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泛愛眾

類別︰其他 作者︰李毓秀(清) 書名︰弟子規

    “泛”就是廣泛,很普遍的意思。“眾”,是眾人。天覆地載,四海之內皆兄弟,我們要博愛為懷。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ヾ,地同載ゝ。

    【注釋】

    ヾ覆(f )︰蓋住。  ゝ載(z i)︰承載。

    【譯文】

    只要是人,都要相親相愛。大家都生活在同一藍天下,同一大地上。

    行高者ヾ,名自ゝ高。人所重,非貌ゞ高。

    【注釋】

    ヾ者︰……的人。  ゝ自︰自然。  ゞ貌︰容貌。

    【譯文】

    德行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也高。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好。

    才大者,望ヾ自大。人所服ゝ,非言大。

    【注釋】

    ヾ望︰名望,聲望。  ゝ服︰敬佩,信服。

    【譯文】

    才能大的人聲望自然大,人們所信服的是真才,並不是因為他說大話。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ヾ。

    【注釋】

    ヾ訾(z )︰毀謗,非議。

    【譯文】

    自己有才干能力,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別人有才華,I 不要輕易非議而貶低別人。

    勿諂ヾ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

    【注釋】

    ヾ諂(ch n)︰巴結,奉承。

    【譯文】

    不要去討好巴結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窮人面前驕傲自大。要不厭惡、嫌棄親戚老友,也不一味喜愛新人新朋友。

    人不閑,勿事攪ヾ。人不安,勿話擾ゝ。

    【注釋】

    ヾ攪(ji o)︰打擾,擾亂。  ゝ擾(r o)︰擾亂,攪擾。

    【譯文】

    人家不得空閑,不要用事去打擾他;人家心情不好,也不要用話去打擾他。

    人有短ヾ,切ゝ莫揭。人有私ゞ,切莫說。

    【注釋】

    ヾ短︰短處,缺點。  ゝ切︰切實。  ゞ私︰隱私。

    【譯文】

    別人的缺點,不要去揭穿,對于他人的隱私,切忌去張揚。

    道人善ヾ,即是善ゝ。人知之,愈ゞ思勉々。

    【注釋】

    ヾ善︰名詞,善行。  ゝ善︰動詞,行善。  ゞ愈(y )︰越,更加。  々勉(mi n)︰盡力,努力。

    【譯文】

    贊美別人的善行,就等于是自己在行善,因為別人知道了,就會更加努力行善 。

    揚人惡ヾ,即是惡ゝ。疾ゞ之甚々,禍ぁ且あ作ぃ。

    【注釋】

    ヾ惡︰名詞,罪惡,不良行為。  ゝ惡︰動詞,做壞事。  ゞ疾︰厭惡,憎恨。這里相當于“批評、指責”。  々甚︰厲害,嚴重。  ぁ禍(hu )︰災害,禍害。  あ且︰將要。  ぃ作︰開始。

    【譯文】

    張揚他人的過失或缺點,就等于自己在做壞事。如果指責批評太過分了,禍害就要發生了。

    善相勸ヾ,德皆建。過不規ゝ,道ゞ兩虧々。

    【注釋】

    ヾ勸︰勸勉。  ゝ規︰告誡,規勸。  ゞ道︰道德,品行。  々虧︰欠缺,短少。

    【譯文】

    善行能相互勸勉,彼此都能建立良好的德行。有了過錯而不相互告誡,雙方的品行都會留下缺陷。

    凡取與,貴分曉ヾ。與宜ゝ多,取宜少。

    【注釋】ヾ曉︰明白。  ゝ宜︰應該,應當。

    【譯文】

    財物的取得與給予,最重要的是分辨清楚明白,給別人應該多些,自己拿的應該少一點。

    將加ヾ人,先問己。己不欲ゝ,即速ゞ已々。

    【注釋】

    ヾ加︰加上,放上。  ゝ欲(y )︰想要。  ゞ速︰快,迅速。  々已︰停止。

    【譯文】

    事情要加到別人身上之前(要托人做事),先要反問一下自己,連自己都不想做的事,就要立刻停止。

    恩ヾ欲ゝ報ゞ,怨々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注釋】

    ヾ恩︰恩惠。  ゝ欲︰要。  ゞ報︰報答。  々怨(yu n)︰怨恨,仇恨。

    【譯文】

    受人恩惠,要時時想著報答,別人有對不起自己的事,應該把它忘掉。報怨的事不要停留太久,報恩感德的事要常記不忘。

    待婢僕,身貴ヾ端ゝ。雖貴端,慈ゞ而寬々。

    【注釋】

    ヾ貴︰以某種情況為可貴。  ゝ端︰端正,正直。  ゞ慈(c )︰仁慈。  々寬︰寬厚。

    【譯文】

    對待家中的侍婢和僕人,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品行要端正,要以身作則。即使做到了品行端正,也還要仁慈而且寬厚。

    勢服ヾ人,心不然ゝ。理服人,方無言。

    【注釋】

    ヾ服︰使……服從。  ゝ然︰是的,對的。

    【譯文】

    以權勢使人服從,雖然表面上不敢反抗,心中卻不以為然。以理使人服從,才能讓人心悅誠服而沒有怨言。


如果你對弟子規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弟子規》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