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問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無義耳也。不然,北面與夫子而義。” 晏子對曰︰“嬰,人臣也,公曷為出若言?” 公曰︰“請終問天下之所以存亡。” 晏子曰︰“縵密不能, 苴學者詘,身無以用人,而又不為人用者卑。善人不能戚,惡人不能疏者危。交游朋友從,無以說于人,又不能說人者窮。事君要利,大者不得,小者不為者喂。修道立義,大不能專,小不能附者滅。此足以觀存亡矣。”
【譯文】
齊景公問晏子說:“我執政不仁,是沒有公理啊。不如讓位給先生,能公正一些。”晏子回答說:“我是臣子,君王怎麼能說這樣的話?”景公說︰“請教先生天下存亡的根本原因。”晏子說︰“精細的事不能做,粗陋的事又不學的人只能屈身事人。自身沒有領導別人的才能,又不願被人領導的人只能身處卑微。好人不能親近,壞人不能疏遠的人自身會很危險。與朋友交游,不能被人欣賞,又不欣賞別人的人終生困頓。事俸君王謀取私利,高位得不到,小官又不願作的人終生挨餓。修養道德,建立信義,大仁大德不能專一,小善小義不願行的人是不會成功的。這些足能顯示國家的存亡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