來魯國朝見。

    夏天,公孫慈到牟國去。

    魯僖公和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在首戴這個地方拜會周天王的世子。為什麼要特別地拜會周天王的世子呢?因為周天王的世子很高貴。世子是周天王代代承襲的兒子。

    秋天,八月,諸侯在首戴這個地方盟會。為什麼不按次序排列諸侯的名稱呢?因為一件事情第二次出現時,前面已經列有細目,後面就用總稱。鄭伯逃回國不參加盟會。這里說逃回國不參加盟會是什麼意思?是不能讓他參加盟會。不能讓他參加盟會,那麼又為什麼說他逃回國呢?魯子說︰“大概是不願意因為他一個人而冒犯大家吧!"

    楚國軍隊滅亡了弦國。弦國國君逃到黃國去。

    九月,戊申這天,初一,發生日食。

    冬天,晉國人抓到了虞國國君。虞國已經滅亡了,這里說抓到虞國國君是什麼意思?因為《春秋》的作者不贊成滅掉虞國。為什麼不贊成滅掉虞國?因為“滅”這個詞是國家滅亡的好詞,“滅”這個詞的意思,是說全國君臣上下同心協力抵抗過侵略者。


如果你對春秋公羊傳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春秋公羊傳》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