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攻稻

類別︰子部 作者︰明•宋應星 書名︰天工開物

    (擊禾 軋禾 風車 水碓 石碾 臼 碓 篩 皆具圖)

    凡稻刈獲之後,離稿取粒。束稿于手而擊取者半,聚稿于場而曳牛滾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擊者,受擊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獲之時雨多霽少,田稻交濕,不可登場者,以木桶就田擊取。晴霽稻干,則用石板甚便也。

    凡服牛曳石滾壓場中,視人手擊取者力省三倍。但作種之谷,恐磨去殼尖,減削生機。故南方多種之家,場禾多藉牛力,而來年作種者則寧向石板擊取也。

    凡稻最佳者九穰一秕,倘風雨不時,耘耔失節,則六穰四秕者容有之。凡去秕,南方盡用風車扇去;北方稻少,用揚法,即以揚麥、黍者揚稻,蓋不若風車之便也。

    凡稻去殼用礱,去膜用舂、用碾。然水碓主舂,則兼並礱功。燥干之谷入碾亦省礱也。凡礱有二種︰一用木為之,截木尺許,(質多用松。)斫合成大磨形,兩扇皆鑿縱斜齒,下合植┴穿貫上合,空中受谷。木礱攻米二千余石,其身乃盡。凡木礱,谷不甚燥者入礱亦不碎,故入貢軍國漕儲千萬,皆出此中也。

    一土礱析竹匡圍成圈,實潔淨黃土于內,上下兩面各嵌竹齒。上合Э空受谷,其量倍于木礱。谷稍滋濕者入其中即碎斷。土礱攻米二百石,其身乃朽。凡木礱必用健夫,土礱即孱婦弱子可勝其任。庶民饔飧皆出此中也。

    凡既礱,則風扇以去糠秕,傾入篩中團轉。谷未剖破者浮出篩面,重復入礱。凡篩大者圍五尺,小者半之。大者其中心偃隆而起,健夫利用。小者弦高二寸,其中平窪,婦子所需也。凡稻米既篩之後,入臼而舂,臼亦兩種。八口以上之家堀地藏石臼其上,臼量大者容五斗,小者半之。橫木穿插碓頭,(碓嘴冶鐵為之,用醋滓合上。)足踏其末而舂之。不及則粗,太過則粉,精糧從此出焉。晨炊無多者,斷木為手杵,其臼或木或石以受舂也。既舂以後,皮膜成粉,名曰細糠,以供犬豕之豢。荒歉之歲,人亦可食也。細糠隨風扇播揚分去,則膜塵淨盡而粹精見矣。

    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為也。攻稻之法省人力十倍,人樂為之。引水成功,即筒車灌田同一制度也。設臼多寡不一。值流水少而地窄者,或兩三臼。流水洪而地室寬者,即並列十臼無憂也。

    江南信郡水碓之法巧絕。蓋水碓所愁者,埋臼之地卑則洪潦為患,高則承流不及。信郡造法即以一舟為地,橛樁維之。築土舟中,陷臼于其上,中流微堰石梁,而碓已造成,不煩木壅坡之力也。又有一舉而三用者,激水轉輪頭,一節轉磨成面,二節運碓成米,三節引水灌于稻田,此心計無遺者之所為也。凡河濱水碓之國,有老死不見礱者,去糠去膜皆以臼相終始,惟風篩之法則無不同也。

    凡砌石為之,承藉、轉輪皆用石。牛犢、馬駒惟人所使,蓋一牛之力日可得五人。但入其中者,必極燥之谷,稍潤則碎斷也。


如果你對天工開物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天工開物》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