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焉得諼草。”(注曰︰“諼草忘憂。”婦人佩其花,則生男,故名宜男。鹿食九種解毒之草,萱乃其一,故又名鹿蔥。董子雲︰欲忘人之憂,則贈之丹棘。吳人謂之療愁。有單台,有重台;有秋萱,有夏萱。又有一種,以色言之,則名金萱;以香言之,名麝香萱。五月開花,姿韻可愛。今田野間,處處有之。)
玄扈先生曰︰春間芽生移栽。栽宜稀,一年自稠密矣。春剪其苗,若枸杞食,至夏,則不堪食。種時用根向上,葉向下,常年開花,皆千葉也。
又曰︰五月采花,八月采根。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