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原授器

類別︰子部 作者︰明•戚繼光 書名︰紀效新書

    選兵既得其道矣,其法不過相貌精健,而四十上下皆健也,二十以上皆健也,所用之器,必長短相雜,刺衛兼合。而我之選士,若無分辨,一概給之,則如藤牌宜于少壯便健,狼筅長牌宜于健大雄偉,長槍短兵宜于精敏有殺氣之人,皆當因其材力而授習不同。苟一概給之,則年近四旬,筋力已成,豈能以圓徑二尺之牌、而跪伏委曲、蛇行龜息、以蔽堂堂七尺之軀;伸縮進退出沒、以縱橫于鋒鏑耶?若狼筅長牌等,授之以少年健兒,則筋力未成,豈能負大執重,若老成之立于前行,以為三軍之領袖翼蔽也哉?今將編選授器之法開條于後︰

    —、編立隊伍、籍記年貌貫址之法,必在選時一日內了當,若待次日,則我所選中之人又更換一半矣。何則?新集鄉民,不知法度,惟听熟人之言,倏起投兵之思,則一時恨不入選;威嚴之臨,或有人恐以禍福,倏生畏悔之念,便就又要回家。渠蓋此時既未受約束,又未食錢糧,不惟無所系,抑且無所畏,日選日更,無時可定矣。其法︰一面用白牌上書一號編營伍在此,二號記縣分都圖在此,三號記年貌疤記在此,四號記尺寸筋力在此,五號記居住地名、填年月在此,六號登錄文冊在此;又在空地別立一旗標,以待後項選過者。

    —、將此六號白牌分為六處,挨號順擺在於丹墀兩邊,務每牌下留空地可容一二隊人,以便編記。每一號牌下,用桌一張、凳二條,與官生坐書手一二名,俱分立停當,然後坐堂照前法選兵。約足勾一哨官所管之數,又照後開條,編次一哨官畢,又選一哨官者。

    —、將選中兵,先盡哨官自定部下,哨長幾名,就將幾名內定。第一哨哨長當前立訖,餘幾名且在坐後,不許行動。又听前立第一哨長于兵內自舉抽出隊長幾名,又于隊長內定出第一隊長,前立,餘亦在坐後立。將第一隊長令在選中兵中帶願入隊兵十二名,在公座前面橫一字立,先將隊長用束伍內腰牌紙一張,于習藝空內填領隊二字,照束伍篇內給與方色隊旗一面,連人先送至填營伍處。其填營處先給定成營伍無姓名行伍冊一本遇送人,到將腰牌紙內照營伍填畢,又連人牌送與填縣分都圖處,照腰牌紙內空處填畢,又連人牌送至填年貌疤記處,照腰牌紙內空處填畢,又連人送至填尺寸筋力處,照腰牌紙內空處填畢,又送至的當鄉土之官管填所住地名處,照腰牌紙內空處填住處地名畢,乃將本隊長帶過十二名兵。內先擇年力老大一人,付以長牌,長牌無甚花法,只欲有膽有力,賴之遮蔽其後兵前進耳。

    次將年少便捷、手足未硬一名為藤牌,藤牌如前說之謂也。次將年力健大老成二人為狼筅,狼筅枝繁重,足以蔽身而壯膽,故用法明直易習,便于老成手足已硬之人。

    次將有殺氣、有精神、三十上下、長健好漢四人為長槍手;又長槍之次者二人為短兵。長槍用法多習學,非身手眼俱活者不可用。此器又專主于刺,故選授又貴于精中取精。

    次老實有力、能肩負、甘為人下者一人,充為火兵,欲負鍋裹之重,性下肯為同類所役。

    —、每定完一人為某器,即填于腰牌內習藝空內,連人一照先編記隊長之法,挨次挨送各所立挨記牌下。處處填完,一隊畢通,令隊長帶赴又一處,抄錄腰牌紙內所填格限在冊,即將一隊兵送于空地立標之所坐听。

    —、第二隊照第一隊法編給挨填完畢,又坐如此。一哨內各隊皆畢,將哨長亦照隊長挨填,照束伍篇內給與該方色大旗一面,即執於先編過本哨該管幾隊頭坐定。又如此喚過先已發放在坐後立著的第二個哨長來編出隊長,又照一哨之法,挨隊如前選編。俟一哨官的完了,授以約束,責令哨長管隊長,隊長管兵,每隊互相識認。亦照束伍篇內腰牌陰面之式刷來,將全隊姓名填于式內,每名給一張,粘在腰牌陰面。

    —、自此為始,凡行動立止,俱照式內鴛鴦次序前後左右,恁是如何,不許時刻錯亂行立。如有一人更換,俱連坐治罪,換了兵,責隊長;換了隊長,責哨長。約在某日闔營可以選完發放,到日前來對讀腰牌。如此選兵,選中即成行伍,即有統束,雖生兵烏合,今日入彀,今日即可鈐束,即成軍容,即不能更換,而制馭分散即在我矣。選中一名,就得一名實人在行伍中操練。若再至通完,仍照選兵法分立牌所,總對讀腰牌一遍,差者、換者即便以重法連坐其一二人,便要立重信。此時重信一立,如古人徙木雲者,以後順手牽羊,惟我號令是听,而方可言練也。此一節,已於練兵有五分工夫矣。心之精微,盡於此說,識者詳之。此一篇乃治兵之始,初下手工夫,百萬之綱領也,節目由茲而寓,幸勿略焉,敢告同志。


如果你對紀效新書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點擊這里 發表。
重要聲明︰典籍《紀效新書》所有的文章、圖片、評論等,與本站立場無關。